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枝茎强壮 芍药盛开挺美
周楚狷 2014年3月7日 世界日报
芍药是华人庭园常见的花卉,但它容易患染病害,叶片出现鏽斑,如果在新种植时注意土壤的排水性、避免洒水系统漏溅、以及掌握浅植的原则,可以减少芍药患病的风险。
芍药有两大剋星,一是土壤过于潮溼,导致肉根腐烂;一是容易患染真菌病害。而病害的产生通常与罩头式的洒水方式有关;美国芍药协会说,芍药败萎最大的原因是从草坪喷水系统获水过多。因此,种植芍药的地点除了每天至少有6小时照之外,还要能避开喷水系统的溅洒。
为了加强土壤排水性,最好把植地挖鬆10到12吋深,掺和2吋到3吋腐植土,造成一个略为高出地面的花床,以利排水。种植地点还需远离大树,以免树根侵夺水分和养分。树根侵入花床是芍药开花表现不佳最大的原因。
芍药最忌深植,在种植之前要先看清楚块根上的芽眼,掩土时要让这些芽眼在土面之下1吋到2吋,不可过深。种好之后,覆地物(mulch)不可超过2吋,而且在春天幼茎抽长时,要把覆地物拨开。
芍药喜肥,最好在秋天施一次肥,6月中旬花谢后再施一次肥,园艺中心出售的玫瑰肥料也很适合芍药。有人用水草掺在堆肥中,据说能使芍药开花特别良好。还有人在芍药旁边种植大蒜,可以减少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