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看,英伟达与“七姐妹”之间的互相投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骗局”,但确实存在高度估值联动、资本闭环、泡沫风险**等值得警惕的现象。它更像是一场由AI驱动的“产业级资本狂欢”,而非蓄意欺诈。
什么是“七姐妹互投”现象?
“七姐妹”指的是美股中市值最高的科技巨头:英伟达、微软、苹果、谷歌(Alphabet)、亚马逊、Meta、特斯拉。它们之间存在以下投资与合作关系:
-
微软投资OpenAI,OpenAI采购英伟达芯片
-
谷歌、亚马逊、Meta等自建AI数据中心,采购英伟达GPU
-
英伟达反向投资AI初创公司,间接推高其客户估值
-
七姐妹共同参与AI基础设施建设,互为客户与供应商
这种模式形成了一个资本闭环:钱从一家公司流出,最终又通过芯片采购、云服务、股权投资等形式流回另一家公司。
泡沫风险与“骗局”争议点
| 争议点 | 说明 |
|---|---|
| 估值联动过强 | 英伟达市值暴涨带动AI初创估值膨胀,反过来又支撑其订单预期 |
| 投资回报周期不明 | OpenAI等公司亏损严重,微软等巨头仍持续加码 |
| 数据中心烧钱模式 | 多家公司投入数千亿美元建算力中心,盈利模型尚不清晰 |
| 互相抬估值 | 投资行为可能更多是为了“讲故事”而非真实回报 |
这并非违法或欺诈,但确实存在“泡沫式资本协同”的风险结构。
是否构成“骗局”?
从法律和金融定义来看,“骗局”通常指蓄意误导投资者、隐瞒风险、虚构收益等行为。目前七姐妹的投资行为:
-
信息公开透明:财报、投资计划均有披露
-
产品真实存在:芯片、云服务、AI模型均在实际运行
-
市场参与自愿:投资者基于公开信息做出决策
因此,它更像是高风险、高估值、高预期的技术泡沫,而非“庞氏骗局”或“非法集资”。
市场观点分化
-
支持者观点:泡沫是技术革命的必经阶段,正如互联网时代的亚马逊、谷歌从泡沫中走出。
-
批评者观点:当前AI投资已超过2008年房地产泡沫的4倍,若回报不及预期,可能引发系统性调整。
“这不是骗局,但可能是一次规模空前的资本误判。”——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
总结
英伟达与其他六姐妹之间的互投行为,构建了一个高度协同的AI资本生态,但也加剧了估值泡沫与系统性风险。是否构成“骗局”,取决于未来这些投资是否能兑现商业价值。如果AI产品无法找到刚需、盈利模式不清晰,那么这场盛宴可能会以泡沫破裂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