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去民主和独裁的对比去了。

来源: 禾口 2020-10-26 10:37:4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87 bytes)

以前我和你一样,相当然的觉得民主制度优越。现在经过进一步的思考。不这么认为了。制度还只是人依靠的工具。工具的确有好不好用的问题。

比工具本身更重要的是,想用工具达到什么目标。所以最后还是意识问题。如果目标明确,工具时时可以改进。但如果把工具本身当作真理来崇拜,也是误入歧途了不是么?

家庭也是,如果家长制中的家长,的确有效的承担的大部分的责任,也能妥善安排其他成员,家人都相信依赖他,也不能说是不好的模式。如果这个家长强权,主要是保障自己,奴役家人,就是另外一回事。

民主式家庭也一样,大家能够一条心,自动协作就很好。如果各打各的算盘。最后就是内耗,分崩离析。

所有跟帖: 

以你在跟帖里的说法,还是独裁者最好,最有效率。但是西方社会的思想是孩子大了,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 -酒绿春浓- 给 酒绿春浓 发送悄悄话 酒绿春浓 的博客首页 (525 bytes) () 10/26/2020 postreply 10:45:54

我没有得出独裁制最好的结论呀。 -禾口- 给 禾口 发送悄悄话 禾口 的博客首页 (191 bytes) () 10/26/2020 postreply 10:49:57

中国似的家和万事兴就是服从一个大家长;而西方社会的家和万事兴则是相互尊重,即使是小孩子也要被尊重。当然这只是 -酒绿春浓- 给 酒绿春浓 发送悄悄话 酒绿春浓 的博客首页 (113 bytes) () 10/26/2020 postreply 10:53:56

这杀妻杀父杀夫案,哪里都不少。:) -禾口- 给 禾口 发送悄悄话 禾口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6/2020 postreply 10:56:54

你不是对中文的家和万事兴有什么错误的理解? -atene- 给 atene 发送悄悄话 atene 的博客首页 (1056 bytes) () 10/26/2020 postreply 11:25:00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说的就是服从一个大家长或皇帝。这是千百年来的古训。 -酒绿春浓- 给 酒绿春浓 发送悄悄话 酒绿春浓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6/2020 postreply 11:30:06

传统的的家长制,虽然表面看服从的是人, -禾口- 给 禾口 发送悄悄话 禾口 的博客首页 (506 bytes) () 10/26/2020 postreply 12:16:10

是的。所以共和制度虽然不完美但比较人性化。 -酒绿春浓- 给 酒绿春浓 发送悄悄话 酒绿春浓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6/2020 postreply 12:18:43

但是也可能让人性恶更有机会呀。 -禾口- 给 禾口 发送悄悄话 禾口 的博客首页 (164 bytes) () 10/26/2020 postreply 12:22:35

西方文明让人看到独立的个体。生命不是他人的简单重复。有唯一性。 -禾口- 给 禾口 发送悄悄话 禾口 的博客首页 (368 bytes) () 10/26/2020 postreply 11:19:21

也是近一百多年来的觉醒而已。富兰克林那个年代就要服从他父亲或长兄,但以他的才华和野心,他怎么可能服从自己的长兄呢 -酒绿春浓- 给 酒绿春浓 发送悄悄话 酒绿春浓 的博客首页 (187 bytes) () 10/26/2020 postreply 11:32:49

是的。所以现在普遍还是西方文明较为先进的。 -禾口- 给 禾口 发送悄悄话 禾口 的博客首页 (95 bytes) () 10/26/2020 postreply 11:37:46

读书读活了,我也读过这一段, 为啥就没有这样的认识呢? 羡慕嫉妒 -糯米粥- 给 糯米粥 发送悄悄话 糯米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6/2020 postreply 13:58:38

说的深刻。 -purple123- 给 purple123 发送悄悄话 purple123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6/2020 postreply 11:51:5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