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谈谈看法:英语学习也是我业余爱好,不是专业。
从American Accent Training这本书里头,是提到了volume,stress和raise pitch三种重读的方式,我们特别强调一些东西的时候,如小千在上文的朗读,就用了大声强调一个概念。这是使用了三种重读的大声的方法。你仔细听小千的发音,在this is a dog中,不论她强调那个词,即使是句末的dog,她不但用来大声来读这个字,而且该字的重读元音部分全都是汉语一声。这说明了,真正重读,就是raise pitch,用汉语第一声来强调这个重读的单词。
这就是AAT这本书还没有讲透一个地方,就是不论你如何重读,甚至重读dog的时候,由于dog放在句子尾部,自然的形成陈述句降调的情况,但是dog这个原因部分还是raise pitch的,dog的辅音g就往下掉了。这点很难体会到,我体会了很久,才慢慢发现这个说法是对的。(这个说法是取自台湾女老实谢孟媛的讲座,该讲座牵涉到了语调问题,讲座的内容大部分和《AAT》重复,但是少部分新东西。)大家可以欣赏一下。
stress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中国人习惯用拼音四声来强调,但是洋人喜欢用拼音一声来强调,这个一声的核心内容是指该单词重音元音发拼音一声。
曲刚的8个语调,我一开始听他讲解,觉得该人胡言乱语。但是越往后越发现他说的很对。
我们应该多读,多模仿磁带中的朗诵(多语调结合),这是对的。但是模仿到一定地步,象“全国防牙组”同志突然在我们小组学习会议上提出,是否朗读和平常说话相差太大这种问题。在“全国防牙组”同志在小组学习上提出问题之后,我们同学们就开始琢磨这个问题。慢慢的,我们就区分出一些艺术性的朗读和平常说话的区别。当然,平常说话也可以艺术性一下,但是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