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禅学了多少年,或是佛经读了多少,这个问题学生们最困扰的。我们今天来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当你提出这个问题,看似很逻辑,但这个逻辑是建立在EGO梦幻基础上才成立的伪逻辑。提出这个问题必然在梦幻中。清醒了就不可能提这个问题。
佛说的很清楚,现实是既不存在也存在。另一个说法就是,世界是既是真的也不是真的。 你看看,对于一个沉湎于对立幻觉的EGO,佛的解释是一个矛盾,一个不可能成立的逻辑矛盾。 矛盾出在哪里? 不在佛那里,而在听者那里: EGO!
路文不是佛徒,路文是无佛的,也就是超越佛这个概念的, 但为什么路文要应用佛经? 因为佛经是完全对的。
1)当EGO从自己独立于世界来看世界的话,世界是真的。
2)当超越了EGO这个幻觉来整体性地看世界的话,世界不是真的。
3)当意识知道了自己是EGO和世界景象的起源点后,世界又是真的了。
第一种认知是从EGO(身体和思想独立组合体)为界限看出来的,是非常有限的认知。他们把眼睛感官看到的世界认为是真的,这样的认知局限于图形(pattern),系统(system),主意(ideas),信仰(Beliefs). 这一种局限的认知不断地提供EGO安全感,越认为图形,系统,主意和信仰的真实,越加强EGO(“我”感觉)的真实。这是一个自己创造的迷宫,一个自我增强幻觉的反馈机制,很难走出。这个自我创造的迷宫是一个看上去很真实,但是自我投射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动乱不稳定,被动的,一个没有真正生命的幻觉世界。
从第二种认知开始,你开始知道自己的本性了,不再局限于EGO这个幻觉,这时,世界就是自己本性的终极延展和终极表达,是本性智慧的化身和反映,是从本性(SELF)中升起的。你不再局限于肉体和思想是我,而是: 世界是我, 我是世界,无二地统一了,肉体和思想仅仅是世界景象的一部分。为了利用中文交流,不至于写出一句没有文法的语句,我不的已用了“我”和“世界”这个对立面。其实,当你知道本性后,不再有“我”和“世界”这两个对立的概念,只有无二的BEING. 当主观和客观幻觉不再麻烦你后, 你不再说“我”,也不再说“世界”,一切都统一的,这些概念失效了。
在第三个认知,你知道世界是从自己本性类似梦境一样地即时即刻创造出来,彻头彻尾的自我创造,每一个时刻是崭新的意识创造,我用“时刻”这个词也是不得以受到语言的局限。这个崭新的即时即刻创造是没有时间概念的,只有当下,没有过去概念,没有现在概念,也没有将来概念,只有当下 - Presence。否则怎么可能是崭新的?
因此,对于世界的认知完全看从什么角度,Ego看出来的世界以为是真实的,其实是自己感官创造出来的图形,系统,主意和信仰,是自我创造的幻觉。你的感觉包括眼睛,耳朵,鼻子,大脑,皮肤都是这些幻觉景象的一部分。
当超越了EGO,“我”没有了,只有本性的意识,世界不再是别的,她就是意识本身。注意,这里的意识(consciousness)并非是大脑的意识,而是本性的意识。你的认知变了,世界随着你变,因为世界就是你自己!
学过禅的大概都知道这个说法: “一开始,你看到了山,然后,你没看到山,最后,你又看到了山”。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无知的看到的山,他以为是真的一件和自己独立的物体。但当你看破了客观和主观这个虚假的幻觉,这个山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物体,因此看不到了。然后,你从整体来看,一切都是本性的展现和表达,这个山不再是物体,而是自己的本性 - Oneness。这时,你又看到了山,它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