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面汤是河南的家常早餐,也叫甜汤,甜不是说放糖的甜,是相对咸味的汤粥而言。
这个很养嗓子,很多豫剧演员都是每天喝这个。
我姥姥姥爷是河北人,但中老年是在河南南阳生活,所以我记忆里很多河南家常饭。(我也经常说我奶奶的,发过贴,包头或者呼市的烂腌菜、羊肉烧麦、蒸茄子酿肉.....)。
搅面汤不是疙瘩汤,也不是简单的面糊糊,简单说是面团要像做面筋一样洗或者泡,搅的动作是让面团在水里产生丝丝的效果,加上鸡蛋花,就是一碗丝滑香嫩的面汤了。
这是半杯面粉。
加将近半杯水,搅成这样的面团。
继续一个方向搅拌,直到感觉上劲、丝滑的感觉。
这时候加少许水,盖过面团,这样泡20分钟。
之后可以把泡出淀粉的水倒在一个碗里。再加一些水泡一遍。
这就相当于洗面。
把这次泡过的淀粉水也倒出来。
在前面的过程进行时,要做开一小锅水。
水开把淀粉水倒进去。这时候就有了透明的汤。
这个再开锅以后,把面团徐徐倒进去,同时用筷子像打鸡蛋那样上下翻搅。
这时候会产生一丝丝的效果。
这时候打蛋花进去就好了。蛋花有絮状蛋花片的样子好吃,不要太碎。
盛到碗里,配小咸菜或者小拌菜,我姥姥家早上会有拌海带丝、拌莲菜(藕)、腐竹花生这些...
这个是很养人的,味道平和,中原大地的包容,
有技术含量,以前我姥姥生病之后请的保姆是地道河南人,这个搅面汤做得特别好。
我是只记得流程,当时没上手跟她学做一次。所以做的不算好。这也说明这个汤咱家坛都能做。
另外照片是这样的,通常可以找到家里某个地方自然光,比如海洋蓝、白梅格帖子的照片我看都是很好的自然光。
或者室内光,比如好班说是炉子上边的灯。
我通常是两个光源。
位置固定,每次菜一上桌就照了,不耽误吃。
这些照片可以给孩子看、学。也可以等以后自己做不了饭时自己馋自己。
也许有的菜麻烦的,也“不健康”的,就最后做一次留念了。
餐桌上方的。
墙角的。(是的,剪纸是剪着玩的,确切说是刻的。从小喜欢看剪纸,但不会剪,慢慢刻还行。)
这样照片就亮了。
这是现在市面上突然很多的养殖龙虎斑,冷冻冰鲜的,都是大陆、台湾、好像还有印尼产地。
蒸的时候没腌,直接放笼屉,没垫盘子,这样出来的水就不要了。
有时候蒸到7、8分熟,挪到盘子上继续蒸,会有第二遍的水。
昨天的就没有换盘子,一直在笼屉蒸熟。
铲到盘子里。倒了一点黑豆酱油。自己吃,没有烧热油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