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布罗意目录[隐藏]
科学地位
贡献
荣誉
生平
生涯
物质波理论的形成
物质波理论的实验验证
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Louis Victor de Broglie,1892-1987)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
[编辑本段]科学地位
法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波动力学的创始人,物质波理论的创立者,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编辑本段]贡献
德布罗意之前,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只局限于两种基本的物质类型:实物和场。前者由原子、电子等粒子构成,磁场、引力场则属于后者。但是,许多实验结果之间出现了难以解释的矛盾。物理学家们相信,这些表面上的矛盾,势必有其深刻的根源。1923年,德布罗意最早想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大胆地设想,人们对于光子建立起来的两个关系式 会不会也适用于实物粒子。如果成立的话,实物粒子也同样具有波动性。为了证实这一设想,1923年,德布罗意又提出了作电子衍射实验的设想。1924年,又提出用电子在晶体上作衍射实验的想法。1927年,戴维孙和革末用实验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不久,G.P.汤姆孙与戴维孙完成了电子在晶体上的衍射实验。此后,人们相继证实了原子、分子、中子等都具有波动性。德布罗意的设想最终都得到了完全的证实。这些实物所具有的波动称为德布罗意波,即物质波。
PS:纨绔子弟德布罗意攻读中世纪历史的闲暇,忽然对物理产生兴趣;于是动用家族实力,拜入大师朗之万门下进修物理博士。可以想象一个花花公子攻读物理博士五年间会学到什么……毕业前夕,德布罗意东拼西凑,写出了历史上最短一篇博士论文:仅一页纸长度;评委判定“涉嫌抄袭”。
导师朗之万大惊,致信另一大神爱因斯坦,曰:“……请对他的论文作出您的评价。另外顺便向您提及,该研究生的父亲是敝国伯爵,现任内阁部长,若您……,将来您来法国定会受到隆重的接待”
总结:不给他过,以后你不用来法国了。
谁料爱因斯坦读完后,马上予以了高度评价,称德布罗意“揭开了大幕的一角”。整个物理学界在听到爱因斯坦的评论后大吃一惊,这才开始全面关注德布罗意的工作。
德布罗意顺利毕业……
稍后,另一物理巨神薛定谔,见此论文后闭关一年,悟出传说中的顶级绝学——《波动力学》。
1929年,凭论文中讲述的物质波理论,德布罗意荣获诺贝尔物理奖。
以上这段纯属网络上以讹传讹的恶搞历史,其实德布罗意在攻读博士期间已经发表了5篇论文,博士学位论文《Recherches sur la théorie des quanta (Researches on the quantum theory)》长70多页纸,而他拿去答辩的那张纸不过是论文的提纲。
[编辑本段]荣誉
由于德布罗意的杰出贡献,他获得了很多的荣誉。1929年获法国科学院享利。彭加勒奖章,同年又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32年,获摩纳哥阿尔伯特一世奖,195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一级卡琳加奖,1956年获法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金质奖章。德布罗意于1933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942年以后任数学科学常务秘书。他还是华沙大学、雅典大学等六所著名大学的荣誉博士,是欧、美、印度等18个科学院院士。
[编辑本段]生平
1892年8月15日出生于下塞纳,1910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13年又获理学士学位,1924年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在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物质波"概念。192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32年任巴黎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33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987年3月19日逝世。?
[编辑本段]生涯
德布罗意1892年8月15日出生于法国塞纳河畔的蒂厄浦,是法国一贵族家庭的次子。德布罗意家族自17世纪以来在法国军队、政治、外交方面颇具盛名。祖父J·V·A·德布罗意(1821~1901)是法国著名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1871年当选为法国国民议会下院议员,同年担任法国驻英国大使,后来还担任过法国总理和外交部长等职务。
德布罗意从18岁开始在巴黎大学学习理论物理,但是因为打算沿其家族传统,以后从事外交活动,他也学习历史,并且于1909年获得历史学位。由于他哥哥(M·德布罗意)是一位实验物理学家,拥有设备精良的私人实验室,从事物理实验研究。因而德布罗意在学习历史的二象性。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现象到本质不断深化。对光本性的认识同时,受到他哥哥的影响,参与一些物理研究工作。从他哥哥那里德布罗意了解到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关于量子方面的工作,这些引起了他对物理学的极大兴趣。经过一翻思想斗争之后,德布罗意终于放弃了已决定的研究法国历史的计划,选择了物理学的研究道路,并且希望通过物理学研究获得博士学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布罗意在军队服役,被分配到无线电台工作,中断了他的理论物理研究。1919年,德布罗意重新回到他哥哥的实验室研究X射线,在这里,他不仅获得了许多原子结构的知识,而且接触到X射线时而象波、时而象粒子的奇特性质。德布罗意曾经与其兄就X射线的性质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他对其兄及其同事们的实验工作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对这些现象做出理论解释,1920年,德布罗意重新开始研究理论物理,特别是关于量子问题,他的研究终于取得了可喜成果。1923年9月和10月,德布罗意发表了三篇关于物质波的论文,创立了物质波理论。之后,他投人博士论文的写作,1924年11月他以题为《量子理论的研究》的论文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在这篇论文中,包括了德布罗意近两年取得的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全面论述了物质波理论及其应用。
德布罗意获得博士学位后,继续留在巴黎大学,他又发表了有关波动力学的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同时担任教学任务。德布罗意在学院担任了两年义务讲座后,1928年被聘为新建立的巴黎大学享利·彭加勒学院理论物理教授,他担任这一职务从事教学工作一直到1962年退休。1945年以后,他还担任法国原子能委员会顾问。1930年到1950年间,德布罗意的研究工作主要是波动力学的推广,他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发表了大量评论和论文。1951年以后的一段时间,德布罗意研究粒子和波之间的关系,目的是通过研究用经典的空间和时间概念对波动力学作出因果解释。此时重新研究他于1927年提出的引导波理论,但不久他就放弃这方面的工作,回到了以前的研究领域,探索微观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决定论的科学哲学观点,用波动力学的观点探讨热力学和分子生物学。德布罗意一生的研究成果颇丰,他的著作就达25本之多。由于德布罗意的杰出贡献,他获得了很多的荣誉。1929年获法国科学院享利。彭加勒奖章,同年又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32年,获摩纳哥阿尔伯特一世奖,195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一级卡琳加奖,1956年获法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金质奖章。德布罗意于1933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942年以后任数学科学常务秘书。他还是华沙大学、雅典大学等六所著名大学的荣誉博士,是欧、美、印度等18个科学院院士。
[编辑本段]物质波理论的形成
德布罗意开始研究物理学时,适逢现代物理学发生深刻革命的时期。1900年,普朗克研究黑体辐射时假定谐振子取分立的能量,提出量子的概念,由此出发,他推导出能够描述黑体辐射规律的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但是,人们并没有认识能量子的重要性,只把能量子看作仅仅是在支配物质和辐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合适的,频率为V的物质振子仅仅以hV的倍数发射或吸收能量。直到1905年,量子概念才发生了重要发展。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题为《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的论文,文中通过对黑体辐射的研究和论证,得到并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并用它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这一工作的意义之一在于,光量子的概念是在分析和研究黑体辐射基础上得到的,表明量子概念具有比较普遍的意义。爱因斯坦认为:密度小的单色辐射,从其热现象方面的行为看,仿佛是由一些独立的能量所组成。本世纪初期,人们通过对X射线的研究认识到,X射线具有时而象波、时而象粒子的奇特性质。1913年,玻尔提出原子中的电子运动的量子化条件,原子中的电子只有可能进行某些运动,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玻尔的量子化条件没有理论基础,是人为规定的。1919-1922年,法国物理学家布里渊提出了一个解释玻尔基于化条件的理论。布里渊把电子和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设想在原子核周围存在着一层以太,电子在其中运动掀起波,这些波相互干涉在原子核周围形成驻波。这些研究成果,尤其是布里渊的理论对德布罗意提出物质被思想产生巨大影响。
德布罗意重新开始研究理论物理,物理学面临着的主要困难是:对于光需要有微粒说和波动说两种理论;确定原子中电子的稳定运动涉及到整数,这些都是当时人们无法理解的事实。德布罗意首先考察光量子理论和玻尔的量子化条件。确定光微粒能量的表达式是W=hv,这个公式中包含着频率v,而纯粹的粒子理论不包含频率的因素;确定原子中电子的稳定运动涉及到整数,而物理学中涉及到整数的只是干涉现象和本征振动现象。这些结果使德布罗意想到,对于光需要同时引进粒子的概念和周期的概念;对于电子不能简单地用微粒来描述电子本身,还必须赋予它们周期的概念。于是,德布罗意形成了指导他进行研究的全部概念:在所有情况下,都必须假设微粒伴随着波而存在,他的首要目的就是建立微粒的运动和缔合波的传播之间的对应关系。
1923年夏末,德布罗意已开始形成他的相波(后来他称为相位波)概念,9月10日,他发表了关于物质波理论的第一篇论文——《波和量子》,文中提出的思想可以被看作是波动力学理论的开端。两个星期后,德布罗意又发表了《光量子、衍射和干涉》的论文,明确提出相干波的概念。文中明确指出:要描述一个动点的运动,观察者必须将这一运动与一个非物质的、在同一方向上传播的正弦波联系起来。在观察者看来,这一波的频率等于上述动点的总能量除以普朗克常量h。同年10月8日,德布罗意发表关于物质波理论的第三篇论文《量子、气体运动理论以及费马原理》。文中阐述了波与粒子的对应关系,他假定与任何粒子相联系的相波,在空间任何点与粒子同相位。相波的频率与速度由粒子的能量和速度所决定。
德布罗意的这三篇论文是物质波理论奠基工作的开端。继这三篇论文之后,德布罗意着手撰写他的博士论文《量子理论的研究》。1924年11月,德布罗意通过论文答辩,获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包括了近两年研究的一些成果,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物质波理论,得到物质波的一些重要结果。德布罗意认为,任何运动着的物体都伴随着一种波动,而且不可能将物体的运动和波的传播分开,这种波称为相位波。存在相位波是物体的能量和动量同时满足量子条件和相对论关系的必然结果。德布罗意考虑静止质量为外、相对于静止观察者的速度为的粒子,他假设粒子是周期性内在现象的活动中心,它的频率 , 是普朗克常数, 是粒子的内在能量。以狭义相对论原理和严格的量子关系式为基础。德布罗意通过严格论征得到:相位波的波长是,是普朗克常数, 是相对论动量,这就是著名的德布罗意波长与动量的关系。此外,德布罗意把相位波的相速度 和群速度(能量传递的速度)联系起来,证明了波的群速度等于粒子速度,确定了群速度与粒子速度的等同性。他的这些研究成果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物质波理论。
[编辑本段]物质波理论的实验验证
德布罗意撰写论文时,他的哥哥(M·德布罗意)建议他的论文应包括实验部分,可是他没有采纳这个建议。他的物质波理论是在没有得到任何已知事实支持的情况下提出来的,这就使得答辩委员会对物质波的真实性存在疑虑,答辩委员会主席佩兰就提出了物质波如何用实验来证实的问题。对佩兰的提问,德布罗意回答:用晶体对电子的衍射实验验证物质波的存在是可能的。他的这个思想是早已形成的,他曾在1923年9月24日《光量子、衍射和干涉》一文中指出:从很小的孔穿过的电子束,可能产生衍射现象,这也许会成为在实验上验证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的方法。他还曾向他哥哥的同事道维里叶提出做电子的衍射实验,后者因忙于电视实验而将其搁置。
物理学的发展需要理论的和实验的两只脚向前迈进,现在理论这只脚已经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就给实验提出了研究课题。物质波理论提出后,如何从实验上证实物质波存在就成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
按照德布罗意理论,经过几千伏加速电压的电子束,其波长数量级为10-10米,这与X射线的波长是同一个数量级,因而可以用晶体对电子的衍射实验验证物质波。德布罗意的理论一传到美国,就在纽约开始了显示电子衍射的实验。尽管这个实验开始并不是为验证波动理论而做的,但是到了1926年,这项工作的目的已经转变为验证物质波理论。1927年初,戴维森和革末通过实验发现,在镍晶体对电子的衍射实验中,有19个事例可以用来验证波长和动量之间的关系,而且每次都在测量精确度范围内证明了德布罗意公式的正确性。戴维森实验所用电子束的电子能量很低,仅有50-600电子伏特。同年G.P.汤姆逊用较高能量的电子做了晶体对电子束衍射的实验,他让电子能量为1000-8000电子伏特的电子束垂直射入赛玛哈、金、铂或铝等薄膜上,观测产生的衍射图样。实验观测和由德布罗意理论得到的结果非常一致,这充分证明了电子具有波动性,再一次用无可辨驳的事实向人们展示了德布罗意理论是正确的。以后,人们通过实验又观察到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都具有波动性。实验证明了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不仅使人们认识到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是正确的,而且为物质波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位波的波长是,是普朗克常数, 是相对论动量,这就是著名的德布罗意波长与动量的关系
所有跟帖:
•
"德布罗意相位波本质", 自旋,内部对立统一运动,
-marketreflections-
♂
(51 bytes)
()
03/24/2010 postreply
13:17:20
•
实物(空间上局域分布的)和场与波(频域上局域分布)
-marketreflections-
♂
(148 bytes)
()
03/25/2010 postreply
05:54:09
•
量子力学,描写单个粒子的波函数
-marketreflections-
♂
(16657 bytes)
()
03/25/2010 postreply
09:42:01
•
量子场论登场,把波函数变成对产生、湮灭算符(这俩算符的意义就是说这里有粒子或没粒子,多个粒子或少个粒子)的积分(这里积分相当于分
-marketreflections-
♂
(180 bytes)
()
03/25/2010 postreply
09:43:03
•
等概率原理,同一系统运动元同质假定,经典物理, only @同一系统 level
-marketreflections-
♂
(16397 bytes)
()
03/25/2010 postreply
09:50:00
•
有心场收敛
-marketreflections-
♂
(1010 bytes)
()
03/25/2010 postreply
11:29:37
•
李炳铁 能量并不是简单的标量量子性,更重要的是其向量性,物质也只不过是向量平衡而已
-marketreflections-
♂
(62432 bytes)
()
03/25/2010 postreply
11:49:42
•
空间本身的势场性,也决定了空间不可能是无限的
-marketreflections-
♂
(376 bytes)
()
03/25/2010 postreply
11:54:31
•
尽管哈密顿矩阵异常庞大,但是其中绝大多数非对角矩阵元都是零,只有数量很少的非零矩阵元,也就是说,这种矩阵是极为稀疏的矩阵
-marketreflections-
♂
(2028 bytes)
()
03/25/2010 postreply
12:09:31
•
哈密顿量的对角化就是解一个本征值问题(在线性代数中就是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marketreflections-
♂
(1470 bytes)
()
03/25/2010 postreply
12:14:16
•
重整化群变换:剪除无穷大.由于物理量是客观的,应该与剪除点的具体选择无关
-marketreflections-
♂
(811 bytes)
()
04/06/2010 postreply
07:54:03
•
一个系统的物理行为可以由它的哈密顿量完全确定
-marketreflections-
♂
(6068 bytes)
()
04/06/2010 postreply
07:56:40
•
爱因斯坦 量子电动力学重整化理论提出后3 年 保留了经典电动力学的精髓, 又能逻辑地
-marketreflections-
♂
(9630 bytes)
()
04/06/2010 postreply
08:02:33
•
爱因斯坦“有界无边”
-marketreflections-
♂
(10321 bytes)
()
04/06/2010 postreply
15:05:11
•
henryharry2 量子力学中的对称性
-marketreflections-
♂
(42 bytes)
()
03/25/2010 postreply
12:41:38
•
一个两端固定的绳子上的驻波可以视为特征向量的一个例子,更精确的讲,它是一个相对于时间流逝的变换的特征函数。随着时间流逝,驻波被缩
-marketreflections-
♂
(19782 bytes)
()
03/25/2010 postreply
12:55:07
•
矩阵的数值严格对角化方法
-marketreflections-
♂
(2028 bytes)
()
03/25/2010 postreply
13:02:27
•
牛顿均匀场的均匀是一种抽象,类似质点及质点系,这种抽象是线性数学的要求,也是相对于“不均匀”的一种参考系
-marketreflections-
♂
(104 bytes)
()
03/25/2010 postreply
13:33:54
•
矩阵本身存在的对称性,这样能把计算量减少将近一半,因为变量i对变量j的作用,与变量j对变量i的作用往往是相等的
-marketreflections-
♂
(13893 bytes)
()
03/25/2010 postreply
13:45:08
•
向对角线收敛,绝大多数非对角矩阵元都是零,只有数量很少的非零矩阵元
-marketreflections-
♂
(185 bytes)
()
03/25/2010 postreply
14:09:04
•
绝大多数非对角矩阵元都是零,retails;只有数量很少的非零矩阵元, MMs
-marketreflections-
♂
(34 bytes)
()
03/25/2010 postreply
14:10:23
•
规范场:电路中接地的定义是规范对称性的一个例子;当线路所有点的电压升高相同的电压时,电路的行为完全不变;因为电路中的电压差不变。
-marketreflections-
♂
(3297 bytes)
()
03/25/2010 postreply
17:04:40
•
它双脚站在“等电位”上,没有电压差,就没有电流通过它身体
-marketreflections-
♂
(477 bytes)
()
03/25/2010 postreply
17:07:27
•
一个人站在高压线上,他身上就会带上和高压电一样的高电位
-marketreflections-
♂
(1301 bytes)
()
03/25/2010 postreply
17:11:07
•
势的选取有无穷多种形式,物理观测量不依赖于这些不同的选取方式,我们称之为规范不变性
-marketreflections-
♂
(19184 bytes)
()
03/26/2010 postreply
08:38:36
•
规范场:物理系统往往用在某种变换下不变的拉格朗日量表述,电路中接地的定义是规范对称性的一个例子;当线路所有点的电压升高相同的电压
-marketreflections-
♂
(439 bytes)
()
05/26/2010 postreply
15:39:30
•
太阳中心是热核反应区。太阳中心区占整个太阳半径的1/4,约为整个太阳质量的一半以上
-marketreflections-
♂
(1761 bytes)
()
03/25/2010 postreply
16:57:33
•
相位波类似人的意识,身体是粒子
-marketreflections-
♂
(28 bytes)
()
03/24/2010 postreply
13: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