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补偿一下:

来源: yesterday*once*more 2020-08-22 11:02:3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903 bytes)

故乡的老屋

 (2006-08-07 06:43:44)下一个
伴俺长大的老屋是一栋三间的稻草屋。房子的东面是一条很宽的排水沟。西边是菜地和稻田。北靠一小片竹林。而南面则是大门和一小片禾厂了。走进大门,就是所谓的“堂屋”,用来会客和吃饭。堂屋有30平方米吧。上面是一个阁楼,用来贮藏东西的。堂屋的最里面是一个大大的鸡舍,那是农家20-30只鸡晚上栖身之所。(儿时农村野生小动物多,鸡必需回到家里来)。鸡舍旁边就是后门了。象所有农家一样,堂屋里的摆设是简单而实用的:几把椅子,一张吃饭的八仙桌。地面是泥的。长年累月的脚踩, 早已坚硬如石。只是地面有些不平。记得小时摆桌子吃饭,经常要试好几回,才能找到合适的位置。

透过堂屋右边的门,就可以看到用泥砖砌成的大灶,那是厨房。厨房的后半部分曾是猪栏。那样方便:吃剩的饭菜就可以直接喂猪。后来俺娘嫌气味重,让俺爹搭了一间小房,让猪“独立”出去了。堂屋的左边也有一道门,那是通往卧室的。卧室也有30平方米吧。三张大床,最上面是父母用的,下面靠墙的两张是我们兄弟姐妹的。象所有农家一样,那床就是一个木架子。上面先是放上稻草,而后是一层褥子,最上面是床单和被子。湖南蚊子多,床上都有蚊帐。靠另一边墙,是几口木箱子,那是放衣物的。

房顶是稻草的。由于湖南气候潮湿,雨水多,稻草得每年一换。每年秋季,农家会大家相互帮忙,把已经开始腐烂的稻草掀下来,再把新收的稻草盖上去。稻草的屋顶经不起狂风暴雨,而老家的春天是多雨的季节,那“屋漏偏遭连夜雨”的情景是记忆犹新了。经常在睡梦中让滴下的雨水惊醒,先找来盆和桶接住漏下来的雨水,再找一个角落,熬过一夜。

老屋的墙是用稻草和竹杆作的。把竹杆长度量好,把稻草缠在竹杆上。这样竹杆就变成了碗口粗细的“壁*****”。再把这些壁*****一根一根排上去,用绳子扎紧。在排好的壁*****两边糊上一层稀泥,防风保温。这种泥糊的墙是不能见水的,所以,老家的房子四周都矮,以减少雨水的浸蚀。

这种墙挡风,但挡不住小动物。老鼠和蛇是经常打交道的。为防鼠,农家都养猫。而蛇呢,只能靠运气啦。妹妹和俺都有和蛇打交道的经历。我那次是一个早晨。俺娘吩咐俺去打扫一下卧室,俺就拿着扫帚,嘴里叼着一根咸菜(乡村孩子的“口香糖”)走到父母的床后。突然眼角扫到地上一团红色的东西,就把那提起来的脚悬在半空,仔细一看,一条蛇正在睡觉呢。那是一条老家称为“血蛇根”(不知学名)的毒蛇。毒性极强。好在俺命大,那脚没下去。赶忙悄悄地退出去,找来一把铁锹。那蛇死到临头,还在睡梦中呢。只是那事,让俺娘后怕了几年,晚上一定要点着煤油灯才让我们去卧室。

妹妹就更悬了。农家都在夏天储藏木柴,以备冬天用。我们把收集的木柴放到床底下。到冬天,就取出来用。一天早晨,妹妹去取那最后几根,一下拖出了一条蝮蛇!还好,她没抓到那蛇头,而蛇又在冬眠,无力攻击。吓得俺娘把俺从床上叫起来,把蛇打死。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在床底下储藏东西了。

留下美好回忆录的是那棵屋后的老桃树了。那是棵远近闻名的水蜜桃树,桃大而甘甜。每年都有许多人来找父母讨几根树枝去嫁接。老桃树的一根主枝伸向屋顶,所以,许多偷桃的人就爬到屋顶摘。而稻草的屋顶是经不起折腾的。后来,俺爹一气之下,把那主枝砍了。产量也少了一半。

俺从小爱吃桃子。那桃六月初成熟,每年都能吃上两星期。吃不完,就送亲戚朋友。上大学后,每年暑假回家,总是赶不上。所以,从大学起,就再也没吃过那鲜美的桃子。好在姨妈家有一棵不同种的,七月初成熟。每年姨妈都给邻居的孩子打招呼:大家帮我看着,等俺“外甥王”回来了,我们就开摘,大家都有份。所以,暑假回家住2-3天,就去20公里外的姨妈家,大吃一顿。当然,姨妈那一手好菜,红辣椒加蒜头炒卤猪头肉,或拌皮蛋,是俺的最爱。从姨妈和俺娘那学来的几招,到现在还很有用呢。

“丑媳妇”见公婆

 (2006-08-07 07:06:59)下一个
90年结婚,不想让父母费心,事后才告诉他们。毕竟农村穷,而父母又是那种一心为儿女的人,所以就“先斩后奏”。但总是要回去的。媳妇再丑,还是要见公婆的。只是老家的老房子,把太太带回去,住哪儿呢?这是大难事,不能成行。好在总有借口:91年春节,太太怀孕,92年春节,女儿又太小。

从结婚那天起,带太太回老家就变成了一件心事。和太太商量好,先把老家父母住的房子改善一下,我们回去也有个地方睡觉。所以,那时太太和我发的奖金和其他额外收入(俺那时一年也有2-3000块的外快),陆陆续续寄回老家,告诉妹妹(已出嫁)帮父母计划,造新房。弟弟还少不更事,父母是聪明人,当然知道我的心事。所以,92年他们借了点钱,加上我们寄回去的一万来块钱,终于盖了一幢上下各两间的楼房。93年春节(我知道那是我在国内的最后一个春节。), 就带着太太女儿去“认祖归宗”了。

外婆知道湖南农村穷,而饭菜又辣,怕外孙女没有合适的饭菜,大包小包的零食,塞了几大箱。火车上人多,俺只好抱着女儿,让她娘儿两在座位的角落里打盹儿。24小时,终于到了长沙。表弟的省政府宿舍过了一夜,又赶着坐船。只是湖南的河流冬天水小,又赶上大雾,船搁浅,把太太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担心那船万一出不来,女儿咋办啦。好在外婆准备充分,让女儿熬过那长长的24小时。弟弟,妹夫早等在码头。步行一公里,又换乘简易的小汽车。太太看着我,满脸的恐怖:还要坐汽车呀?还有多远才到家呀?我告诉她,就一小时,她才敢上车。没公路到家,汽车绕了个大圈子,到了离家2公里的另一个乡政府。摆渡过河,在乡间小路上走了半小时,给太太说到家了,她那颗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

丑媳妇过门,父母早等在门外了。那万响的鞭炮,用长长的竹杆挑着,点起来啦。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把女儿吓得直往俺怀里躲,太太直往俺身后藏。俺娘牵着儿媳妇的手,笑得合不拢嘴,不停地说。俺知道那是“鸡同鸭”讲,谁也不懂谁。太太一个劲地点头,也不知该说什么。倒是女儿,一看那成群的鸡鸭,高兴坏了。鞭炮一停,就跟爷爷去谷仓舀出稻谷来喂鸡鸭,忙得不亦乐乎。

阿弟闻兄归,磨刀嚯嚯向猪羊。只是那杀猪的尖叫声,把太太吓得抱起女儿,躲在楼上的房间里,2小时都不敢出来,直到我去叫她们吃晚饭。

女儿可高兴啦。从不上桌子吃饭,端着她的小碗,跑到外面,和鸡鸭一起同享。那两只和她一样高的大公鸡,精着呢。乘她不注意,把她的小碗啄翻,2-30只鸡一哄而上,吃个精光。而女儿站在旁边还拍手大笑呢。

新房后院是一片竹林,每天天不亮,小鸟的叫声就把人吵醒。女儿开始还赖床。太太给她说:懒虫!小鸟都起来啦。呵,这下可好,每天5点钟她就喊开了:你听,小鸟都起来啦。俺只得陪她起来看小鸟。

回家忙呀,那么多亲朋好友。冬天的乡下道路泥泞难行,只能让太太在家,我自己出去走亲访友。好在太太也能听懂几句方言,加上妹妹会普通话,我也就放心出门。一天回来,看见女儿穿了身和早上不同的衣服,忙问她是不是尿裤子了。俺娘怕俺训女儿,赶忙接过话:不是她的错。她叫爷爷,爷爷听不懂,才拉在裤子里的。太太说,衣服都是姐姐洗的,都不让太太插手。按农村习惯,嫁出去的女儿才是客人,俺和太太该是主人。想跟姐姐客气几句。姐姐说,人亲"pupu"香,俺还不知道能给她洗几回呢。

妈妈烧得一手好菜,鸡好吃,肉好吃,连那刚从地里收来的青菜,洗好了就烧,味道也不一样哦。就苦了女儿,什么菜都是辣的。锅洗了几遍还是辣的。没办法,只能天天吃蒸鸡蛋和炒青菜。太太说,什么都好,就是不敢上茅房。俺只能陪她去。看她那捂着鼻子,慌手慌脚的样子,实在忍不住笑:什么都表演得不错,只是到了茅坑,那城里小姐的本性就终于露出来了。

一个月转眼就过去了,该走了。婆婆拉着媳妇的手,不停地说对不起:孙女该俺照管的,你们太远,我帮不上呀,就只能多辛苦你了。俺爹给俺说:托你和儿媳妇的福,我不用再愁吃穿住了,有空多回来。俺只能把弟弟叫过来,将家事安排。那欠下的钱,也在我们出国之前替父母还清。只是这一别,就是12年,再也没能看上父亲一眼。

往事如烟啦。

(二00五年八月二十六日)

所有跟帖: 

见公婆的贴我过去读过,故乡的老屋第一次看。真心为你点赞! -一脸的美人痣- 给 一脸的美人痣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2/2020 postreply 11:33:29

前一篇是后一篇的铺垫。就是房子没建好,回不去。。。 -农村出来的博士后- 给 农村出来的博士后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2/2020 postreply 11:37:27

嗯嗯,30年后你把一个城市小姐活脱脱的改变成了挎着小篮到你的地里摘菜的银幕中常见的农村妇女形象,嘎嘎嘎 -一脸的美人痣- 给 一脸的美人痣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2/2020 postreply 11:50:23

看一次眼眶湿润一次,真情,谢谢 -成功的兔- 给 成功的兔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2/2020 postreply 11:36:3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