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床后,容易有膝盖不适的感觉,是日间走动练习不足?还是日间走动过量?我每天至少走6千步。但不跑步,也不多走。
现在很流行厚底缓冲性能很高的鞋,为了保护膝盖,我也开始穿 Hoka,以前只穿 Merrell。以前很自然地认为穿厚底缓冲性能很高的鞋应该有利于保护胯部、膝盖、腿、筋腱、脚趾等部位。但注意 Hoka 的鞋,很多稳定性不好,只适合跑步,不适合通勤。我比较了所有 Hoka 的型号,觉得从稳定性、缓冲性、舒适性、和美观上讲,Gaviota 5 是最好的:
夏天喜欢穿这个出去步行:
但最近在媒体上看到另外一种说法,认为现在这类厚底缓冲性能很高的鞋,可能会对胯部、膝盖、腿、筋腱、脚趾等部位有意想不到的损害。大致意思是,这类厚底缓冲性能很高的鞋,由于支撑力弱,或是缓冲分散了压力,会对胯部、膝盖、腿、筋腱、脚趾等部位以前不太受力的部位产生过多压力,从而造成意外损害。
从我个人目前的体验,以前穿的鞋,比如 Merrell,在步行上下坡时,或是平时站立时身体稍微倾斜些,腿肚子很容易紧张受力。换了现在这类厚底缓冲性能很高的鞋,腿肚子不再那么紧张了,也就是受力不那么强了,应该是腿肚子的受力被分摊到胯部、腿、脚等的其它部位,这是好?还是坏?我说不好。但穿这类鞋步行,一开始确实要适应一下,脚趾以前不受力的,现在会觉得有负荷。
回到上面的说法,认为现在这类厚底缓冲性能很高的鞋,可能会对胯部、膝盖、腿、筋腱、脚趾等部位有意想不到的损害,是不是以前硬底鞋的受力方式,被厚底缓冲性能很高的鞋分散到胯部、膝盖、腿、筋腱、脚趾等其它部位,使得以前不太受力的部位,增加了受力和负荷?这些部位以前因为没有日常负荷锻炼,所以穿这类厚底缓冲性能很高的鞋,有可能增加了以前没有的负担,甚至过量负荷导致这些部位容易受到损伤?
简而言之,本能地认为穿厚底缓冲性能很高的鞋应该有利于保护胯部、膝盖、腿、筋腱、脚趾等部位,可能不见得对。
大家有什么看法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