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解释:我在西雅图, 华人活动比较多, 但我一般不参加.
老公昨天帮朋友搬家了, 我和小闺蜜就去了.她小我十几岁呢.
她有心事就吐给我听..
美国确实在全球被认为是**“较接近自由市场”的发达国家,但它并不是“没有福利”的国家。它的社会福利体系和北欧或西欧国家相比,更分散、依赖个人工作记录与私人市场**,而不是全民统一包揽。我们可以按照你说的四个方面:养老、医疗、失业、妇幼,来给你画一个整体轮廓
一、养老(Social Security & Private Retirement)
核心制度: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
- 性质:联邦层面的强制缴纳型公共养老保险制度(pay-as-you-go)
- 资金来源:雇主和雇员各缴纳6.2%工资(上限工资有封顶),自雇人士缴12.4%。
- 领取资格:工作累计10年以上(约40个积分),62岁起可领取(越晚领越多,70岁达到最高)。
- 金额:与个人一生收入挂钩,低收入者替代率更高(有点“逆向补贴”味道)。
- 作用:基本养老保障,不是高额养老金,往往只能覆盖生活基本开支的30–40%。
私人补充部分:
- 401(k)、IRA:税收优惠的私人退休账户,由个人和雇主共同缴纳,资金投资股市、债券等。
- 没有类似北欧“国家二层养老金”,中产退休生活很大程度靠自己储蓄和投资。
小结:
美国的养老体系是「政府提供底线 + 个人/雇主负责主体」。低收入人群有最低保障,中产及以上则更多依靠自己的退休账户。
二、医疗(Medicare、Medicaid、私人保险)
美国的医疗体系可以说是福利中最复杂的部分
1. Medicare(联邦老年医疗保险)
- 面向:65岁及以上老人、某些残障人士
- 资金来源:工资税(1.45%雇主+雇员),以及受益人自付保费
- 覆盖:住院(Part A)、看医生(Part B)、药物(Part D),但并不是全包,很多老人还需买补充保险(Medigap)。
2. Medicaid(联邦+州联合的贫困医疗保险)
- 面向:低收入人群(资格各州不同)
- 覆盖内容:较全面,几乎免费,但医生接受Medicaid的比例不如私人保险高。
- 资金来源:联邦和州政府共同负担。
3. 私人保险(Employer-sponsored + Marketplace)
- 绝大多数在职成年人通过雇主提供的团体医疗保险获得保障。
- 没有雇主的,可以通过《平价医疗法案》(ACA)的“医保交易所”购买,有补贴。
- 美国没有全民免费医疗,医疗保险的获取与就业强相关。
小结:
美国医疗体系是「政府兜底老人和穷人 + 中产靠雇主 + 个人买商业保险」,没有北欧式全民单一医保。医疗费用高昂,但服务和技术领先。
三、失业保障(Unemployment Insurance)
制度特点:
- 联邦+州共同运作,主要由州政府负责发放。
- 资金来源:雇主缴纳的州/联邦失业税(员工一般不缴)。
- 领取资格:必须是“非本人过错”失业(例如被裁员),且之前有一定的工作记录。
- 金额:通常为之前工资的40%60%,有上限;领取期限一般为1226周,特殊时期(如疫情)联邦会延长。
没有全民失业保障:
- 自愿辞职、自由职业者、短工通常不能领取(疫情时曾短期放宽)。
- 领取时需持续证明“在积极找工作”。
小结:
美国的失业保险相对基础,重在短期缓冲,不是长期福利,目的是鼓励快速再就业。
四、妇幼与家庭福利(Family & Child Benefits)
美国在这块相对保守,和欧洲福利国家差距最大
1. 产假 / 育儿假
- 联邦层面《家庭与医疗假法》(FMLA):
- 保障12周无薪休假,工作满一年、公司≥50人才能适用。
- 没有全国统一的带薪产假。
- 目前约有12个州 + 华盛顿特区设立了自己的带薪产假制度(通常4–12周,部分工资补偿)。
2. 儿童津贴 / 税收优惠
- 通过税收抵免(Child Tax Credit)实现,每个孩子最多$2,000(部分可退税),低收入家庭受益较大。
- 某些州和地方提供托育补贴或免费学前教育(如加州、纽约),但全国并不统一。
3. SNAP & WIC(低收入家庭)
- SNAP(俗称食品券):为低收入家庭提供购食品的补贴。
- WIC:针对孕妇、哺乳期妇女、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支持项目。
小结:
妇幼福利以税收优惠 + 针对低收入群体的食品/托育补贴为主,普惠性低,依赖个人或雇主提供的福利(例如许多大公司会提供育儿假、托育补助)。
总结:美国福利体系的“轮廓”
项目 |
覆盖对象 |
资金来源 |
性质特点 |
养老 |
全体劳动者 |
工资税 + 个人储蓄 |
政府提供底线,个人储蓄补充 |
医疗 |
老人、穷人、中产 |
工资税+政府+私人 |
多层并存,政府不包全民 |
失业 |
被动失业的劳动者 |
雇主缴税 |
金额有限,时间有限,州为主 |
妇幼 |
低收入家庭+部分州普惠 |
税收+联邦州项目 |
国家介入较少,企业和家庭责任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