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60年代华人异域生活→【英国】
-
华人lee -
♂
(6020 bytes)
()
04/18/2023
04:56:17
•
到英国三十岁左右,学点英语就那么难么。还是心态问题。
-
borisg -
♂
(0 bytes)
()
04/18/2023
05:09:08
•
笨人很难学的,个个聪明那还有穷人
-
华人lee -
♂
(0 bytes)
()
04/18/2023
07:48:11
•
学语言最好从童年开始,要有语言环境。中年人为生计疲于奔命,进度慢。
-
老商 -
♂
(0 bytes)
()
04/18/2023
15:55:26
•
清末时,湖北人就留法了。一男一女,几个小孩,一路杂耍卖艺,从满洲里—莫斯科—巴黎。
-
信笔由墨 -
♂
(184 bytes)
()
04/18/2023
08:48:20
•
学英语 也要有人教,记得早年教会里 有人教在中餐馆打工的人 英语 每周教会活动时教一次,进度很慢
-
tomcat801 -
♂
(80 bytes)
()
04/18/2023
09:43:02
•
我知道地方政府有提供免费的夜校学英语,一般是在附近的高中。
-
BeagleDog -
♀
(0 bytes)
()
04/18/2023
10:30:22
•
旧金山以前一直都有这样的免费课程,在多个区的学校或
-
ireadwrite -
♂
(781 bytes)
()
04/18/2023
12:05:53
•
老李所述当年华人海外殖民多少都有些功夫,对此我是极度赞赏。现在小留海外居多,他们出外谋生之前,最好学几手防身功夫再行出外
-
明初 -
♂
(0 bytes)
()
04/18/2023
10:39:21
•
国家强了,富了,海华的社会地位就高了,不一定!要看各人的素质。
-
老商 -
♂
(0 bytes)
()
04/18/2023
15:59:54
•
同意老商所说
-
planet -
♂
(1282 bytes)
()
04/18/2023
16:46:51
•
李兄两句结束语很有分量。
-
信笔由墨 -
♂
(0 bytes)
()
04/18/2023
18:11:56
•
华人Lee 就是下面帖子说的有见识的人。60年代就知道偷渡香港。比一般人有见识!
-
BeagleDog -
♀
(0 bytes)
()
04/18/2023
18:57:09
•
学识重要,还是见识重要
-
chufang -
(7663 bytes)
()
04/17/2023
21:00:46
•
撇开这俩方面不谈,强硬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人生都会遇到一些坎
-
Amita -
♂
(604 bytes)
()
04/17/2023
23:44:05
•
明朝奸相严嵩非常牛!-:)
-
有言 -
♂
(0 bytes)
()
04/18/2023
00:10:59
•
你的意思是好死不如赖活着,不断检讨认罪自污以求生存。大多数人可以这样,有人不能忍受。
-
默沉 -
(0 bytes)
()
04/18/2023
07:34:40
•
现在看来的确如此。但当时根本看不到希望。关进牛棚,全家下放,邻居白眼,朋友遭难,让许多人绝望了。
-
chufang -
(0 bytes)
()
04/18/2023
09:03:12
•
不能说心理差。 被批斗,有的地方是真打的,而且隔三岔五的打。这就和得绝症一样。 痛的要死,没有尽头。有求死心很正常
-
jianchi9090 -
♀
(0 bytes)
()
04/18/2023
18:07:47
•
这是什么荒谬逻辑
-
Gohedgehog -
♂
(0 bytes)
()
04/18/2023
21:59:07
•
选择很重要.
-
最接近太阳的人 -
♂
(0 bytes)
()
04/18/2023
03:29:20
•
看过《风起陇西》,很难不为之动容。大概所论的"学识""见识"也是其中之演绎
-
南国铁树 -
(93 bytes)
()
04/18/2023
04:41:32
•
好久不见
-
英二 -
♂
(0 bytes)
()
04/18/2023
05:34:17
•
问好英二兄!
-
南国铁树 -
(167 bytes)
()
04/19/2023
05:20:15
•
。
-
风铃99 -
♀
(0 bytes)
()
04/18/2023
05:55:06
•
。
-
风铃99 -
♀
(0 bytes)
()
04/18/2023
06:02:36
•
同感。
-
BeagleDog -
♀
(0 bytes)
()
04/18/2023
07:48:07
•
只学不见,不就是复制脑,学的是话语,看的就不一定了,
-
英二 -
♂
(0 bytes)
()
04/18/2023
06:22:45
•
这就是德胜于智的典型例子。德是指人生观,价值观大方向,你为谁服务。价值观错了,再努力,智力再高,也是人生窘迫。
-
咲媱 -
♀
(0 bytes)
()
04/18/2023
09:07:30
•
徐志摩见识一般,比下显得有余。
-
dhyang_wxc -
♂
(0 bytes)
()
04/18/2023
10:03:15
•
书本知识vs生活经验,哪一样对人生更有价值?中国的历史传统历来是高看了读书人。
-
兵团农工 -
♂
(0 bytes)
()
04/18/2023
10:04:15
•
仅是书本的东西是不够的。
-
曌 -
♂
(0 bytes)
()
04/18/2023
12:41:17
•
我也感叹,自己对大势的判断远远比不上周围很多读书少的人
-
aguafresh -
♂
(0 bytes)
()
04/18/2023
11:00:54
•
给忽悠了
-
ahniu -
♂
(61 bytes)
()
04/18/2023
15:20:51
•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名”!
-
梧桐之丘 -
♂
(0 bytes)
()
04/18/2023
17:12:18
•
选择远比努力重要
-
清迈 -
♂
(0 bytes)
()
04/18/2023
21:38:36
•
49年投共的风险远大于49年投国军
-
过往的西 -
♂
(0 bytes)
()
04/19/2023
01:24:28
•
这个不是见识而是政治头脑的问题
-
hase2019 -
♀
(0 bytes)
()
04/19/2023
01:59:09
•
西伯利亚万里长征:捷克军团在俄国 [转贴]
-
吐火罗文 -
♂
(81510 bytes)
()
04/17/2023
16:34:52
•
我就记得捷克军团出卖了高尔察克。另外,哈谢克去世时候那本书还没写完,不然他还可能写到中国。
-
chufang -
(0 bytes)
()
04/17/2023
17:47:27
•
细读这篇文章,也能推出沙皇被处死的大背景。如果不被处死,一周后叶卡捷琳堡就被白俄/捷克人占领,沙皇就有了依靠力量
-
Amita -
♂
(0 bytes)
()
04/18/2023
00:10:41
•
中央乐团部分人员工资级别(85年)
-
毛囡 -
♂
(2515 bytes)
()
04/17/2023
12:39:41
•
大部分团员工资并不高。估计还有演出补助
-
少壮军人 -
♂
(0 bytes)
()
04/17/2023
13:00:38
•
文革前听上海合唱团一个阿姨说过, 一场演出只有几毛钱,可能由两部分组成: 夜班费和演出补贴
-
华府采菊人 -
♂
(0 bytes)
()
04/17/2023
13:16:21
•
我大四那年跟同学一起去珠江电影制片厂了解特技摄制方面的
-
ireadwrite -
♂
(528 bytes)
()
04/18/2023
00:50:05
•
都是高薪水啊。俺那会只拿54元。哈
-
401.king -
♂
(75 bytes)
()
04/17/2023
13:02:31
•
你才是高工资,我第一次领薪水才7元。
-
少壮军人 -
♂
(0 bytes)
()
04/17/2023
13:09:43
•
你那不叫薪水,叫津贴。四个口袋的才叫薪水/工资。哈。
-
401.king -
♂
(0 bytes)
()
04/17/2023
13:33:07
•
你比我第一次薪水多一元。
-
信笔由墨 -
♂
(0 bytes)
()
04/17/2023
17:18:10
•
85年超过100元可算高工资了,起码有中级职称了。
-
毛囡 -
♂
(0 bytes)
()
04/17/2023
14:34:56
•
恐怕要副教授以上才会破百
-
nnndayd -
♂
(167 bytes)
()
04/17/2023
14:59:27
•
老讲师原高教8级的就超过100元了(即使文革后没加过工资)。
-
毛囡 -
♂
(0 bytes)
()
04/17/2023
15:58:30
•
85年我挣56元,我爹120-140左右。
-
大阿牛 -
♂
(0 bytes)
()
04/17/2023
15:09:16
•
我爹120-140左右-几级。好像80年代开始第一拨提拔的副教授是127元左右。
-
borisg -
♂
(0 bytes)
()
04/17/2023
15:24:28
•
那时是副教授,好像是6级还是7级,我搞不清楚
-
大阿牛 -
♂
(0 bytes)
()
04/17/2023
15:29:32
•
7级是高级讲师,6级是付教授。
-
TheHawk -
♂
(0 bytes)
()
04/17/2023
17:22:25
•
在这里级别可以重合。也就是6级是高级讲师,7级是付教授。
-
chufang -
(0 bytes)
()
04/17/2023
17:48:26
•
120-140元左右是行政15、14级。
-
毛囡 -
♂
(0 bytes)
()
04/17/2023
16:00:42
•
没那么多。文革后第一批副教授是升官不发财。我爹当年是67元。
-
nnndayd -
♂
(46 bytes)
()
04/17/2023
20:22:30
•
我的一个任课老师也是差不多:他是五十年代本科毕业,留系任教,至文革前
-
ireadwrite -
♂
(237 bytes)
()
04/17/2023
22:11:29
•
对,文革前升过一级,文革后又升一级。提职称不涨工资。
-
nnndayd -
♂
(0 bytes)
()
04/17/2023
23:31:15
•
讲师不止70多吧
-
borisg -
♂
(0 bytes)
()
04/18/2023
04:09:20
•
听他本人和夫人(也是本系教工)说的。
-
ireadwrite -
♂
(108 bytes)
()
04/18/2023
08:05:01
•
我爹50年代就是这个工资。
-
大阿牛 -
♂
(0 bytes)
()
04/18/2023
09:00:20
•
我85年末(或86年年初)进入某银行工作,
-
吾道悠悠 -
♂
(297 bytes)
()
04/17/2023
19:46:51
•
。
-
风铃99 -
♀
(0 bytes)
()
04/17/2023
14:00:12
•
0.75元房租应该是集体宿舍。
-
毛囡 -
♂
(0 bytes)
()
04/17/2023
14:28:30
•
真的够便宜的。水电费也包括在内吧。
-
BeagleDog -
♀
(0 bytes)
()
04/17/2023
16:42:52
•
看到那些熟悉的名字,很多人都走了,曾有幸见过他们之中的一些人。
-
沙漠黄昏 -
♂
(0 bytes)
()
04/18/2023
09:09:52
•
签名时可以看到其他人的工资。。。。无语的行政管理方式
-
munchenxx -
♂
(0 bytes)
()
04/18/2023
12:18:18
•
可能早年的签收方式是这样。不过,以前我们周围的人
-
ireadwrite -
♂
(446 bytes)
()
04/18/2023
12:53:07
•
对五十年代末到文革前的大学毕业生,从60年到85年,绝大部分只加过一次工资。
-
时空穿越 -
(0 bytes)
()
04/18/2023
13:46:31
•
除了北京上海,其他地方的大学毕业生,平均也就五六十。最高七八十。
-
时空穿越 -
(0 bytes)
()
04/18/2023
13:48:56
•
中央乐团是全国高级知识分子比例最高的单位。其平均工资也应该是最高的。大概没有之一。
-
时空穿越 -
(0 bytes)
()
04/18/2023
13:55:02
•
乐团的平均工资不会最高吧,我看到的工资册高的有商务印书馆,人民出版社工资也不低,有平均工资统计。
-
毛囡 -
♂
(0 bytes)
()
04/18/2023
15:59:44
•
国防科工委有些研究所的平均工资很高
-
华府采菊人 -
♂
(331 bytes)
()
04/18/2023
16:39:49
•
姥姥和姥爷的故事
-
孟依 -
♀
(22500 bytes)
()
04/17/2023
12:18:41
•
难,不易!
-
少壮军人 -
♂
(0 bytes)
()
04/17/2023
13:08:06
•
我还以为犟的人不会有好命。LZ姥姥的命还挺好的。
-
BeagleDog -
♀
(0 bytes)
()
04/17/2023
17:18:11
•
这个姥姥按照现在国内的说法就是:原生家庭好。通俗说法就是投胎投的好。所以早年在父母的树荫庇护下,
-
BeagleDog -
♀
(286 bytes)
()
04/18/2023
19:25:14
•
“小手雷般的牵牛花子,草的糕,精气神儿”等等,栩栩如生的那个时代的北京风物诗啊!
-
古树羽音 -
♀
(0 bytes)
()
04/17/2023
19:03:06
•
写得好感动人
-
dong140 -
♂
(0 bytes)
()
04/18/2023
14:03:02
•
很感动,让我想起我的姥姥姥爷
-
UCC -
♀
(0 bytes)
()
04/18/2023
16:41:23
•
姐姐按照姥姥口吻写了什么信,让舅舅生气了?
-
稻穗儿 -
♀
(0 bytes)
()
04/18/2023
17:10:33
•
抱怨舅舅来信太少,不来看望,没有给姥姥养老...
-
孟依 -
♀
(0 bytes)
()
04/19/2023
00:57:35
•
太亲切了。我都可以直接copy几段,就是我姥姥姥爷的故事
-
没主意 -
♀
(485 bytes)
()
04/19/2023
05:19:38
•
六十虚度,四座城
-
七色花瓣 -
♀
(49263 bytes)
()
04/17/2023
11:43:50
•
“天地一笼统,井口一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真是一个叫张打油的写的诗,打油诗出处就在于此。
-
龙剑 -
♂
(0 bytes)
()
04/17/2023
19:08:49
•
渥太华虽未去过,跟着你的娓娓道来,如同身临其境;其他的情景仿佛再度重游。
-
古树羽音 -
♀
(0 bytes)
()
04/17/2023
21:09:36
•
谢谢,往事难忘
-
七色花瓣 -
♀
(0 bytes)
()
04/19/2023
13:07:32
•
写的真不错。九十年代时,去过一次
-
ireadwrite -
♂
(405 bytes)
()
04/18/2023
13:43:31
•
谢谢楼上的朋友!
-
七色花瓣 -
♀
(210 bytes)
()
04/18/2023
16:02:11
•
好亲切,你这国外三城,我住了后两城。写的好
-
wintersweet11 -
(0 bytes)
()
04/18/2023
23:49:18
•
鲍彤揭邓小平从陈云手中夺权内幕
-
千里 -
♂
(24107 bytes)
()
04/17/2023
10:41:53
•
老邓当得起“审时度势”四个字啊。传统政治的精髓就是“阴谋诡计”,所谓高手就是能用一个冠冕堂皇的外套裹住阴谋诡计的内瓤而已
-
清迈 -
♂
(0 bytes)
()
04/17/2023
17:28:13
•
邓能够顺应民意也是一个好品质,习大梦就完全做不到!
-
上流Man -
♂
(0 bytes)
()
04/18/2023
09:50:25
•
没错。邓能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 推进改开, 也算一代伟人
-
Eastgate -
♂
(0 bytes)
()
04/18/2023
21:50:24
•
天安门也是顺应民意?
-
chinomango -
♂
(0 bytes)
()
07/17/2023
20:00:02
•
鲍彤跟邓小平顶上牛了!赵紫阳用鲍彤这么个智囊焉能不败?
-
modems -
♂
(0 bytes)
()
04/18/2023
12:42:25
•
大势所趋。邓与陈在五十年代的治国理念还是相近的。但是背叛苏联以后中共举步维艰,内外皆败。在机会主义毛的带领下又投了美,
-
大号蚂蚁 -
♂
(438 bytes)
()
04/18/2023
14:15:42
•
鲍彤跟邓小平顶上牛了!赵紫阳用鲍彤这么个智囊焉能不败? +1
-
诚信 -
♂
(0 bytes)
()
04/18/2023
19:29:52
•
老人政治当然威力大,清朝的改革也不错的;同样既得利益者太强大,比习强大的多
-
chinomango -
♂
(0 bytes)
()
07/17/2023
20:05:05
•
胡赵败在没有邓李狠,自己也不团结
-
chinomango -
♂
(0 bytes)
()
07/17/2023
20:07:47
•
陈云文革期间因心脏病、心绞痛,在南方各地进行疗养,实际上靠边站。1978年,陈云73岁,精力体力比邓差得多,党内威望也不
-
reader66 -
♂
(289 bytes)
()
04/19/2023
07: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