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太忙,Sorry,俺再多解释几句~~~

来源: lilac09 2010-01-14 13:45:5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16 bytes)
俚语和成语不同。

我学习俚语,有三大concern

1. 时效性。如果今天有人管手机叫“大哥大”,我会认为他是植物人睡了20年刚醒来。

>>lilac: 您一直跟着当前的news,访谈,时髦的电视剧看,你pick的都是最新的词,别太高估了自己,人的memory pool就那么打,老掉牙的词,时间一长,就换出去了

2. 地域性。北京很多俚语到了黑龙江很少有人懂。更不用说广东人看赵本山小品了。
>>lilac: 这在中国是一个问题,俺现在还听不懂上海话,广东话的小品相声,所以汉语难学,但美国,俺没见这个问题,听的看的是标准的全美广播的节目。可能要成了美语专家了,才会去注意有什么特别的方言表达。

3. 意义的轻重,及其对象。小沈阳在台上随口说“臭不要脸”。要是老外把这句学去了,在市场讲价时给业主来一句会怎样。
>>Lilac: context
小沈阳闹的是小品,你自然不能把他的一套搬到谈判桌上,但和客户喝花酒喝高了,玩笑一句,或在家,那天老婆大人高兴,你俏丽丽的骂一句,自然只有增进感情的说~

我觉得学习成语也非常有用,尤其是business idioms。
>> agree. 挑这方面的书,节目看

成语在中文中,我认为可以分为高雅的,中性的,和庸俗的。成语一般存在了几百上千年,而且永远不会失效。但少数成语有地域性。高雅的成语,无论用在口头和书面,都没有问题。

现在问题来了。我现在的问题是,如果碰到一句什么,我怎么判断他到底是俚语还是成语?如果是俚语,应该怎样用才不会错?如果是成语,我怎么知道这是一句高雅的成语还是庸俗的成语?
>>lilac: 如果是slang,字典都有注释。注意它用的场合和说话人的态度,一个词没有了这些衬着,就是naked,很危险的说

所有跟帖: 

有道是:看君一个贴,胜读十年书 -马奎- 给 马奎 发送悄悄话 马奎 的博客首页 (20 bytes) () 01/14/2010 postreply 19:43:2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