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

回答: 问个文化人的问题每天砍树2025-09-18 20:05:21

古人收到礼物时,表达感谢的用语十分典雅,既体现礼仪又富含文化韵味。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表达方式,附上出处和解析,供您参考:

---

一、直接表达感谢

1. “蒙惠厚赠,感荷何极”
   · 释义:蒙您惠赠厚礼,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 语境:适用于正式场合,强调对珍贵礼物的重视。
2. “承赐佳品,不胜感铭”
   · 释义:承蒙您赐予佳礼,心中感动难以忘怀。
   · 特点:“感铭”一词暗含“铭记恩情”之意,情感深沉。

---

二、谦逊自抑(体现传统礼仪)

1. “愧不敢当,谨拜领谢”
   · 释义:本觉自己不配受此厚礼,但恭敬收下并致谢。
   · 出处:古人常用“愧赧”“惶愧”表示谦逊,如《礼记·曲礼》中“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
2. “何劳厚赐,然却之不恭”
   · 释义:怎敢劳您赠送重礼,但若推拒反而失礼。
   · 典故:化用《孟子》“却之却之为不恭”,表示恭敬不如从命。

---

三、以物寄情(文人雅士常用)

1.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 释义:您赠我木桃,我以美玉回报。
   · 出处:《诗经·卫风·木瓜》,强调礼尚往来,情意重于物质。
2. “惠赠之情,当铭佩于怀”
   · 释义:您的馈赠之情,我会铭记在心。
   · 特点:“铭佩”一词常见于书札,如苏轼书信中“感戢之至,铭佩何已”。

---

四、结合场合的雅称

· 谢酒礼:“承赐琼浆,醉德饱仁”(感谢酒宴款待)
· 谢诗文:“拜读华章,如饮醇醪”(感谢赠诗文书画)
· 谢关怀:“垂念至深,感篆衷曲”(感谢对方牵挂)

---

五、行动回应(古人的礼仪逻辑)

古人认为仅言语致谢不足,更需以行动回应:

· “谨备薄礼,伏望笑纳”:回赠礼物以示尊重。
· “他日当趋府面谢”:承诺亲自登门致谢,如《红楼梦》中贾府收礼后常言“明日叫小子们登门叩谢”。

---

通过这些表达,既能体现传统礼仪中“谦敬得体”的核心,又能展现文化修养。若需更具体的场景化用法,可补充说明情境,吾愿继续效劳。

所有跟帖: 

看来没有哦,都好繁复 -每天砍树- 给 每天砍树 发送悄悄话 每天砍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8/2025 postreply 20:18:07

当然有!古人日常说话其实也很精炼,不会总是文绉绉的。 -外乡人- 给 外乡人 发送悄悄话 外乡人 的博客首页 (2080 bytes) () 09/18/2025 postreply 20:22:10

好,学习了 -每天砍树- 给 每天砍树 发送悄悄话 每天砍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8/2025 postreply 20:26:3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