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你一个故事:

来源: 农村出来的博士后 2019-10-04 11:04:1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252 bytes)

儿时的朋友

一个月前给妹妹打电话,聊起妈妈耳朵感染的事情。妹妹说刚去地区一级的医院找专科医生看了。还特别提起帮忙的是我小时候的朋友,他自己亲自开着车来接送俺娘。

“他自己亲自。。。?”我脑子转不过来了。我来了兴趣,追问起细节。

妹妹笑笑说:“喔,忘了告诉你,他也快到千万级的富豪了。。。”我有点难以置信。

一个生产队的,他比我还小一点呢。还依然记得他妈妈出世的那天:乡下农村的七月是农忙季节,双抢,要抢收早稻,抢插晚稻。男劳动力和年青的女同胞们都泡在种水稻的泥地里,中年妇女们在禾场里忙着把收割上来的稻子晒干入仓。毒毒的太阳下,湖南的夏天是蒸笼啊。俺娘和他娘一起在禾场里忙乎着。到中午他娘看着看着就不行了,但家里成份高,咬牙也得顶着。实在不行了,对我娘说:梅姐,我不行了,发痧(中暑)了,得回家。你帮我招呼一下吧。(她比俺娘长一辈,但一直随孩子叫俺娘的。)

从禾场到家就几百米。有人看见她真病了,马上传话让他父亲回家。又去请赤脚医生,可惜都晚了--农村没有电,没有冰,活生生的一个人,到家一个小时,就留下爷儿三,撒手走了,留下了那句老头子一辈子都不忘记的话:聋子,你要帮我看好两个儿子!

老头子耳朵有点背,我们小孩子私下也叫老头子“聋子爷爷”。聋子爷爷在夏天的傍晚常来我家坐,乘乘凉,拉拉家常。依然记得聋子爷爷经常说的故事:“有天晚上睡觉,孩子她娘打了我一下,说:聋子,聋子,快起来!猪到菜园里了。我赶紧起来一看,还真是猪从猪栏里跑出来了。”

还有一个常说的故事:“小儿子有天不听话,我揍了他一顿。晚上睡觉,孩子他娘很很打了我一拳,让我以后再不许打孩子了。”聋子爷爷说话声音大,但从故事里总是能感觉到那一丝抹不去的思念和淡淡的忧伤。

日子慢慢地过着。老大是有名的聪明人,先学了木匠,再结婚成家,自己盖好了房子分出来了,留下父亲和弟弟在老房子里。等到我离开老家上大学后,就断断续续听母亲说老二也开始学木匠了。每年夏天回家,难得见到他一面。只是聋子爷爷还常见到。还是那样的大声说话,还是那样爽朗。孤独而执傲的老人也一直没有再娶。

“哥,”妹妹在电话里把我的思绪拉回了现实:“他学木匠出师后,赶上了好时候。国内这些年房子造得多,需要装修的也多,成就了一批有头脑的木匠。他自己开业给房子装修,大多是他自己设计,在计算机上画好,再找生产厂家订作家具一类。开始是他自己干,现在只自己作图纸,安装是雇人干的。我家里上次装修,他还亲自上门来呢,那是很给我面子的。。。”

 

 

是啊,中国的户籍制度曾经让考大学成了农村孩子的独木桥。千军万马,我是少数几个挤过了桥的人。多少年来一直就盼望着中国什么时候能把这个不公平的制度取消。听到这个没有过桥的儿时朋友有今天,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和感慨。

 

没有一种社会制度能让所有人过上好日子。但一个好的制度能尽量让所有孩子有同等的机会。但愿明天的中国会更好。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