科学理论不是“脑筋急转弯”
||
物质波及其纯几率解释是目前量子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微观世界中的运动粒子具有波粒二像性,这种运动是由几率波来描述的。
由上述概念出发,对于氢原子由电子和质子组成的量子体系,电子和质子的运动应该是随几,因此得不到氢原子模型?
目前教科书中对氢原子模型的处理方法,是一种掩盖矛盾的做法。假定质子的运动与电子相比可以忽略,即质子是不动的,得到电子在质子产生的中心场运动的氢原子模型。
大家可以想一想,随几运动有剧烈的概念吗?这种运动是可以被忽略的吗??质子的运动和位置应该是随几不确定的,怎么能为电子提供一个稳定的中心场???
科学思想和理论不是考大家的“脑筋急转弯”,不是吗???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1 隔壁家的二傻子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 [3]xuanji2010
- “最终”的“测量”在体悟而非计算,但,很难...
博主回复:如果您将光谱现象理解为原子结构的共振,而薜定谔方程和目前量子力学的不同表述,只是对这种基本物理现象所应用的不同数学处理,一切问题就可以妥善解释,相关争议就会自然消除。科学理论不是神学无需感悟或体悟。神学要求你“只要您相信神就在您身边”,而自然科学是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描述。因此自然科学理论靠其概念和定律是可以对相关现象进行解释的。
- [2]tdcao
- 你看不出我说的电磁波之类都是测出的?再看看声子理论、然后再想想。
博主回复:如果你有兴趣,我们可以从氢原子结构理论的概念层面上开始讨论或争论问题,不要将问题转到其它方面!!!
来自原子的光谱是结构变化的结果,也可以理解为结构的共振。一个理论要解释光谱问题,首先应给出原子结构的正确图像。如果物质波是微观粒子运动的正确理论,我们就应该可以根据此概念,独立地、符合逻辑地得出电子在质子产生的中心场中运动的氢原子模型,但事实并非如此,不是吗??
- [1]tdcao
- 我破个例说一句:你没有看到人们是考虑双粒子问题,变成了质心部分和相对部分,人们关心的是相对部分,其能级跃迁对应于X、紫外、可见光、红光外等。而对于质心部分,你看看声子理论,就会发现那个对应的能级跃迁相应的光谱是比电磁波段波长还长的。可见,这种“变成了质心部分和相对部分”是不是非常合理的。
博主回复:谢谢您的破例,双粒子量子体系的质心如何确定,相对于实验室坐标是随几的,还是匀速的,因为要与测量数据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