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资金被迫撤离!

来源: 雪绒花飘 2017-04-25 04:09:1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0365 bytes)

股市大跌的背后:万亿资金被迫撤离!

 

  金融纵横谈”一键关注。喜欢此文,请分享给朋友们看看

  股市大跌的背后:万亿资金被迫撤离!

  来源:财经韬略(本文不代表金融纵横谈立场)

  

  昨天,我们在专栏里分析了央行在一季度的“缩表”。从1月末到3月末,短短两个月,中国央行的资产规模减少了1.1万亿,大约3%

  这是央行层面的动作。“三会”(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层面上,监管风暴正在来临。我们此前就指出过,由于背景特殊,监管很有可能进入“比狠模式”。

  所谓背景特殊,有三重含义:

  1、中央要求防范金融风险,抑制资产泡沫。

  2、保监会主席刚刚被抓,银监会也有高官落马。

  3、新的金融监管模式即将面世,金融监管层面临人事变动、部门职责重新划分等。

  在这个时候,监管变得严厉是必然的。但我在这里多说一句:需要有人协调,防止层层叠加引爆金融风险。风险固然危险,人为刺激引爆风险更危险。

  今天想讨论的话题是:由于银监会近期一连串的监管动作,各大银行出现了“委外业务”的集中赎回。对此,“证券时报”、“财新”等多家媒体均有报道。

  什么是“委外业务”?“委”是委托,“外”是外部。这是相对于银行来说的。说白了,就是银行通过理财等名义吸引到很多资金,但银行自己不是搞投资的,而是放贷的,在投资上不是很内行。所以,就把这些钱交给“外部机构管理人”来管理,以获得更高收益。“外部管理人”,则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阳光私募等等。

  那么,这些钱都投到哪里去了?主要是债券,当然还有股票、上市公司定增、信托产品等等,甚至可能进入期货市场、房地产、私募产品或者P2P

  据估计,银行“委外业务”的规模在2015年末就可能已经达到16.7万亿,其中银行理财的委外规模5.17万亿,银行非理财的委外业务规模为11.52万亿元。

  银行“委外业务”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业务模式,不仅小银行使用,工农中建交等大行业普遍采用。可以说,不“委外”不足以留住资金,不“委外”就没有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银行许诺的回报率越来越高,“委外”的投资模式就会越来越激进,不断加杠杆。

  在货币政策宽松时期,在“委外”业务上谁激进,谁的规模就做得大,业务就发展得快。但货币政策一旦出现逆转,那些反应慢的“委外”就可能出现风险。

  现在,央行加强了“MPA(宏观审慎评估)考核”,给各银行打分。其考核项目非常细致,涉及到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跨境融资风险、信贷政策执行等七大类14项指标。

  央行根据每家银行“MPA考核”得分情况,给银行“排排坐”,然后按照排序“分果果”。成绩差、不听话的银行,会被要求多交存款准备金,而准备金在央行的“存款利息”会被打折,从央行获取资金会被“提价”。换句话说,商业银行的饭碗被央行把控着,你不听话、不达标,就别想吃饱饭。

  银监会也不含糊。下面是他们近期的监管措施:

表格来源:金融监管研究院(ID:banklawcn)

  简单来说,央行和银监会收紧监管的结果是:各银行以前通过“金融创新”制造的“模糊地带”现在都被纳入严格监管,通过表外、同业等方式打的擦边球、加的杠杆都无法玩下去了,很多资金需要变现、归还,以达到MPA考核指标。

  据媒体报道,国有大行的“委外”动辄以千亿计,但从占比上看,城商行才是“委外”大户。所以,即便是最保守的估计,16.7万亿的银行委外投资,至少有上万亿需要赎回。

  这将对谁构成利空?

  1、首先对债市构成利空,委外投资的主体在债市,而且很多加了杠杆。所以,委外赎回将给债市带来巨大压力。

  2、银行自身会受到损失。债市此前就出现过大跌,很多委外投资在债市是亏损的。如果被迫赎回,则亏损将被锁定。所以近期银行股除了新股外,普遍出现破位走势。

  浦发银行的走势是这样的(下图):

  兴业银行的走势是这样的(下图),看了这走势,前两天闪崩的原因你是不是突然理解了。总有人先知先觉,这是没有办法的。

  民生银行的走势是这样的(下图):

  3、给股市、期货市场带来巨大压力。相当一批委外投资进入了股市,或者参与了定增,甚至流入了期货市场。所以,近期A股和国内期货市场都在跌。

  4、给楼市增添压力。肯定有相当一批委外资金的底层资产跟房地产有关,比如用来买了土地,或者用来作为开发贷。现在,这些投资中的一部分面临撤离压力。

  你也许会问,这上万亿“委外”赎回后,钱并没有消失,应该还在市场里才对,所以还是可以支撑资产价格。其实你错了,这些钱是被“较高的风险偏好”衍生出来的。监管严厉之后,货币的衍生能力将降低,M2增速将继续下滑!

  二、砸锅的时候,你还去捞粥?——未来资产配置大逻辑彻底变了

来源:港股那点事(hkstocks)(本文不代表金融纵横谈立场)

  本文为本周格隆汇核心会员线下沙龙“深圳站”的嘉宾演讲,格隆汇对发言做了记录整理。应作者要求,隐去姓名,并对发言做了适当删节。

  ▌一、

  首先,澄清一下主持人的介绍,我不算什么智囊。现如今,智囊也不管什么用。我只是离决策层近一点,所以了解的信息、看问题的角度,与你们做投资的,多少会不一样。另外,我已被告知这是一个纯粹的小范围内部交流会。所以我就尽量就我所知所想,实话实说,不兜圈子,不绕弯子。

  很多人问我,说政府现在到底想干嘛?

  股市炒什么,就摁什么。炒雄安,集体停牌。炒高送配,点名批评。炒板块,攥着温州帮一顿暴打……这是逼着股市去死的节奏。

  房市一样。限贷、限购、认人又认贷,还嫌不够,还限售,这等于把买卖双方彻底隔离起来了,不见面了。这么玩,房市不死,也要脱几层皮吧?

  股市、房市都弄死了,这么大牺牲和付出,为什么呀?总得图点什么吧?

  最后这句话才问到点子上了。

  你们做做投资,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盯着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屁股一直坐在你的那个小凳上,所以你多数时候就不会明白政府当下和未来到底想干嘛?它的最大担忧和诉求到底是什么?

  屁股坐在政府的位置上对投资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简单,我们的经济,依然还是计划成分。我们国企垄断了8成以上的土地、自然资源和7成以上的信贷资源,这种经济结构,你不研究政府诉求,你去盯什么央行,盯什么汇率,盯什么CPI和PPI,你不瞎掰吗?你难道不知道那些数字怎么来的吗?

  ▌二、

  逻辑上,政府的着眼点一定是全局性的,它手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它必须做一个相对平衡性的统筹安排。

  但有一种情况例外:当经济状况必须要做取舍的时候,丢卒保车,舍车保帅,就是必然的了。

  你们看到了在摁股市,在摁房市,而且还摁得很坚决,为什么?很简单,不摁住,不死死摁住,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会玉石俱焚。

  过去我们有两个盛货币的池子:一个是实体经济,一个是虚拟经济。依照我们过去的经验,这两者是有一定因果捆绑的共生关系,谁也不会抛离谁太远,钱会在这两个池子之间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

  这个经验过去基本正确,但现在已完全不是这样。过去三年,我们发了78万亿的货币,新增了多少GDP呢?14.88万亿。钱去哪了?

  房市和股市。

  2016年中国一手房卖了11.7万亿,加上二手房交易额5-6万亿的话,就是17-18万亿,M2去年的新增量才15.5万亿,M2创造的负债还不够支持房子的交易。大量的货币要么固化为钢筋水泥,要么是各种交易性的资产,与生产性的资产隔得越来越远,造成整个资产创造现金流的能力急速衰减,实体经济产品根本不可能跟上虚拟经济的涨价步伐,被迫承担整个社会价格抬升的成本,呼吸越来越困难,原来并不显眼的债务压力反而凸显。

  而房市、股市收益率的抬升,又反过来推升资金收益率的期望值,一方面导致流入实体领域的货币会通过各种管涌,借道流入房市与股市,同时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在货币宽松背景下反而越来越高,不堪重负。最近东北、山东那些民企出问题,其实都与资本市场泡沫的倒逼有直接关系。

  换句话说,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其实已互不隶属,分道扬镳,而且在货币上,两者已形成事实上的争夺关系,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事实上不是在支持,而是抽血。

  ▌三、

  之所以有今天的骑虎难下,就是因为我们过去的捣糨糊,我们的拖。

  我们一直的经验就是做增量,期望在发展中得到自我消化和解决,这就是我们的路径依赖与思维惯性。但有些问题能够通过加水稀释的办法解决,有些问题恰恰相反,最开始它不是问题,但随着你肌体的膨胀过了一定约束与支撑限度,它会从纤芥之疾,迅速膨胀成肿瘤。

  经济模式就是这样。

  我们的经济增长一直靠投资。过去我们争论保房价,还是保汇率,其实质是,保房价,其实就是保投资;保投资,就是保经济。所以我们表面看是没做选择,但实际是在保房价。隐藏的逻辑是:相对汇率贬值与资本外流,经济的自由落体更可怕。

  但当一线城市房价一年能涨一倍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救汇率是釜底抽薪,救房价则是饮鸩止渴,我们面临的恐怖远景是:房市和股市不单对其他实体经济形成了抽血效应,其自身也随时面临着泡沫崩溃的可能。

  我们从没经历过大的经济金融危机,但多数人凭常识都看到了,再不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将玉石俱焚。

  唯一的办法:花再大代价,也把货币赶回实体经济那个池子。

  怎么赶?坚决压住股市与房市的收益率。

  这一定会带来疼痛,但两害相权取其轻。不砸了股市和房市这两口小锅,全国这口大锅就会散伙。

  砸锅的时候,你还在捞粥,这就是你的视野问题了。

  ▌四、

  过去三年,我们以超过5个单位的货币,创造了1个单位的GDP,这种货币推升GDP的效率与弹性在不断下降。历史累计的超发货币,未来会一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它会像山林火种一样四处飞溅,我们会疲于奔命一样四处救火。

  刚才很多人说股市跌,是因为美国收缩了,我们也要收缩。说美国加息周期,中美利差已经下降至5年低位,为了缓解资本外流压力,中国的利率水平必然也有抬升压力。这是典型的纸上谈兵。

  我们不会收缩,我们也没有条件收缩。小川行长的话,你要理解说和做的区别。M2速度不会降。汇率工具已经放手了(编者按:指特朗普的百日观察),利率再收,你知道会有多少企业会被债务勒死吗?东北、山东那些企业,本质上都是债务压的。实体没有钱,钱都去了虚拟领域。

  前期我们是不做选择,捣糨糊,赌运气,期待大水漫灌的宽松环境,以及时间轴上的发展,能让经济模式,经济结构矛盾自我解决,但实际演绎的结果,是逼迫必须做选择,否则是末路狂奔,玉石俱焚。

  所以,股市炒什么,当然就摁什么。房市如果限贷、限购、限售还不够,那就尽快推出房产税,或者准房产税。

  虚拟领域的收益率必须摁下去。

  这是当前刮骨疗伤的唯一选择。

  ▌尾声

  今年一季度GDP6.9%,高开太多,这大概率就是全年高点,全年GDP大概率是根光头阴线。

  从目前看,PPI同比增速已经见顶,历史上企业补库存行为与PPI高度同步,意味着补库存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下降。房地产的持续收紧在经济层面的拖累,也会在2季度,乃至后面更长的时间内显现。今年GDP前高后低的态势基本已形成。

  另外,全球流动性大拐点也确认,美联储除了加息,还会缩表,这让中国经济继续走大水漫灌的空间与弹性都已消失。

  唯一可行的做法,将存量货币挪窝,赶流动性到实体经济领域——这意味着股市、房市收益率必须,也必然下去。

  所以,未来很长时间,你们投资的大逻辑都要调整和修正

所有跟帖: 

可是我看到房市居高不下,原来只是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现在连三线城市的房价都暴涨了 -9876543- 给 9876543 发送悄悄话 (176 bytes) () 04/25/2017 postreply 05:04:56

二三线去库存。是涨了,我在南方的一个小别墅不值钱的都涨了不少。 -soldanella- 给 soldanella 发送悄悄话 soldanell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5/2017 postreply 05:13:47

一直说房市泡沫,可是这些泡沫都是真钱堆出来的,不是贷款。真正刚需的才是贷款 -9876543- 给 987654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5/2017 postreply 05:18:51

确实是钱印多了,穷人可能连一套房都买不起,有些人却是几十套,几百套地囤。如果出台房产税可能才真降。 -雪绒花飘- 给 雪绒花飘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5/2017 postreply 05:37:36

看看吧,总觉得国家不敢让房市塌下来 -9876543- 给 987654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5/2017 postreply 05:39:14

政府还撑得住就不会塌,万一什么时候挺不下去了牺牲房市总比经济全部崩掉好。 -雪绒花飘- 给 雪绒花飘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5/2017 postreply 05:43:49

房产税如果出台,会不会塌,我本来想夏天的时候回去卖套房子,所有的人都说不要卖,钱太毛了 -9876543- 给 987654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5/2017 postreply 05:46:32

房产税如果能通过并严格执行,房价绝对会降,就算只是百分之一的税,那些几十套,几百套房的人很多都被迫抛货, -雪绒花飘- 给 雪绒花飘 发送悄悄话 (187 bytes) () 04/25/2017 postreply 05:54:14

最后一根稻草了,不知道啥时候压死骆驼 -9876543- 给 987654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5/2017 postreply 05:56:48

中国的事情是不按经济规律走的,如果经济向好,一切都可以人为维持。万一经济持续恶化,房市其实也是很脆弱的 -雪绒花飘- 给 雪绒花飘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5/2017 postreply 06:08:11

房产税应该尽快出。习大大也是被留了个烂摊子。 -soldanella- 给 soldanella 发送悄悄话 soldanell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5/2017 postreply 05:12:14

房产税出来也许大家会觉得政府打压房市,抢房的趋势能下来点? -9876543- 给 987654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5/2017 postreply 05:32:42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有钱呢? 巨富很多,中产也很多很有钱,难道把外国人的钱都转到口袋里了? -小情绪- 给 小情绪 发送悄悄话 小情绪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5/2017 postreply 05:31:33

买不起房的更多,当然普遍生活水平是比以前提高了。中产全家举债也要买房投资,因为钱印得太多,货币贬值厉害啊。 -雪绒花飘- 给 雪绒花飘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5/2017 postreply 05:40:42

有儿子的还是要买,没房是不行的。除非愿意同父母住,听父母唠叨一辈子。 -水准- 给 水准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5/2017 postreply 05:33:00

感觉一线城市大龄女青年比男的多,以后没房的优秀男青年估计要考虑找条件差点的有房女青年了。 -雪绒花飘- 给 雪绒花飘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5/2017 postreply 05:46:14

一线大城市有几套房子的真不多,有三套的都少,倒是二三线城市有十套八套的duo -9876543- 给 987654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5/2017 postreply 05:48:04

现在是很多人卖掉二三线城市的房子给孩子付一线城市的首付 -雪绒花飘- 给 雪绒花飘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5/2017 postreply 05:56:22

现在一线太贵了,买不起了,昨天聊天,表姐家房子2006年买的,现在3000万了 -9876543- 给 987654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5/2017 postreply 06:01:15

赶上顺风车确实是幸运啊,如果能把钱转到国外就更好,等于是真金白银了 -雪绒花飘- 给 雪绒花飘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5/2017 postreply 06:16:35

她不缺钱,主要是这钱来得太容易了,比她看一辈子特需门诊赚的都多,太不公平了 -9876543- 给 987654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5/2017 postreply 06:30:12

不公平是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整个社会戾气重,很多人出国不是出于追求更好的生活水平,而是因为在国内觉得不安全 -雪绒花飘- 给 雪绒花飘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5/2017 postreply 06:49:42

仇富很厉害,每个人都想着赚钱,没别的追求。 -9876543- 给 987654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5/2017 postreply 06:52:10

给儿子买房子是必然趋势,但是儿子有孩子还是要回去和老人住,中国就是这样的国情,房子还是空着或者租出去 -小情绪- 给 小情绪 发送悄悄话 小情绪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5/2017 postreply 06:02:42

以后90后,00后家里有两套房子的人会增多,如果真开始收房产税,租金还不够交房产税。中国房价的涨跌是由政府掌控的。 -雪绒花飘- 给 雪绒花飘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5/2017 postreply 06:13:3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