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可以跟天气瞬息万变比美的,还有国家政策。这不, 六月一来,新政策就出台了。
6月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于是一夜之间,全国各地的路边地摊忽然火爆起来了。甚至发生了城管打电话喊商贩去摆摊的事情。
虽然我现在没法亲身回去体验一下这把热潮,却勾起了脑海里许许多多有关路边摊的记忆。
我能记得的最早的路边摊,都跟零食有关系。上小学的路上,还有学校门口,总有些小贩,大多推着自行车,后座上就是小吃摊子。那时候,最快乐的就是放学了冲到校门口,突破重围找到卖冰棍的大叔,他的车后座上,有一个大大的泡沫塑料的盒子,上面是用厚棉布裹得严严实实的盖子。盖子一打开,马上有一堆小脑袋围过来,盒子里面是五颜六色的冰棍儿。红的西瓜,黄的菠萝,还有白的苏打汽水味儿的。偶尔攒点钱(对于小吃货来说,攒点钱太不容易了,意味着之前要少吃好几天呢!),会买个“豪华”的红豆冰,甚至甜筒。然后一路上在小伙伴们羡慕的目光里,边走边舔。
广东盛产各种热带水果。记忆中,路边可以买到甘蔗。挑好了一根,小贩手起刀落砍成两截,再飞快地削掉或紫色或绿色的硬皮,就可以拿在手上,边走边嚼。还有菠萝,一般切成长条形的,用一根细竹签戳着,泡在淡盐水里。还有各种腌制的甜酸的水果,一个大大的玻璃缸里,用醋混合糖水,泡着木瓜条,芒果条,还有杨桃。其实,这些当年在我都属于“禁果”。有一个当医生的妈妈,这些来路不明的东西,是一概不许吃的。冰棍,汽水,这些有独立包装的可以, 可是品种马上少多了呀。于是我经常是阳奉阴违地偷偷光顾。可恨妈妈上班的医院,跟我的学校有一段同路,她下班的时间又经常是我放学的时间。有时候,我正兴高采烈地边走边嚼着,忽然会听到背后一声大喝,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鸡飞蛋打,我的禁果直接就被没收了。
总算到了初中,我开始住校了,那简直就是如鱼得了个水,老鼠进了个米缸。反正校外的各个地摊加大排档是吃了个遍。晚自习之后,去校门口的小档要一碗艇仔粥,一盘干炒牛河( 也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那么能吃也不胖)。然后在徐徐凉风中,揉着吃撑了的小肚子回宿舍,那才是完美一天的结束。
再大一点,高中了,吃的兴趣未减,买买买的女生天性也开始发扬光大了。于是开始光顾那些卖日用品的路边摊。力士香皂,玻璃丝袜,各种五光十色的小发卡,五颜六色的塑料包书壳,带着香气的橡皮擦。虽然整个中学时代都是穿着校服度过的,还是忍不住地买了喇叭裤,小T恤。因为是住校,所以每个月会从爸妈那儿领一份生活费,其实基本上应该是伙食费,用来吃学校饭堂的。结果饭没好好吃,倒是贡献了不少给各种路边摊。还好那时候的学校,不是meal plan 制度,要不我也没法动那“专款专用“了。
小时候,我常常梦想长大了去摆地摊卖零食,因为就算卖不出去,也可以自己吃啊。还好这个愿望从来没有实现,因为看看上面那个图图,我根本就是个直接倒闭的命运!
倒是现在的专业,可能还能混口饭吃。 人生啊,你永远不知道哪朵云彩会下雨!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