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居续忆》:附录一:徐礼耕先生之回忆:(六) 民初在诸暨枫桥办新新丝厂及育婴堂经过
-
Ohjuice -
♂
(46790 bytes)
()
08/29/2022
18:28:53
•
可能在地方志上会有一点信——别指望
-
清迈 -
♂
(0 bytes)
()
08/29/2022
19:27:57
•
为什么?
-
Ohjuice -
♂
(0 bytes)
()
08/29/2022
19:45:08
•
由当年(8-90年代)编写地方志的人员构成推测而得的结论,泛泛而谈。经过30年的修理,热心乡里的人几乎绝迹了
-
清迈 -
♂
(0 bytes)
()
08/29/2022
19:47:53
•
那就要看各地修地方志的人之素质、教养和热心程度了。民国时期也有不少地方志呀,不一定要查80年代编的。
-
Ohjuice -
♂
(0 bytes)
()
08/29/2022
19:52:53
•
民国时期的地方志文革时期已经基本销毁殆尽,即便有馆藏版本现在借阅应该也是限制多多
-
清迈 -
♂
(0 bytes)
()
08/29/2022
20:04:07
•
那到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我就买到过1983年重印的《杭州史料丛书》四大函,几十册线装,其中就包括了民国37年编的
-
Ohjuice -
♂
(386 bytes)
()
08/29/2022
22:00:39
•
现在与8-90年代又不一样了,所以才说现在借阅限制多多;90年代初苏联解体档案流失,中国吸取教训,矫枉过正
-
清迈 -
♂
(0 bytes)
()
08/30/2022
06:59:17
•
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东亚图书馆见到过很多很多中国各个县的不同版本的县志,估计国会图书馆更多
-
华府采菊人 -
♂
(0 bytes)
()
08/30/2022
07:20:26
•
台湾中正大学图书馆(4楼)也有很多很多以前中国各地的县志,
-
吾道悠悠 -
♂
(59 bytes)
()
08/30/2022
08:10:21
•
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有不少
-
dudaan -
♂
(0 bytes)
()
08/30/2022
09:14:20
•
我知道国内大图书馆也有地方志的专门藏书室。上海图书馆就有。要怎么样的手续才可以阅读就不清楚了。
-
Ohjuice -
♂
(0 bytes)
()
08/30/2022
19:24:54
•
《南渡北归》全三部 (在线阅读--链接)(绝大部分内容发生在1949年前)
-
yzout -
♂
(179 bytes)
()
08/29/2022
15:43:05
•
看到清后中国的文人为了教育费了多大的心血,结果出了蒯大富之流,如果他们地下有灵,可真要哭死了。
-
chufang -
(0 bytes)
()
08/29/2022
17:06:54
•
被蒯大富斗争的蒋南翔和当初整蒯的王光美又比蒯好多少?
-
清迈 -
♂
(0 bytes)
()
08/30/2022
07:01:15
•
整来整去就是折腾, 不折腾还要政工干部干嘛!?无所谓造反派保守派组织部工作组, 都一样
-
华府采菊人 -
♂
(0 bytes)
()
08/30/2022
07:23:00
•
毛时代的农业税、公粮、余粮及其它 ---- ZT
-
XYZ94538 -
♂
(1177 bytes)
()
08/29/2022
15:19:51
•
这里指出两件事实,核定的农业税是1959年确定,以后从未改变,由于农田增加和粮食单产增加,到70年代实际农业税率降到3%
-
XYZ94538 -
♂
(0 bytes)
()
08/29/2022
15:24:31
•
二是上缴的公粮,国家付款,小麦每斤0.135元,高粱0.09元。这里指的是国家征购粮,超出部分,国家加价50%收购。
-
XYZ94538 -
♂
(0 bytes)
()
08/29/2022
15:27:13
•
救济粮应该是免费的,返销粮免费吗?
-
清迈 -
♂
(0 bytes)
()
08/29/2022
20:00:35
•
我在中国读书时罗盛教被广泛宣传。现在中共似乎不怎么提罗盛教了,不知为何。
-
delta2020 -
♂
(0 bytes)
()
08/29/2022
13:33:06
•
罗盛教的事迹,应该继续表彰, 毕竟是救人一命
-
华府采菊人 -
♂
(0 bytes)
()
08/29/2022
14:40:23
•
罗盛教好像是解那边儿过来的解放战士
-
走资派还在走 -
♂
(0 bytes)
()
08/29/2022
15:14:36
•
也有中朝关系,以前提到罗是为了两国之间的友谊,后来就不太强调了。
-
chufang -
(0 bytes)
()
08/29/2022
18:16:55
•
此一时彼一时吧? 现在纯粹地宣传雷锋精神貌似也遇到阻力, 中宣部估计真正进行头脑风暴。也许
-
obama_北美101 -
♂
(125 bytes)
()
08/29/2022
18:57:07
•
邓拓吴晗廖沫沙的《燕山夜话》, 老毛还真没冤枉他仨
-
华府采菊人 -
♂
(2160 bytes)
()
08/29/2022
13:05:54
•
以前听台湾广播电台的“三家村夜话”, 很有趣。多年以后这才知道真正的三家村是灯吴廖三人。
-
delta2020 -
♂
(0 bytes)
()
08/29/2022
13:34:57
•
有儿歌曰:邓拓吴晗廖沫沙,三个坏蛋是一家,他们反党反人民,你说该杀不该杀?
-
默沉 -
(0 bytes)
()
08/29/2022
14:28:06
•
还有《三家村札记》
-
走资派还在走 -
♂
(0 bytes)
()
08/29/2022
15:15:48
•
才从大饥荒出来,“燕山夜话”带来了一股新鲜感。
-
chufang -
(0 bytes)
()
08/29/2022
17:07:57
•
白天出气, 晚上看戏, 两干一稀,XXXX
-
华峥嵘 -
♂
(127 bytes)
()
08/29/2022
17:38:17
•
90年代北京有家“三家村饭店”,找廖沫沙题的店名;现在知道廖沫沙的都是老人了,那家餐厅也早就不见踪影了
-
清迈 -
♂
(0 bytes)
()
08/29/2022
19:38:21
•
太祖是皇帝,所有反封建者必倒。
-
衍波襄平 -
♂
(0 bytes)
()
08/30/2022
12:21:13
•
there is no western type intellectual in China.
-
xiaoxiao雨 -
♂
(0 bytes)
()
08/30/2022
13:27:03
•
小邓拓名字的由来。
-
DANULE2005 -
♂
(358 bytes)
()
08/30/2022
15:17:30
•
一个鸡蛋的家当
-
DANULE2005 -
♂
(172 bytes)
()
08/30/2022
18:34:31
•
舒云:《 1980年林彪、江青案审考疑》(31,32)
-
绿珊瑚 -
♀
(24868 bytes)
()
08/29/2022
12:29:50
•
任志彦:1950年到2004年农业税
-
XYZ94538 -
♂
(1567 bytes)
()
08/29/2022
12:09:41
•
1959年农业税最高人均66.9斤粮,15%;1960年以后人均20多斤粮食,5%左右,遇灾减免。
-
XYZ94538 -
♂
(0 bytes)
()
08/29/2022
12:21:33
•
按当时劳力每年口粮600斤,税率3.3%,老人孩童口粮400斤,税率5%,如果包括种子粮,饲料粮和储备粮,农业税率要更低
-
XYZ94538 -
♂
(0 bytes)
()
08/29/2022
12:29:14
•
农业税是剔除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以外的粮食上的税。
-
XYZ94538 -
♂
(0 bytes)
()
08/29/2022
12:37:52
•
又在胡说八道!- “全国的平均税率规定为 *常年产量* 的百分之十五点五”
-
znr0505 -
♂
(0 bytes)
()
08/29/2022
14:34:56
•
县志里的记载也是胡说八道吗?
-
XYZ94538 -
♂
(0 bytes)
()
08/29/2022
15:02:32
•
“按当时劳力每年口粮600斤、、、老人孩童口粮400斤” 这是你创造出来的吧!
-
znr0505 -
♂
(0 bytes)
()
08/29/2022
15:10:11
•
“59年农业税最高人均66.9斤粮,15%”,相当于人均产粮 446斤。扣除农业税66.9斤,人均留粮 379.1斤毛粮
-
znr0505 -
♂
(0 bytes)
()
08/29/2022
15:29:12
•
按75%的出粮率,环县人均留 * 284.3斤 * 净粮
-
znr0505 -
♂
(0 bytes)
()
08/29/2022
15:38:50
•
你拿西海固一个贫困县出来说什么事。那个县2020年才官方脱贫。那是全国有名的穷地方还收什么农业税。
-
borisg -
♂
(0 bytes)
()
08/29/2022
12:25:04
•
《环县志》,说的清清楚楚。
-
XYZ94538 -
♂
(0 bytes)
()
08/29/2022
12:33:11
•
说明不是一刀切
-
英二 -
♂
(0 bytes)
()
08/29/2022
12:56:10
•
环县到了2000年每人粮食产量也只有491斤,勉强吃饱。五六十年代是吃不饱的地方。
-
borisg -
♂
(0 bytes)
()
08/29/2022
13:07:33
•
草书书法欣赏
-
毛囡 -
♂
(1135 bytes)
()
08/29/2022
11:04:24
•
书法,今日已成为沽名钓誉,营销自己的手段。
-
信笔由墨 -
♂
(0 bytes)
()
08/29/2022
13:06:36
•
笔走龙蛇写的好!可一条也不认识啊。哈哈
-
tomcat801 -
♂
(177 bytes)
()
08/29/2022
17:28:26
•
第一幅于右任的书法应不难辨认:险艰自得力,金石不随波。
-
毛囡 -
♂
(0 bytes)
()
08/30/2022
06:04:09
•
于大师主张草书标准化,不乱写,其他名家有太多的个性写法
-
dudaan -
♂
(0 bytes)
()
08/30/2022
07:06:48
•
第二幅是恰到好处
-
dudaan -
♂
(0 bytes)
()
08/30/2022
07:07:43
•
是"恰到好处"。
-
毛囡 -
♂
(0 bytes)
()
08/30/2022
08:09:05
•
最后一幅:见贤思齐
-
dudaan -
♂
(0 bytes)
()
08/30/2022
08:27:51
•
第三幅是意气风发
-
dudaan -
♂
(0 bytes)
()
08/30/2022
08:35:31
•
du兄看来练过书法,认字厉害,最后那幅不懂草书的猜也猜不出。
-
毛囡 -
♂
(0 bytes)
()
08/30/2022
09:48:16
•
书法不行,但最近几年在辨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
dudaan -
♂
(0 bytes)
()
08/30/2022
09:51:15
•
老照片:1981年的成都
-
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
♂
(49625 bytes)
()
08/29/2022
09:39:02
•
看上去就像个乞丐国,怪不得西安三个女孩子要外嫁了。
-
chufang -
(0 bytes)
()
08/29/2022
10:36:02
•
最终结局?
-
Tiger666 -
♂
(0 bytes)
()
08/29/2022
10:46:28
•
我看不像,不信你去油管上搜homeless,比较一下
-
caral -
♂
(0 bytes)
()
08/29/2022
10:52:20
•
现在成都、重庆是中国的网红城市,网红里面那一带的人最多。以前朴实,现在装X。
-
delta2020 -
♂
(0 bytes)
()
08/29/2022
11:10:17
•
這些竹椅竹凳竹籃將成收藏物,沒有未來的製作人員
-
daloon -
♂
(0 bytes)
()
08/29/2022
12:41:00
•
41年前猪大肠5分钱/斤。额滴天哦! 昨天成都猪大肠零售价21元/斤 。请看:
-
小百脸 -
♂
(342 bytes)
()
08/29/2022
17:44:46
•
50年前,大连毛蛤4分一斤,海虹1元一方铁铣(大铁铲子),现在也快10几元一斤了。
-
老生常谈12 -
♂
(77 bytes)
()
08/29/2022
19:26:21
•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劳工阶层就是靠内脏补充脂肪和蛋白质。现在内脏都做宠物食品了,西方好像只有法餐还保留了内脏的菜品。下面这种
-
十具 -
♂
(198 bytes)
()
08/29/2022
23:50:59
•
以前美国餐厅还有洋葱炒猪肝,现在肯定没有了。
-
chufang -
(0 bytes)
()
08/30/2022
10:00:10
•
81年了成都这么穷吗
-
注册很麻烦 -
♀
(0 bytes)
()
08/30/2022
1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