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Quinoa还有个故事。
一个朋友海归了,送我一大罐这个东东,放在透明的罐子了。我一看就傻眼了,什么东东?没有包装,没有名字,天天看food channel也没看到哪个大师就它作东东的。怎么办?
所以就闭眼乱来了。自己把绿豆和Quinoa混在一起做过绿豆“粥”,吃起来口感还不是特别差。后来绿豆没了,就干脆当米饭一样煮来吃了。时好时坏,有时候太干,有时候太湿。反正直到吃完了,都不知道吃的是啥。
这样过了很久,也快忘了。突然一天同事捧着一盘色拉在大嚼,一看就是南美墨西哥那里的那种食品。我就问他,你这是什么,里面有什么?他就说大的是chick pea。我说小的呢?看着眼熟,不是我吃过还不知道叫啥的吗?他说,叫Quinoa, Q-U-I-N-O-A,很好的健康食品。你去查查吧。蛋白质含量很高的。我一查,果然是我吃的那个,而且特别健康的绿色植物。
下面摘录一段中文wiki的描述,大家有兴趣去看看吧。
藜麥(學名:Chenopodium quinoa,西方语言均为quinoa),亦称灰米,是一種南美洲高地特有的穀類植物,又稱印地安麥,或是奎藜。Quinoa這個字有母親的意思。原产於安地斯山脈,是南美洲最早的作物之一,約在西元前3000年就發現有種植這種作物的遺蹟。藜麥能適應高海拔,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藜麥能長的非常高而且強壯。但目前北美利用基因科技研發出如何讓藜麥在低海拔也能生長的那麼好,對南美的農業產生了一些影響。
藜麥是南美洲在玉米還沒有普及前的重要作物,殖民地時代,西班牙人認為這是低下的食物,然而現在藜麥在歐洲的地位相當高,被視為有機穀類之后,造成了一些廠商將白藜類(Chenopodium)的作物當作藜麥販賣。它們比藜麥更容易生長,但必須施以較重的農藥。營養成份也不如藜麥那麼高。目前科學研究顯示,與麥子或米不同的是, 藜麥包含充分的必需胺基酸(人體無法生產本身的氨基酸), 故它能夠特別的被人體完全消化。 它也包含對心臟很好而且豐富的脂肪酸欧米茄3。
煮食方式就像煮小米一樣。必須要煮熟了才能吃。通常要在滾水中煮沸約十分鐘,讓藜麥膨脹而且有輕微的味道出來就好,目前藜麥在歐美是有機穀類的熱門產品,在北美,美國人吃藜麥通常是四杯水對一杯藜麥,再加入其他的五穀雜糧,早上吃的話則會加上蜂蜜、杏仁和莓果。此外,藜麥也很適合搭配略有苦味的蔬菜(如甘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