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曾回首 » 知青

置顶: 上山下乡是不是能楞扛着不去?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5028 bytes) () 08/21/2025  14:40:48

置顶: 返乡回忆 -- 寻访当年下放当知青的地方 -ireadwrite- 给 ireadwrite 发送悄悄话 (11816 bytes) () 04/17/2025  16:00:15

置顶: 我所知道的知青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7243 bytes) () 04/16/2025  06:29:35

置顶: 我所知道的知青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2569 bytes) () 10/01/2024  20:42:38

置顶: 我们的社会“大学” -古树羽音- 给 古树羽音 发送悄悄话 古树羽音 的博客首页 (40174 bytes) () 05/07/2024  08:09:51

置顶: 知青孙连华 -太宇- 给 太宇 发送悄悄话 (5554 bytes) () 11/28/2023  16:26:57

中央文件还在,假话不好说了 - 冯墟 - 给 冯墟 发送悄悄话 冯墟 的博客首页 (11444 bytes) () 08/25/2025  08:24:05

对于以法西斯手段残酷迫害知识青年和强奸女青年的犯罪分子,要按其罪行依法惩办:也就是说,有许多残酷迫害知识青年和强奸女青年 - 郭大平 - 给 郭大平 发送悄悄话 郭大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5/2025  09:07:40

根据73年国务院知青办对24个省、区的不完全统计,69年以来共发生迫害知青案2.3万余起,其中奸污女知青案约占70%。 - 冯墟 - 给 冯墟 发送悄悄话 冯墟 的博客首页 (168 bytes) () 08/25/2025  09:18:29

老生,请读:"大批的城镇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扎根落户...要作出长远的全面的规划,同整个经济建设、文教科研的规划衔接起来” - 十具 -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5/2025  09:43:40

这份国务院文件是用春秋笔法告诉毛,我们全面计划过了,经济实在困难创造不了就业和升学机会,城镇知青只有去扎根农村,让该死 - 十具 -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63 bytes) () 08/25/2025  09:50:39

这彻底戳穿了毛散布的,下乡接受再教育很有必要,是革命的千年大计万年大计的无耻谎言。就是经济崩溃走投无路转嫁社会危机。他 - 十具 -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39 bytes) () 08/25/2025  10:04:32

毛的知青下放指示68年12月22日晚公布,次日人民日报长篇报道,说这是百年大计,要扎根农村一辈子。73年李庆霖信 - 萧嵐 - 给 萧嵐 发送悄悄话 (1443 bytes) () 08/25/2025  10:25:12

本质是解决城市青年就业问题。 - 方外居士 -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5/2025  10:34:59

是为了不让资本主义复辟的伟大措施!当时动员时就有说“要是都不下乡, 资本主义就会复辟, 劳动人民就要吃二遍苦受二茬罪“ - 华府采菊人 -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5/2025  10:45:07

说假话比真话还容易,只管说了,你还能咋地?! - 华府采菊人 -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5/2025  13:32:18

华老,那是,信口开河容易,但让人信服难。 - 冯墟 - 给 冯墟 发送悄悄话 冯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5/2025  13:36:53

真话只有一种, 假话可以千千万万 - 华府采菊人 -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5/2025  13:56:59

哦嚯,产量那么高。 - 冯墟 - 给 冯墟 发送悄悄话 冯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5/2025  15:07:08

这14万人如果也回城,说不定找不到工作。大好前途被耽误了。 - f2022f - 给 f2022f 发送悄悄话 f2022f 的博客首页 (402 bytes) () 08/25/2025  15:36:08

对,多亏党的政策好。青春无悔! - 冯墟 - 给 冯墟 发送悄悄话 冯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5/2025  15:39:08

也说个68届硬杠没下乡的 - 吾道悠悠 - 给 吾道悠悠 发送悄悄话 (2551 bytes) () 08/21/2025  17:39:40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做法,在七三年有很大的变化 - ireadwrite - 给 ireadwrite 发送悄悄话 (1132 bytes) () 08/21/2025  17:07:49

查看本主题回帖讨论

上山下乡是不是能楞扛着不去? - 华府采菊人 -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5028 bytes) () 08/21/2025  14:40:48

能!不分配国营工作。 - 老生常谈12 - 给 老生常谈12 发送悄悄话 老生常谈12 的博客首页 (356 bytes) () 08/21/2025  14:47:19

上海是连里弄生产组都不让你去,等好些年才有可能的 - 华府采菊人 -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25  14:48:54

就是找人,人托人走后门,中学生毕业都走了,有些街道小工厂条件很差福利很差有时缺人 - 老生常谈12 - 给 老生常谈12 发送悄悄话 老生常谈1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25  15:43:52

到73-74年有点松了。好像王安忆还是亦舒写过这种 - XYZ3 - 给 XYZ3 发送悄悄话 XYZ3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25  16:41:39

哦哟,总算有过来人说话了。谢了谢了!:) - '''''' - 给 ''''''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14:50:15

你底下的例子, 不属于扛的范围, 有病可以不去, 家中无子女也可以不去, 不需要“扛”,“ 扛”是按政策应该去而不去的。 - 华府采菊人 -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96 bytes) () 08/21/2025  14:57:03

我阿姨是身体弱,但没到确诊“病”的程度,所以说是扛。民办是笼统的说法,可能是街道办的厂,也就是几个生产组合并起来的。 - '''''' - 给 ''''''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15:01:52

要想被分到加工组拿一天八毛钱, 必须被街道认证不能下乡,和病退一样, 假证明很多 - 华府采菊人 -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25  15:05:26

各地有各地的土政策。上海北京,其实是最松的地方。越到下面越胡搞。 - 蒋闻铭 - 给 蒋闻铭 发送悄悄话 蒋闻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25  15:09:14

这个事可以参照几年前的清零防控。 - 蒋闻铭 - 给 蒋闻铭 发送悄悄话 蒋闻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25  15:24:53

首先在框框范围内不下乡的不算扛。各地各单位对待的方法不统一 。扛就不会分配任何城市工作,否则以后怎么再动员下乡。后来 - 萧嵐 - 给 萧嵐 发送悄悄话 (498 bytes) () 08/21/2025  15:42:07

变的特别有耐心特别坐得住 - Lisland_2013 - 给 Lisland_201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18:57:00

有这样的人,很少,人称家里蹲,思想不进步,被人看不起,但比地富反坏右好。 - cgh - 给 cgh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2/2025  09:31:26

毛主席尽干坏事。 - 据说据说 - 给 据说据说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2/2025  10:16:46

听耄话的亏大了-劳损还积下病痛,插队的多数还得父母给钱-工分不糊口。我家兄姐就是。楞不去是聪明的,城里还是土里生活好?! - 无名2024 - 给 无名2024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2/2025  12:09:18

听耄话的亏大了-劳损还积下病痛,插队的多数还得父母给钱-工分不糊口。我家兄姐就是。楞不去是聪明的,城里还是土里生活好?! - 无名2024 - 给 无名2024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2/2025  12:09:33

我姐夫当年就是扛着没去下乡,后来进了生产组,再后来77年恢复高考,考上了大学。他是68届高中生,家庭出身不好,想着到了乡 - canto2010 - 给 canto2010 发送悄悄话 canto2010 的博客首页 (654 bytes) () 08/22/2025  14:55:44

家里长辈扛着不下乡的情况 - '''''' - 给 '''''' 发送悄悄话 (1126 bytes) () 08/21/2025  08:13:30

真实。我们家属楼就有3个抗住不下乡,身体都很好。不取消户口,不给安排国营工作,干临时工和街道工厂。有一个抗了7年后下乡了 - 老生常谈12 - 给 老生常谈12 发送悄悄话 老生常谈12 的博客首页 (46 bytes) () 08/21/2025  08:34:16

他可能比较早,后期很多知青都自己跑回来了。 - '''''' - 给 ''''''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09:06:55

那时有一个口号:不在城里吃闲饭。这口号实际上已经透露就业问题才是下乡的关键因素。 - 方外居士 -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08:41:01

以前有一个接班制度,退休了可以让一个直系后代去顶班。可见工作机会的稀缺。 - 方外居士 -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08:42:40

反映经济效益低,没有足够的投资经营收益积累来产生大量工作机会。 - borisg -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266 bytes) () 08/21/2025  08:46:39

不允许私营经济是一个关键:这是就业的大头。 - 方外居士 -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08:51:45

农村还有一些私营经济的残余:乡村有货郎担,农贸市场,等等,都是以人为主体。 - 方外居士 -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08:59:13

这就跟我前几天写的古巴一样,私企不能上轨道解决信贷问题就没法发展。 这在中国改开初期也一样,只好挂靠国企或者事业单位, - borisg -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221 bytes) () 08/21/2025  09:02:04

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才能让一个种经济制度畅通运行:这是改革的具体内容,又要改,又不能让现有经济停顿,所以摸着石头过河。 - 方外居士 -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09:08:16

修自行车,修锁配钥匙修雨伞等是私企。 - 老生常谈12 - 给 老生常谈12 发送悄悄话 老生常谈1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25  09:47:42

听说过,那叫“顶替”。不过那时候外公外婆早已退休,没法顶替了。 - '''''' - 给 ''''''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09:07:51

顶班在农村也有:那是跳龙门。村里有个人在农行工作,退休时儿子已经有工作,孙子还小,于是让一个本家侄孙冒冲孙子顶了班。 - 方外居士 -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10:10:30

顶班是古代就 传下来的老传统了。冯玉祥就是顶班去当兵的。他爸是个把总 - Lisland_2013 - 给 Lisland_201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10:25:00

职业世代相传,在中国有传统。 - 方外居士 -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10:40:56

古代户籍制度与有些职业绑定,如军户,匠户。 - '''''' - 给 ''''''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11:02:00

古代的很多制度在现代能找到影子,因为人们熟悉,符合人性。 - 方外居士 -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11:13:40

那个制度叫“顶替”,只有父母退休, - 湾区范儿 - 给 湾区范儿 发送悄悄话 (54 bytes) () 08/21/2025  11:40:20

1969年墙上大字标语:“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 接着开始走五七道路,干部下放落户,一些没有工作的闲散人员也 - 老生常谈12 - 给 老生常谈12 发送悄悄话 老生常谈12 的博客首页 (30 bytes) () 08/21/2025  08:52:53

我们去乡下吃饭,贫下中农不干,分的口粮又退回去给队里了,又发粮本去粮库买粮食吃! - tomcat801 - 给 tomcat80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09:57:05

我们那里还好,知青挣工分换口粮。知青比较贪玩,挣不了多少工分,都超支,年终时算帐,就给免了。 - 方外居士 -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10:15:17

碰到经济下行期必然如此。解放后的人口激增也是一个原因。 - Lisland_2013 - 给 Lisland_201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10:27:00

没办法的办法,真不是办法。:) - '''''' - 给 ''''''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11:39:43

把知青,城市居民和机关干部下放农村,农民并不欢迎。这些人不会干农活,还要分生产队的口粮。 - 萧嵐 - 给 萧嵐 发送悄悄话 (314 bytes) () 08/21/2025  10:36:47

是的。干不了活,还给当地增加各种麻烦。 - '''''' - 给 ''''''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11:08:53

是的,知青觉得自己受苦了,农民反而觉得他们懒惰,干不了什么活。 - 方外居士 -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11:15:00

知青可以当会计,赤脚医生,拖拉机手,各种技术员, 等等技术岗位,帮助农村走向现代化。 - f2022f - 给 f2022f 发送悄悄话 f2022f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25  13:38:58

就是因为城里没啥工作机会,又想 - 湾区范儿 - 给 湾区范儿 发送悄悄话 (105 bytes) () 08/21/2025  11:39:02

我姐夫当年也扛着没去下乡。他是家庭出身不好,想着到了乡下是死路一条,再也回不来了,所以那时每天一早就离家,躲到不知 - canto2010 - 给 canto2010 发送悄悄话 canto2010 的博客首页 (168 bytes) () 08/21/2025  10:39:02

你姐夫有远见。那时候压力真的很大,能顶住很不容易。 - '''''' - 给 ''''''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11:07:22

是的,现在讲给人家听,人家都说他聪明。 - canto2010 - 给 canto2010 发送悄悄话 canto201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25  11:42:36

能躲过去说明执行力度不是那么强:没有采取强制措施。 - 方外居士 -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11:25:58

天天躲出去,里弄里抓不到也没办法。如果他们一直来,他会一直躲下去,父亲已经进牛棚了,家里只有不工作的老妈, - canto2010 - 给 canto2010 发送悄悄话 canto2010 的博客首页 (48 bytes) () 08/21/2025  13:38:21

傻吧毛时代,对民生基本没有什么计划,那麽多学生要毕业了,提前没有任何就业计划。乱搞。69年毕业全下乡,70年的全留城。之 - 太宇 - 给 太宇 发送悄悄话 (334 bytes) () 08/21/2025  10:39:36

“70年的全留城”——都是初中生吗?这些人是分配工作还是继续读书? - '''''' - 给 ''''''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11:28:38

一不小心我也熬到了长辈,也曾经知青过 - slow_quick - 给 slow_quick 发送悄悄话 slow_quick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25  11:00:31

哈哈,只是辈分高而已。:) - '''''' - 给 ''''''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11:03:34

家里经济条件尚可,不舍得子女下乡, - 湾区范儿 - 给 湾区范儿 发送悄悄话 (84 bytes) () 08/21/2025  11:37:12

其实也是一种赌博,两害相权取其轻。:) - '''''' - 给 ''''''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11:45:08

知道一家。父亲是国营大厂总工。家里5个孩子。前四个60年代大学生。老幺給66年拦住了 - XYZ3 - 给 XYZ3 发送悄悄话 XYZ3 的博客首页 (245 bytes) () 08/21/2025  12:57:20

家里有几个人的收入,供一个人吃饭还是可以的。 - '''''' - 给 ''''''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14:32:59

那家老头子是解放前的留用人员。那工厂是如雷贯耳的名字。所以老头工资特别高 - XYZ3 - 给 XYZ3 发送悄悄话 XYZ3 的博客首页 (111 bytes) () 08/21/2025  16:39:40

给个数儿?我听说过的最高是900多,不算分红收入。。。。 - zhenleilren1 - 给 zhenleilren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22:40:37

具体工资不知道。那时多一个人吃饭15到20元就可以 - XYZ3 - 给 XYZ3 发送悄悄话 XYZ3 的博客首页 (365 bytes) () 08/22/2025  11:52:22

知青下乡重启. 广东打响第一枪!号召30万有为青年,下乡返乡兴乡 - f2022f - 给 f2022f 发送悄悄话 f2022f 的博客首页 (5418 bytes) () 04/19/2025  19:50:10

查看本主题回帖讨论

我的论坛收藏夹

加入收藏夹

知青信息

《岁月如歌》
一群志趣相同的在美加的海外华人在分享过去的,现在的生活经历

《50年代吧》
分享交流50、60年代的工资级别等资料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