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病程序越来越复杂,其实陪老人去诊所医院只是一小部分,很多前后手续繁复,要电话网上操作,很多老人搞不清楚。下面这些都是可以帮助的地方。
1. 首先预约,除非有家医推荐,要自己上网查找合适医生。现在专科医生难求,有时候要打好几个电话才能约到。预约之后要填一堆表格,往往是网上填好,我会当面或电话和老人一起填好表格,省得到时候在诊所来不及抓瞎。
2. 老人正在吃的药,最好让老人照片药瓶,否则他们一般记不清药名和药量。这个在看医生的时候要告知。
3. 症状。不要等医生来了才问症状,因为很多老人思维有些乱,比如说背痛,会扯到四十年前的什么事情上。在前一天,或路上或等医生的时候就帮老人理清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程度,具体表现,最好量化表达。还有很多华裔老人会把病情往轻里说,一定不要忽视任何小症状,任何不对的都和医生讲,让医生决定有没有关系。见医生的时候鼓励老人问问题,最好把心中疑问都问出来,千万别不好意思。
4. 之后帮老人办好 Patient portal, 这样病历和医生note 都可以看到。好几个老人的portal都是我帮他们manage。以后去看其他医生也可以自己把病历打印出来。去看医生的时候最好自己带着打印好的之前有关test, imaging和病例资料,让医生一目了然。
5. 提醒和帮助老人约回访。比如背痛看了医生,要做CT和超声再回访,最好帮老人约好,或者提醒他们约好,然后带着CD和报告回访。
6. 付账。现在insurance复杂,老人往往搞不清,而且经常有骗子寄假账单。提醒老人在日历上记好那天看了什么医生做了什么测试,来了账单核对。
7. 现在Google translate很不错,帮老人把英文report输入自动翻成中文,这样就是不懂英文也心中有数。
8. 医药决定要和老人讲清楚,都让他们自己决定,大事的话如果能联系上亲人,最好拉亲人来一起决定,我们到底不是家人,不能越俎代庖。
其实很多美国老人也糊里糊涂的,不光是语言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