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关于动物园(文长慎入,不过真是好文)

来源: 军大衣 2017-02-02 12:28:1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3849 bytes)

捍卫动物园

小波福娃 小波福娃 2017-02-01 19:23:04

 

是时候好好谈谈动物园这件事了。

时至今日, 动物园管理在国外发展得很先进了, 国内很多人对于动物园却仍然怀有非常陈旧的偏见和抵触。比如认为动物园是动物的监狱,是“毫无必要的残忍”,澎湃有个文章的标题甚至叫做《反对动物园》(我非常想一巴掌抽回来)。事实上,现代动物园的角色早就不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猎奇展了,一个好的动物园,早已经过渡成为物种保护和教育的基地。比如说荷兰的阿纳姆动物园,它的黑猩猩繁殖记录至今没有被超越过——即使是珍妮古道尔也会为这样的动物园感到骄傲。当二十一世纪已经走到了今天,承认吧,能完全不被当代人类活动影响和染指过的物种栖息地,可以说基本已经不存在了。人和动物之间的观念,思路也早就变了。世界上目前最先进的动物园之一(不止一个),就建设在城市中心。 而国内的很多动物园,还悲哀地停留在娱乐和陈列这两大功能上。

 

荷兰阿纳姆动物园的黑猩猩露天活动区

 

借这次的宁波雅戈尔动物园老虎咬人事件,来普及一下这些本应是常识的东西吧。

 

1、动物在中国法律中是怎么被看待和处理的

首先还是要介绍一下中国的动物园系统。一般是分成城市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两种。城市动物园归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是中国动物园保护协会下属单位。而野生动物园是林业部主管,下面有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和“虽然专业但并没有什么实权”的野生动物保护专业协会。林业局有时候从野外获得一些动物资源,比如打击盗猎收获的动物,会送到野生动物园——是的,所以如果野外捡到受伤的小动物又没人懂,可以打电话问当地林业局求助,而不是跑去百度一些不靠谱的信息试图自行饲养。就说老虎吧,这两种动物园都会饲养老虎,但这是两套完全不同的行政系统。

动物在中国的法律规定中,差不多就是人的附属财物。法律体系中动物并非法律责任的承担主体,换句话说狗咬了人你要找狗主人算账要赔偿,打死了狗就是侵害了狗主人的财产。中国的法律规定中等于是默认,只要是动物,本质上都是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性的,动物园和动物管理者/主人为自己动物的危险性负责,这是义务。狗主人有义务保证狗狗不伤人。一旦伤人就需要承担民事责任,除非有什么抗辩理由,否则不能免责。

因此,拦车救猫狗这种事情,在这样的法律规定中,正确的打开方式只有两种:1,是否侵占他人财产(猫狗是主人的财产),2,是否涉及非法屠宰(但是自家主人杀自己家猫狗是无所谓的,捡到野猫野狗也只是无主财产)。

 

提高动物福利这种事情,容易被误会为只保护伴侣动物,其实还有实验动物/农场动物/野生动物/动物园和水族馆动物

 

相关立法当然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回到动物园猛兽伤人事故中,我们能依据的法律就是《侵权责任法》第81条规定,“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咬死人的动物不需要偿命,怎么处置是动物园的事情,因为动物园对动物负有管束的义务。至于事故发生后的责任在动物园身上还是在游客身上,具体情况各有不同。无视标志给动物投食,逗弄,因此受伤,这种很多了,并不只限于老虎等珍稀动物(猴子伤人很常见了),法律程序最后判定动物园不需要赔一分钱的例子也有不少。

那么老虎咬死人了动物园内部会怎么处理,有相关的规定吗?如果你们去林业局网站搜,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明确的动物园动物伤人后的处理规定和办法。各家动物园的处理情况也各有不同。并没有“咬死人的老虎一定会被击毙偿命”这样的做法。通俗地讲,如果是狗咬死了人,必须负责的是狗主人,至于是否嫌这狗晦气要杀了它,是狗主人的事情,这是他的财产。当然了,动物园肇事动物如果要处死的话,一般是需要上报主管部门审批的,这就是前面讲到的分管的行政部门系统的事情了。

事实上如果检索一下会发现,绝大部分肇事动物最多是被隔离、禁闭和挨点惩罚,可能会稍作调整换个地,很多就继续正常饲养了。这无论是不是珍稀动物都成立,哪怕是常见的猴子伤人也不例外。这样处理,严格讲起来,其实是有点问题的。 一些记者也曾经质疑过这样的处理方式,这么多年过去了,最后也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讲法。中国在法理上等于默认,动物是不能控制自己的危害性行为的。老虎被杀也大多是救援过程中迫不得已被击毙(比如这次宁波雅戈尔动物园),或者因为救人过程中动物受伤最后不治身亡(比如沈阳棋盘山冰川动物乐园09年时的老虎袭击管理人员)。事后安乐死这种要问林业局等上级部门层层审批——比如上海动物园10年前后咬死饲养员的老虎就只是关了禁闭,之后转移到其他城市动物园换了个环境。02年前后东北虎咬死人出事后,曾有单位打算搞个市民投票公决来决定肇事老虎的命运,没搜到后续报道,不过应该是不了了之。国内很多咬死人的肇事老虎是仍然继续正常饲养的。比如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08年有个老虎被警方确定吃了人,遗骸也确认了,肇事老虎啥处理也没有。

对此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擅自处死老虎是违法的,就算是肇事老虎,也是优先保护的物种,谈不上“处决”——国际法有规定,珍贵的野生动物受到相关法律的严格保护,不能任意捕杀,动物园对此有遵守的义务。虽然国内动物园东北虎现在基本都是人工繁育的了,没有珍稀到死一只少一只的程度,仍然还是受保护的。

 

 

2、动物攻击人并不一定是天性

当然会有人认为动物园应该有应急方案,配备麻醉枪应对这种极端事件,之类的。这个视各家动物园的情况而定,会有一些安全演习和模拟,或者内部处理应对流程,但是基本上是没有统一有效力的明文方案的(摊手)。顺便科普一下“麻醉枪在动物园猛兽伤人事件发生时没什么卵用”这个常识。麻醉枪是国家管制枪具,还有配药剂量/使用方法/药效延迟等条件限制,紧急事件中调取麻醉抢救人,绝对是来不及的。主要动脉一旦被咬穿,死人就是分分钟的事情,再好的大夫在场也没辙。 (深入一点的可以去看看腾讯大家已经有人写过一篇《动物园的麻醉枪去哪了》)

所以呢,歪楼一下——这种重大的人身伤害事故,包括但并不限于老虎咬人( 比如山东招远麦当劳围殴杀人事件,丽江女游客被暴打毁容恶性事件),在保护好自己的情况下,有个非常灵验但是被忽视的方法,就是用——干粉灭火器。公开场合很容易获取,公车上一般都配备,一喷射所有生物都懵逼,什么都看不见。射程大约2到3米左右,扬尘大约4米,喷完可以迅速逃掉。灭火器里的粉末少量吸入虽然无毒,保险起见,还是先警告一下对人喷射请务必谨慎使用! 作为极端情况下是可以考虑使用的(远程攻击+方便逃走保护好自己+容易获取,三个条件少一个这就没意义了),这招对人体有危害,大量吸入干粉会窒息,而且粉尘有导致肺部纤维化的危险。动物园虎口救人时用这个应该没问题,一般打架拿这个来弄对手就不要来找我负责了:灭火器毕竟是救命用的东西,不要滥用。 我自己拿过一个没卵用的优秀消防队员培训证书(还不如康师傅的”再来一桶“来得开心),消防水枪这些我都会用,但只有灭火器使用我是现实突发事件中亲身使用过,救了人命的,可谓个人非常受用的小技能。宁波动物园这次没办法,距离远了一点,有条件的话,其实最好用消防高压水枪驱散老虎,水枪的压力可以把一个华南虎隔得老远直接打飞(华北虎个子大可能不行,但猫科很多都讨厌被水喷)。条件受限就没办法了,不然大概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不用击毙老虎的办法吧,伤感。

那怎么避免游客被动物伤害?这里有一个很大的误会,以和菜头之类的作者为例,声称咬人是老虎的天性——这是不太对的。动物实际上的天性是害怕人类的。从动物行为学上来说,动物对人的攻击行为,一般出现在逃跑、避让行为之后,换句话说,实在没办法啦,躲不掉就攻击吧——领地和幼崽遭到侵犯这些情况除外。此外人和动物之间很容易发生行为误读,比如猫崽会通过咬母猫来吸引注意力,把主人当成母猫的时候也会咬主人求关注(主人:痛!是不是不喜欢我!哭哭)。比如老虎会出于好玩互相扑咬,这是他们同类之间玩耍的方式,但是这样对待他很信任的饲养员时,在旁人眼中这可不就是要吃人了嘛。饲养员和动物关系很好,也可能会受重伤,毕竟大猫一爪子下去没轻重,容易被当攻击行为。把人当场食物来捕猎的攻击行为,对动物通常来说风险太高了,除了精神失常的动物我还没见过不怕人的——对,糟糕的饲养方式是会让动物精神错乱的,会出现非常规和不可预测的行为,和精神病人类也差不多。我见过一只在十八线小城市动物园的美洲狮,大概有半年时间每次去看,都在疯狂吼叫拍打园区出口的门,一点点瘦到脱骨,每次差点看哭。这就是一个糟糕的动物园案例。

通俗地讲,千百年来各种物种和人类打交道的经历,早就让他们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上学会了在野外见到人就跑。这也是为什么野外观测动物非常困难的原因(比如神秘的雪豹!有些研究者一辈子也没成功见到过野外活体)。以老虎为例,能看到野生状态下的老虎是非常珍贵了,一般是红外录像,藏在他们可能出没的地点(同时还要小心不被农民拿走了),隔上一周或者更久回来翻看录像。对这种日常生态工作感兴趣的话,推荐去关注一个微博账号,叫@猫盟CFCA ,是一个由生态爱好者和科学家组成、研究和保护中国野生猫科动物的民间志愿者团队,经常会分享这种视频和相关知识。视频里乱入的什么鹿啊熊啊,也会科普。

 

3、动物园的正确打开方式

“咬死过人的动物容易对人产生更大的威胁性,对饲养员的人身安全也会有更大威胁”,这是个流行的讲法。但这确实不能完全怪动物。动物园动物伤人的原因很复杂,很大程度上还真是人造成的。限于篇幅我只能简单粗暴地讲一下。

一方面这主要是动物园动物管理者的问题。比如说饲养员受伤,其实大多是日常流程操作是否规范、是否留出了避让空间的问题,已经有专业人士回答过,不再赘述。比如有些国内动物园会增加完全违背动物天性的表演和拍照环节,马戏团和动物表演中之所以狮子老虎伤人比较多,因为动物表演伴随着大量对动物非常不友好的规训和强迫,长时间处在非自然甚至应激状态中,精神很容易出问题。有些小动物甚至会因为紧张死掉——比如果壳网科普过8万次的“猫头鹰圆滚滚的黑眼睛是因为应激快被吓死了!不是在卖萌!不要再触摸增加它的压力了”。还有看似萌萌的小黑猩猩,他们离开母亲或独处受惊吓、不安和悲伤而露牙齿、大张嘴巴的表情,对普通游客来说很像是快乐地咧嘴大笑,其实却很可能是哀嚎哭泣。因此,动物在压力和紧张之下伤人也不奇怪了,比如07年昆明动物园老虎在强制合影中把小姑娘咬成重伤,动物园宣布肇事老虎永远不再参加表演(放心吧查了一下应该也没处死)。

另一方面这也是个动物园设计的问题。这是一门牵涉到大量建筑设计、动物生态学行为学等多个学科专业知识的学问。可惜我并没有查到中国正式公开的动物园设计规范(国外有,国内这块很差)。防护网间隙应该有多宽(不但要防止游客伸手进网和把食物塞进去,也要防止动物可以顺着网格爬出来),和游客的安全距离设置,要不要加电网,警示牌和动物说明介绍牌应该怎么安排,等等。

这种过时的坑式熊山设计就像一个等待投喂的垃圾桶

老式过时的坑型猴山和熊山就像福柯笔下的全景式监狱,游客是居高临下地俯视着深坑里蠕动翻滚的动物,这种情况下投喂动物似乎就很自然而然,甚至还会引发喝彩。早期的圈养动物非常容易产生刻板和异常的行为,完全暴露在游客视线中非常容易产生压力——比如和人类有超过99%基因相似度的黑猩猩,早期人类对它们没什么了解,粗暴地给关在笼子,太无聊了只好打飞机、撞头、来回走来走去,以此进行发泄。你看不到一个正常的动物应当有的举止,这就说明养得不好,或者专业一点地讲,这叫动物园“丰容性”太差。好的动物园设计和展示是可以有效地让游客自动减少不正当投喂和触摸行为的——当投喂、触摸、逗弄动物的行为被完全取消时,游客唯一能做的,确实就只剩下了好好观察、关注和欣赏动物本身自在的状态。好的动物展馆里,游客并不会吵闹和打扰到动物,却同时能观察到很多纪录片和书籍没有的小动物们吃喝拉撒睡的日常细节,甚至能闻到发情期特有的怪气味(并不好闻!),因此能获得一种崭新而感性的体验和知识。

即使对于专业研究者,动物园的意义也非常重大。这也是为什么好的动物园设计,应该是让动物们感到在这里就像在自然环境中一样,符合它们的天性。 这不是什么”伪善“,而是确确实实的科研需要。 因为,对动物的实地观察是极其重要的,我们不可能随时在丛林里追踪动物的痕迹全面考察他们的生活细节,甚至能目击到的次数都非常少,靠这样残缺零乱的野外考察,远远无法勾勒出一个物种的日常和社会生活等的完整图景。在一家好的动物园,我们在研究这些过程时能掌握的细节要详尽得多。动物园,全世界只有这样一个地方,我们才可能有机会对某一个物种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如果没有这样的观察和研究,我们甚至谈不上如何去好好保护这个物种。

在一家理想的动物园里,应该聚集起众多不同领域的动物学专业研究者和专家。每当阅读这些专业学者的简介,是我作为动物爱好者感到最幸福和可靠的时刻。比如杜克大学,就在非洲有一个合作的倭黑猩猩研究基地,每年都有很多动物爱好者和学者通过重重申请,过去考察和学习——你可以亲眼观察到,倭黑猩猩是怎样慷慨地把食物分享给同伴,还可以认识到,顶尖厉害的动物学者(比如日本灵长类研究学家的杉山正丸),一天之内就能记住和区分一个黑猩猩群体里的每一个成员的名字和特点。而笨拙业余如我,在一座动物园的猴山里,战战兢兢却常常无法分辨:谁才是猴王(并不是坐在最高位置的那个),谁才是那个更有话语权的资深母猴;看到一个猴子给另一个猴子护理皮毛,到底是示弱还是在求和。可能有一场精彩的结盟拉拢和“宫斗”大戏已经在眼皮下发生,却被游客视而不见。

 

杜克大学的倭黑猩猩研究基地的相关项目网页,参与者也有中国的学者

 

现实中,很多带孩子去看猴子的家长,在解释动物时经常很糟糕和粗暴,甚至会以为发情期生殖器官肿胀的母猴,是因为动物园不好好照顾导致的慢性病变。小朋友可能早早通过电视和纪录片,数得出遥远的非洲有哪些珍禽异兽,却不太知道身边有哪些即将濒临灭绝的原生物种需要保护, 除了大熊猫金丝猴,还能说出多少?这也是一家本土野生动物园在获取动物资源优势上,应该去努力推动和普及的。 (乘机补一刀:动物已经是好的了,如果要求列举一个濒临灭绝的植物,很多人直接懵逼= =)

 

一家细致周到的动物园,会暖心地在展厅里放上动物的毛发、粪便、喜欢的食物等标本,来说明他们的习性。碰到这样用心的动物园,我可能要提前做好功课,带上水和干粮,花上整整一天,也未必能逛完。有次为了去看上海动物园的黑猩猩做了不少功课,可是等走到猩猩馆的时候,发现是空的——有个员工探头告诉我,猩猩们都下班了!下班了!阿拉隔壁大熊猫都没下班,你们凭什么啦!

 

上海动物园差点被取名叫空知英秋的小猩猩,一个本来应该是很好的科普机会

 

 

4、动物园违规投喂比违规逃票更值得警惕!

可惜,中国很多动物园大概才刚刚起步,因为设计不当(比如没有警告标志)而导致游客被动物咬伤是很经常的,这就要走法律程序赔钱了。回到这次的雅戈尔动物园老虎咬人事件,作为动物园爱好者,我个人是有这么几个疑点(发的时候被删掉了):

1)雅戈尔动物园到底是不是野生动物园?前面已经科普了野生动物园和城市动物园是分属于不同的行政系统这件事。这里我要吐槽一下,国内动物园比较混乱的一点是,并不是野生动物园却经常挂名叫野生动物园——雅戈尔动物园在有些新闻里也叫雅戈尔野生动物园,出事后跑出来宣布闭园的,却是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住建部管理)——这就是一家城市动物园。同时,我们看新闻图片里被圈养的虎区,也明显不是野生动物园的设置——如果根本不是野生动物园,却收门票130块钱,实在太不合理了。

2)人到底是怎么掉到中央老虎停留区域的?很想看看虎区场馆平面设计图。城市动物园虎区里,将老虎活跃区域圈定在中心岛上,以河流作为安全隔离带(万一有人掉下栏杆可以缓冲一下,上海动物园吧就干脆没设置栏杆,想掉都掉不下去,游客是平视、而非俯视着虎区的)。这样游客只能保持较远的距离着看(所以杜绝了投喂),也不吵到白天喜欢睡觉的老虎正常作息。是如今城市动物园一个比较常见而且合理的设计。——所以说,要怎么翻墙才能掉进去?从设计角度来说我认为这是完全可以规避的。

3)动物园老虎区有官方收费的投喂项目吗?贴吧和微博都有不止一个网友声称可以出钱买肉块投喂老虎,宁波去过的人问了一下说法也各有不一样。但是官方信息没查到,只查到该动物园提供动物马戏表演项目(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好事)。

 

为什么我会如此在意投喂项目这样的事情呢?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管理者选择东北虎作为投喂项目的对象(不科学啊),国内的情况是游客一般喜欢投喂会回应和互动的动物。以北京动物园为例,被投喂最多的是棕熊和猕猴区(所以猴子伤人常见啊),东北虎区是召唤最多的(程鲲、张楚翘等,2016)。一家靠谱的、爱护动物的动物园,其实应该想办法彻底杜绝游客投喂行为。儿童投喂在各种动物园动物伤人事故中,最为常见,但作为受害者的他们其实也常常是残暴的小动物施害者。投喂乱七八糟的食物和非食物,完全无视警告和禁止投喂标志,莫名其妙让很多小动物吃了不该吃的东西然后惨死掉,救都没法救。

所以,官方开了投喂老虎项目等于开了一个不好的口子(假如真的有的话,我必须要讲讲这个危害),哪怕规定了必须投喂园方指定的肉块,但这个风气一开,很多游客会偷偷借机喂其他东西的。不花钱买指定投喂食物而自己悄悄喂个其他的,甚至逗弄和打扰老虎作为娱乐,好像也因此合理了一样。很多游客的投喂行为到了奇葩的地步,远比翻墙逃票这种违规要凶残得多——买几块钱一大把的生拉面,一根根塞进缝隙里喂给动物,便宜,实在!还可以喂很多动物!谁管你吃了会不会死呢。这类行为,真可以另写一篇了。

我不知道这次被击毙的老虎,为什么会死死咬住人不松口(据说用了鞭炮和喷水驱赶也没用,但是这个思路是对的),这要看老虎在日常中是如何被建立起正负面反馈和听从指令的。基于巴普洛夫原理的动物学习过程还挺好理解了,比如我的猫因为剪指甲有妙鲜包奖励,所以一看见我拿起指甲剪就跑过来,哪怕是我给我自己剪指甲,它也很兴奋地蹲着等半天。游客投喂项目是非常糟糕的,容易打破动物的行为模式/进食习惯,因此破坏了这样的动物学习过程。虽然有隔离设置,投喂过程也号称有各种安全措施,能保护正常参观的游客不遭伤害,但这无疑是把翻墙而落入虎口的受害人(虽然违规在先),以及这次的肇事老虎,都往死路上更加推进了一步:

因为靠游客投喂的肉块就吃得很好,所以饲养员的训练和引导就不能好好发挥作用,春节期间客流量大,游客投放进来的肉块会比平时更多,用食物引开咬人的老虎这种常规手段,对于被投喂得很饱的老虎就行不太通。而且,投喂的肉块对老虎来说,其实是很单一并且无聊的食物。也不止是猫科动物有这毛病(我养的乌龟也是这样),动物的天性是不喜欢张着嘴巴等待食物被动喂进口中的,吃的时候喜欢多少发挥一点能动性(人类也一样,吃自助比填鸭式喂食要快乐嘛)。所以遇见活物先扑咬一番,不一定是饿了,也不一定是想吃。

所以,好的动物园喂食老虎,就必须考虑“让食物来得不那么无聊” 这种需求,除了肉块,也会提供一些活物(不给游客看!场面太血腥会吓哭小朋友的),甚至会“没有困难就创造困难”,把肉块藏在某些不易获取的角落,时不时让老虎饿一饿,增加喂食的多样性和难度,也是对自然环境里老虎觅食习惯的模拟。

 

5、结语

现代动物园的教育、研究和科普功能,从来就不是一句空谈或者某种虚伪,背后实实在在地承担着无数科研人员和动物学研究者的努力和付出。好的动物园不但在保护动物上有相当正面的引导作用,园区的工作人员还在努力给各种珍稀的濒危物种续命。国内比如上海动物园,就有疣鼻天鹅、东方白鹳等各种珍稀鸟类和动物的先进繁育技术,有些还拿到了国家专利。

糟糕的动物园当然是很多的,各种乱象五花八门,它们远远不是现代动物园的全部,却让公众对动物园产生了非常大的误解,抹杀了真正在为建设更好的动物园的人们所做出的付出和奋斗。在我们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里,好的动物园是真的可以有效地推动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

 

 

(已发澎湃,有改动和好多删节)

==================附注================================

这篇写出来后没多久,编辑给我发了一篇每日人物公众号发的、记者实地去动物园考察地形的文章,《宁波虎园的最后一道围墙》,但不知道为什么到处都在删(关键词:宁波虎园,逃票小路,围墙。我另存了,需要可以问我)。和我写的内容刚好衔接上了,很巧。因为我没亲自去过这个动物园,只能根据自己的动物园知识来推演,这下就放心了,印证了我最早的判断,一下子有了信心。

《宁波虎园的最后一道围墙》里面走了一遍逃票路线后他们做的实景图,我借用说明一下

 

宁波动物园的管理方面的追责,是不好深写的,政府等于把之前的野生动物园外包给雅戈尔集团,变成了一家不是野生动物园但收费比野生动物园还贵的城市动物园,归住建部(发布信息的是东钱湖管委会)管理。而雅戈尔集团免费拿地的问题都可以查到,挺中国特色了。靠着知识储备和对国情的认识隔空推演,最后能和记者的实际考察刚好吻合,没有比这个更让我高兴的了。比如在2016年7月23日大贤村决堤的新闻热炒时,我复旦在史地所读书的学弟早上靠着拿百度地图搜的几张图片,就得出了和财新记者实地深入考察一模一样的结论,后者到下午快晚上才发布。很遗憾的是他太谦虚不肯写。

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和这次的宁波雅戈尔动物园两件相似的老虎咬人事件后,开始有一些对动物园的介绍普及文章了,这让我非常高兴。传播度很高的一篇,是我的豆瓣友邻、三联的熊阿姨对北京动物园饲养队副队长张恩权的访谈《什么是好的动物园》,这位是动物饲养的技术流(此外熊阿姨还采访过博物君,采访过”猴博士“猿猴研究专家张鹏老师,好爽)。我当时对那篇文章的推荐语,现在就直接放在了文章第二段。还有前段时间果壳和一席的一位同样是动物园爱好者的花蚀,对动物园文献里一些基础的概念和常识(比如丰容性啊动物园基本的功能啊)做出了简单的介绍,我写的时候就不再重复,可以说轻松了不少。这两篇我都推荐还在公号里留言过。也推荐大家都去读一下,作为关心这个话题的、有益的补充。 我写的时候特意和他们错开了内容和角度,但仍有内容重复的地方,意犹未尽,还想展开谈。 有些确实也绕不开。“反对动物表演”和“反对投喂“,之前雅戈尔动物园早就有新闻包括了关于这个的争议,这个我特么不但要提,我以后还要反反复复提。 塞干面条喂动物这种事情,张队、花蚀和我都提了,太印象深刻了,是很多动物园爱好者难忘的奇景。 花蚀介绍了日本的动物园还贴了照片,可以去看看。我文章里说世界上最先进的动物园在城市中心,其中之一就包括了日本的。珠玉在前,文中我就换了另一种类型,讲我同样喜爱的倭黑猩猩和黑猩猩研究导向的动物园。

但这篇都是常识性的东西,很浅,写完有点憋屈,老追着编辑要求追加新内容,嗑药了一样,处女座之魂熊熊燃烧,最后发出去的文档名是:(彩色高亮部分:第1次改用黄色,第2次绿,第3次蓝,第4次红)捍卫动物园.docx,笑哭,因为最后统统没被用上,叫我以后有机会再单独写。 其实个人角度是非常想写深一点了。介绍一下动物保护背后的思想演变,谈谈什么”人类中心主义“这类讲法。在动物研究的发展思想中,人类一直在竭尽全力地延续着最早从柏拉图开始的关于人的定义,来证明自己的独特性,最终才慢慢完成了现代动物园新角色的构建。我甚至觉得没必要谈早年动物园作为猎奇展的“原罪”——人文社科很多学科,早年这么说起来都有从种族主义到殖民主义的“原罪”。但实在是超出字数太多了,也会变得太散漫。如果我早点写,对动物园的科普、介绍、以及分享的知识越多,公众在这种事情中的判断也会越全面,不至于非此即彼吧。 我们太需要好的动物园,来推动对生态环境和物种保护的工作了。

作为一个关注这个话题非常早的人,在这类我作为动物园爱好者一直都在关心着的话题写作中,我相当不客气地希望自己可以被读者提出一些更挑战的问题。但很遗憾和伤心的是,竟然会看到有不少认识的朋友和熟人,一样认同着“关闭动物园”,觉得动物园很邪恶。作为给澎湃偶尔写点打酱油小文章的人,这篇文章开头提到澎湃有一篇《反对动物园》,是的,当时我气得蹬腿,超级想扑上去打脸(立刻跑去注册了澎湃网站的ID在下面留了言),所以这次我在澎湃发这篇文章,名字就叫做《捍卫动物园》。

所有跟帖: 

感冒在家休息就不看这么长的文了,晕。反正林子大了也没啥好说的。 -2008VGirl- 给 2008VGirl 发送悄悄话 2008VGirl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2/2017 postreply 12:30:29

很多人讨论动物园存在的意义。这篇讲的是动物园为什么存在。 -军大衣- 给 军大衣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2/2017 postreply 12:31:34

哦,搞错了,以为又是说老虎的事。 -2008VGirl- 给 2008VGirl 发送悄悄话 2008VGirl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2/2017 postreply 12:33:15

那是个引子,豆瓣上讨论的话题越来越丰富也更有深度了 -军大衣- 给 军大衣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2/2017 postreply 12:34:10

哈哈,现在吃瓜群众也是有水平的一群了。 -2008VGirl- 给 2008VGirl 发送悄悄话 2008VGirl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2/2017 postreply 12:40:13

吃的是不一样的瓜,,,啊 -军大衣- 给 军大衣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2/2017 postreply 12:45:19

你们到底想说啥? -慕容西瓜- 给 慕容西瓜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2/2017 postreply 12:55:37

太长了,还没图,看了个开头。。典型的面包吃不上跟你谈蛋糕什么味。。。。 -zhuangqiushui- 给 zhuangqiushui 发送悄悄话 zhuangqiushui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2/2017 postreply 13:25:1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