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余震中
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只不过一个失联20多年的当年闺蜜,居然重新在微信上找到了。那个时候的失联真的是好彻底,没有固定电话,没有手机,一旦一方去了大洋彼岸,后来没有主动跟老同学这样的固有社交群重建联系,那真的就是人海茫茫了无踪迹了。
初中的头两年我俩是形影不离的闺蜜。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就物理性地分开了,高中,大学,各自走了不同的路。我毕业留京那年,她带着男友来北京旅游,我们匆匆见了一面。那时候年轻,我俩已有8年多没有什么联系,各自也有了自己的社交往来,虽然也有各自畅谈初出社会的经验和对未来的憧憬,到底没有那么尽兴。我对她身边的颇有江湖气的男友甚至都没有太关注。
谁知道她不久之后就到美国读书打拼,然后一直扎根在纽约。一别25年,身边人竟然还是这个当初的男友,只养了一个娃,比淡定还小一岁,以她那样活泼的性子,真的是大出我的意外。不过也不需要多言,我也能想到在异国读书然后留下来成家创业养育孩子的各种艰辛,心里默默佩服她。
一开始我俩还只是手聊,两天之后终于忍不住视频,,,别说跨出视频这一步,心里其实还挣扎了一番。当初都是豆蔻年华的少女,在成长的分岔路口越走越远,如今不说人到中年,几乎都要人过中年了,越是有一种羞怯不敢面对。其实彼此刚加上微信,肯定就偷偷地把对方公开的朋友圈都翻了一遍,那种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觉萦绕着心头。真的到彼此视频了,积压了好几天的心理阻力顿时得到了释放,也就两秒钟的迟疑一切就似乎正常了,我俩聊得很愉快。但是那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非常奇妙,我无法像很多老同学那样在同学聚会上瞬间可以穿越回青春,也无法像结识一个新朋友那样轻松保持距离,这个忽远忽近的心理距离让人不知所措,乃至于那次视频之后过了好几天,我都没勇气再回复她一个视频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