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在油管上瞎逛,竟然看到了两场老女排对日本的录相,1977和1981年世界杯。
1977年世界杯,应该是中国女排文革后第一次走向世界。这支女排主力阵容其实是1981年夺冠的全班人马,除了郎平尚未出道,主攻还是杨希,而孙晋芳、曹慧英、张蓉芳、周晓兰、陈招娣、陈亚琼已经悉数成为打全场的主力。
这场球中国国女排虽然是1:3失利,但当时日本女排可是在世界上如日中天,在前一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上以每局悬殊比分3:0击败苏联女排夺冠。这一场球中国女排已经向世界表明了我们的竞争能力。这届女排的花絮是主攻手杨希因为与当时日本的偶像巨星山口百惠面相相类而受到日本球迷的追捧,另外周晓兰也倍受青睐。
果然四年后的1981世界杯,中国女排原班核心没变,各项技术战术配合已经完全到位,而是张蓉芳对角主攻位置上郎平置换了杨希,可以说中国女排有了当时世界第一的主攻手,首夺世界冠军已经水到渠成。
果然,在最后一仗与日本之战中,中国女排迅速拿下两局,确保世界杯冠军到手。而后第三局也遥遥领先,但可能因为这一历史性的突破带来的巨大情绪激动,中国女排连丢两局,并且在第五局一度面临日本队的赛点,但最终以17:15赢得了这场历史性的比赛,以全胜的战绩夺得中国的第一个三大球世界冠军。
再说说我为什么以为郎平是1981年的世界第一主攻。单说大炮火力,美国队的海曼可能更强,但她在失误、一传、拦网三方面全都大大落后于郎平,而当年世界上其他主攻手,因身高、力量和技术上的差距,还是以平扣平打为主,而郎平已经是下压扎地板的强势进攻,而是她正年轻力壮,到了第5局还一点不显疲劳大杀四方,几乎是以一己之力赢下了这局。尤其是她在前排、陈亚琼在后排发球一轮,都是中国队连续涨分的最强势一轮。第2局拿到冠军的最后两分和第5局最后两分,都是她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