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提前终止的大型临床试验警世 : 高血压治疗指标下调刻不容缓(SPRINT 研究)

本帖于 2015-09-21 20:14:07 时间, 由普通用户 吃与活 编辑

一项提前终止的大型临床试验警世 : 高血压治疗指标下调刻不容缓(SPRINT 研究)

作者:水迎波   来源:科学博客    发布时间:2015-9-14    我要评论(4)   我要投稿

分享到: 0

Tags:   高血压  临床试验

一项提前终止的大型临床试验警世 : 高血压治疗指标改变刻不容缓!

 

在人们纪念9-11当天,可能忽略了纽约时报报道的另一则重要新闻,《Lifesaving study points to overhaul in treating high blood pressure》。

美国联邦卫生部门正式宣布,一项最初由由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NHLBI)主导,NIH基金参与的大型临床研究项目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Trial (SPRINT) 提前终止,因为试验结果已经非常明确清楚,为了挽救更多人生命,无需等到原定的2017结项时间到来,立刻公布研究结果。

该研究启动于2009年,全美有100多个医疗机构,符合研究标准的9300名,年龄5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参与,这是迄今为止美国最大的高血压临床研究项目。其目的是为了回答一个医学界争议不休,迷惑不解的问题:

高血压患者究竟血压降多少才算达到正常指标?(How low should blood pressure go?)

简单概括,该研究将符合试验要求的9300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的收缩血压治疗控制标准为低于120mmHg,此组病人平均需要服用三种降血压药物。而另一组则是收缩血压治疗控制指标为低于140 mmHg (传统标准),他们一般需要服用两种降压药物。试验到目前为止已经四年,其结果惊人,120毫米汞柱组的中风率比140毫米汞柱组低了30%,而死亡率低了25%。从统计学来说,这个差异非常显著!这个显著差异背后的意义就是不能漠视的生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这个结果出乎意料之外,不就是20毫米汞柱的差异吗?不就是多服些药吗?可这些差异的背后,是疾病发展的病理过程不同,20毫米汞柱的差异可能对全身血管,脑组织,心脏,肾脏等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损伤。大家都知道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需要终身服药来降压。医生在给病人设定治疗目标时,不仅仅考虑药品的价格费用,更需要在高血压病风险和服药副作用之间寻找一个适当的平衡点,医生当然希望是用最小剂量最少的药取得最有效的治疗。对高血压病来说,20毫米汞柱的差异意味着更大的用药剂量或者更多的药品。所以,20毫米汞柱治疗指标的改变绝对不是一件小事!

因此,研究的专家团队,在经过第三方(非研究团队)专家审核,一致同意提前终止试验并尽快将结果公布于世,以挽救在传统高血压治疗指标下的无数病人生命。医学临床研究因为涉及对象是人,对于研究试验从设计到执行,通常很严格,因种种原因而延长课题时间的比较多见,像这次缩短时间的很罕见。我们不得不对该课题团队,外审专家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决定鼓掌称好,他们尊重事实,以人为本,不教条不打官腔,让研究成果快速应用到医疗实践中,让病人从中尽快获益。

可以预料,此项结果将在医学界引起震动。不仅对于广大医生,而且对于无数高血压患者来说,现在治疗标准和目标必须非常明确:140毫米汞柱不再是高血压控制目标,为了减少中风和死亡,必须将收缩压控制在120毫米汞柱之内!

再说一遍:高血压治疗指标要比现在的目标更低!降低目前的高血压治疗指标就是在挽救无数人的生命!

此项研究的详细结果将在数月内发表,请大家继续关注。

详细内容可链接这里:

http://www.nytimes.com/2015/09/12/health/blood-pressure-study.html?smid=tw-bna

http://www.nih.gov/news/health/sep2015/nhlbi-11.htm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你医生或者你本人过去对血压降到140毫米汞柱就感到满意,了解了这项最新研究概况后,应该改变了,应该更积极更主动的将自己高血压控制在更低的水平!对于医生们,无疑新的高血压治疗指南会很快出炉。此刻,我脑海里蹦出的还有患有高血压数十年,常喜欢自作主张减药量的老妈,她遵循的降血压指标就是高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必须提醒她,不,命令她不得再擅自减降高血压药了。

亲们,你们也会这样善意地提醒家人好友吧?


 


 

谢谢第一时间提供此新闻的何宇光同学,他将此新闻以及简介及时发至我们海外同学微信圈上。

MedSci提示:

目前这个研究的正式结果还没有公布,我们只能看到其它一些相关结果(列在后面)。详细的结果还有待正式结果公布再确定。

另外,MedSci还要提醒大家,这仅仅是一项试验,其结果仍然很难下明确的结论,有待更多研究证实。另外,对于不同人群,最佳的血压控制水平可能有别,如慢性肾病,可能最佳血压(收缩压)水平并不是140mmHg以下,更不是120mmHg以下;其实,过低的血压水平,会不会导致器官的灌注不足,引发新的疾病风险,也存在争议,需要更多的研究,更长的随访予以证实;同时,不同民族对于最佳血压的要求,也需要考量。这项研究结果能否合适中国人群,还需要商榷;最后,这篇目前还是非正式结果,因此,并不清楚这里的血压仅仅讲了收缩压,还是包括舒张压,脉压差,以及血压变异性等多个参数,实际上,血压对生存的影响,不仅仅是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血压变异性,甚至晨起高血压,H型高血压,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不能一概而论。

相关资料:

 

相关文献:

Still CH, Craven TE, Freedman BI, Van Buren PN, Sink KM, Killeen AA, Bates JT, Bee A, Contreras G, Oparil S, Pedley CM, Wall BM, White S, Woods DM, Rodriguez CJ, Wright JT Jr; SPRINT Study Research Group.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African Americans in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Trial.J Am Soc Hypertens. 2015 Aug 7. pii: S1933-1711(15)00552-5.

Langefeld CD, Divers J, Pajewski NM, Hawfield AT, Reboussin DM, Bild DE, Kaysen GA, Kimmel PL, Raj DS, Ricardo AC, Wright JT Jr, Sedor JR, Rocco MV, Freedman BI;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Trial (SPRINT).Apolipoprotein L1 gene variants associate with prevalent kidney but not preval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Trial.Kidney Int. 2015 Jan;87(1):169-75.

Ambrosius WT, Sink KM, Foy CG, Berlowitz DR, Cheung AK, Cushman WC, Fine LJ, Goff DC Jr, Johnson KC, Killeen AA, Lewis CE, Oparil S, Reboussin DM, Rocco MV, Snyder JK, Williamson JD, Wright JT Jr, Whelton PK; SPRINT Study Research Group.The design and rationale of a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 comparing two strategies for control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Trial (SPRINT).Clin Trials. 2014 Oct;11(5):532-46. 

 
9月14日21:28分增补点评:

 
 

所有跟帖: 

你等着阴谋论吧! -TBz- 给 TBz 发送悄悄话 TBz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1/2015 postreply 20:20:07

不久前我这儿的一位医生还在向其他医生介绍这个研究,以期招募到更多的病人参与,没想到这么快就提前结束了:)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50 bytes) () 09/21/2015 postreply 20:25:30

有比较显着的结果后,多用试验时间就没啥用了。虽然不排除长期试验后,两组差别变小,但意义已经不大了。很多人都把120以下当成正常血 -pichawxc- 给 pichawxc 发送悄悄话 (317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8:50:33

下猛药副作用的后果是要时间稍长点才能看到的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9:01:10

你接着看看评论就知道了。这个早早结束的study根本就不成熟。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8:10:26

说研究不成熟的、有缺陷的,不是阴谋论。 -TBz- 给 TBz 发送悄悄话 TBz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8:14:41

很多说是大药厂支持的研究,跟以前的降胆固醇的研究一样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8:15:55

SPRINT不是药厂支持的,经费来源是NIH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8:36:28

阴谋论者的逻辑很简单 -TBz- 给 TBz 发送悄悄话 TBz 的博客首页 (171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8:50:04

扣帽子没什么意义。但是癌症协会里的组委会的成员,很多都是有药厂支持的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9:08:37

NIH的高层很多都是退休后直接去药厂当董事做顾问拿高薪,潜规则,大家都心照不宣。。。 -医者意也- 给 医者意也 发送悄悄话 医者意也 的博客首页 (101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9:12:39

这坛子里的阴谋论,比比皆是,不提它了。 -TBz- 给 TBz 发送悄悄话 TBz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10:25:06

这么说吧,真要认真就把文章直接发表出来,这样大家都知道实验条件和数据。这样含含糊糊急急忙忙发表我觉得是年终促销药物,很不负责任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8:20:12

"NIH stopped the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earlier than origin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214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8:32:10

可是这样确实不成熟。比如前两年,下药不猛的死得多,但再过三年,副作用出来了,下药猛的死亡反而多40%了呢?这个就看不到了吧?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9:00:10

本研究所用的病人相对“健康”,也许两三种药物真的有机会碰上了病根(本)。对心肾问题大的病人,可能要另当别论。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164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9:10:43

他这个是早早人为中断了,时间很短,没到预期试验时间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9:19:07

这个试验不停止,也存在伦理上的问题:你明知道一种疗法好于另外一种,还让病人用不好的一种,是明目张胆的草菅人命。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9:11:57

不对吧,没有完整的完成一个试验,你又如何知道最终结果?“明知道一个疗法好于另外一种”的说法又从何而来? -医者意也- 给 医者意也 发送悄悄话 医者意也 的博客首页 (59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9:16:55

你是没有做过这类试验。试验设计时要预计有多少病人,多长时间可以观测到有意义的结果(统计上有显著差别)。如果提前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101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9:21:14

这有两年效果,五年效果和十年效果之分。如果只观察两年又怎么知道两年以上的效果,只能说副作用两年内致命的少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9:24:43

现在联邦疫苗法庭对疫苗伤害的标准是疫苗后几小时内到三天内发生的不良反应才会认定是疫苗伤害,其它更长期更深远的伤害都是denied -医者意也- 给 医者意也 发送悄悄话 医者意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10:22:17

140是现在的guidance,降到120的中期后果还没出来,怎么就认定这新的guidance就更好呢?只能说很不严谨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9:21:54

谢谢,很有意义! -有事也不生非- 给 有事也不生非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1/2015 postreply 20:23:02

这个目标在70岁以上的老人很难实现吧,如果吃3种降压药,副作用很大的,而且原文提到 -瑞宝宝- 给 瑞宝宝 发送悄悄话 (265 bytes) () 09/21/2015 postreply 20:34:30

降压药原料过剩,占用仓库与资本。需要快速强力普及降压药。 -大江川- 给 大江川 发送悄悄话 大江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0:14:14

有待研究就急急忙忙把这个结果公布出来,差别有没有统计意义也很难说。早早结束大概是已经看到用药的副作用了,怕时间稍长结果就逆转了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8:12:33

“大家都知道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需要终身服药来降压。”这句话,我就不赞成。凭什么说要终身服药? -孤舟渔翁- 给 孤舟渔翁 发送悄悄话 孤舟渔翁 的博客首页 (10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6:08:36

嗯,很多人是可以通过饮食,运动等方式降低血压的。这些办法无效就需要使用药物治疗了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6:52:22

"为了减少中风和死亡,必须将收缩压控制在120毫米汞柱之内"--舒張压呢? -Lilac2003- 给 Lilac2003 发送悄悄话 Lilac2003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6:23:55

没发文章呢,不了解细节。有高血压的朋友应和医生探讨具体问题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6:54:06

高血压到底是身体有毛病的症状还是原因? -pamperedpaws- 给 pamperedpaws 发送悄悄话 pamperedpaw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7:20:43

都是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7:46:18

9300的小样本,我审稿直接枪毙。忽悠大家多吃药呐。 -SDLX2Kids- 给 SDLX2Kids 发送悄悄话 SDLX2Kid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7:23:24

还瞎J吧扯淡到政府关爱,云云。 -SDLX2Kids- 给 SDLX2Kids 发送悄悄话 SDLX2Kid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7:24:46

谭帮主有预见力:)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7:47:35

顶。2年里一边死了5个,另一边死了四个也是多20%。有统计意义否?为什么论文要几个月后发表,却先把结果发出来了?是年终到了要推销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8:14:59

for positive benefit with lower blood pressure control target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4004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8:41:04

这个没说研究时间多长,死了多少人。死命降血压对急性病肯定是有帮助,但副作用也很大,再过几年严重的后果就出来了。十年死亡率谁高呢?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9:07:00

比如这九百多人,前两年中压死了25个,低压死了20个,那就多了25%.那再过五年,中压死100个,低压死了两百个呢?你说哪个好呢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507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9:17:25

你说的假设情况,并没有发生。任何试验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达到了预计目标就要停止。没有那么多钱可以随便花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248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9:29:45

实验没做到的都是猜想。没钱才停止什么的都是你加上去的。只能说凭一个短期的实验,就想改变现有的guidance,鼓励大家多吃副作用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74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9:36:41

你看我象鼓励大家吃药的人吗?但是试验结果就是这样。你不周福满,也不锻炼,也不吃药,等着中风?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9:44:53

我指这篇文章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13:49:19

这是我转的,不是我写的。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16:23:19

T哥说过了,不要传谣。嘿嘿 -医者意也- 给 医者意也 发送悄悄话 医者意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18:31:18

今天前就看了,虽然是实验结论,我不会接受的。 -happycow222- 给 happycow222 发送悄悄话 (354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9:38:55

我妈吃了副作用也大,老早不吃了,好多年了,血压也不肯测,医生也不肯看了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9:41:39

一种不对,就换一种,不解决问题,就是等定时炸弹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09:46:47

这就是几十年前大规模研究口服维生素是否防病的翻版,劳民伤财花钱无数,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研究结论相反,最后就是别吃了。血压要降标这 -爱吃肉的胖子- 给 爱吃肉的胖子 发送悄悄话 (65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10:10:17

很多都是junk science..., science for sale ... -医者意也- 给 医者意也 发送悄悄话 医者意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10:18:06

科研是成人的游戏,预先假设方向,使劲玩儿,外加有收入是糊口的工作。成果?有时连科研人员自己都觉得成果是piece of shit -爱吃肉的胖子- 给 爱吃肉的胖子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12:03:59

那还用说,当然低比高好。其实最好的血压是115/75,这是美国最新的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 -Juzizhoutou- 给 Juzizhoutou 发送悄悄话 Juzizhoutou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16:24:44

引文如下:For every 20 points above a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115 -Juzizhoutou- 给 Juzizhoutou 发送悄悄话 Juzizhoutou 的博客首页 (65 bytes) () 09/22/2015 postreply 16:39:5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