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怎么放保鲜时间长

来源: 一点即通 2016-05-04 18:48:0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968 bytes)
 

 

 

  存放鸡蛋是个技术活,保存不好极其容易变质。这次将保存注意点搜集齐全,让你一次看明白!

  鸡蛋的大头向上

 鲜鸡蛋的蛋清是浓稠的,但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以及外界温度的变化,蛋白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所含的粘液素会逐渐脱水变稀,从而使蛋白失衡,失去固定蛋黄的作用。由于蛋黄的比重小于蛋白,选择将鸡蛋的大头向上,小头朝下,直立存放,即使蛋白变稀,也不会很快发生靠黄和贴皮现象。这样既可防止微生物侵入蛋黄,也有利于保证蛋品的质量。

  注意隔离

  新鲜的鸡蛋是有生命的,它需要不停地通过蛋壳上的气孔进行呼吸,因此具有吸收异味的功能。如果在储存过程中与大蒜、韭菜等有不良气味的食物混放,那么鸡蛋就会出现异味,影响食用效果。因此,存放鸡蛋时,应注意与其他食物隔离。

  不要密封存放

  有些人觉得鸡蛋脏,将其放在塑料盒里密封“隔离”,这样不对。因为存放过程中鸡蛋也需要“呼吸”,向外蒸发水分,用塑料盒保存,盒内不透气,里面的环境潮湿,会使蛋壳外的保护膜溶解失去保护作用,加速鸡蛋变质,要注意。

  存放前不用水洗

  鸡蛋也不能用水洗,蛋壳外的保护膜是水溶性的,水洗会破坏保护膜。平时可买干净的清洁蛋,或者买普通鸡蛋在冷藏室里隔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夏日常温保存10天左右

   在温度2~5℃下,鸡蛋可以保存40天,在冬季室内可以保存15天左右,夏季室内常温下鸡蛋可以保存10天左右。鸡蛋超过保质期,新鲜程度和营养成分都会受到影响。提醒大家:鸡蛋不要一次买太多,够一周吃即可。

    这几种鸡蛋不能吃!

  裂纹蛋:这些鸡蛋很容易被细菌侵入,若放置时间较长就不宜食用。

  粘壳蛋:这种蛋因储存时间过长,蛋黄膜由韧变弱,蛋黄紧贴蛋壳,若局部呈红色还可以吃,但蛋膜紧贴蛋壳不动、贴皮处呈深黑色就不宜再食。

  散黄蛋:因运输等剧烈震荡,蛋黄膜破裂,被细菌或霉菌经蛋壳气孔侵入蛋体而破坏了蛋白质结构造成散黄,蛋液稀而混浊。

  臭鸡蛋:由于细菌侵入鸡蛋内大量繁殖,产生变质,蛋壳乌灰色,甚至使蛋壳因受内部硫化氢气体膨胀而破裂,并带有恶臭味,此种蛋不能食用。

  死胎蛋:鸡蛋在孵化过程中因受到细菌或寄生虫污染,导致胚胎停止发育的蛋称死胎蛋。这种蛋所含营养已发生变化,蛋白质被分解会产生多种有毒物质,故不宜食用。

  发霉蛋:有的鸡蛋遭到雨淋或受潮,会把蛋壳表面的保护膜洗掉,使细菌侵入蛋内而发霉变质,使蛋壳上有黑斑点并发霉,这种蛋也不宜食用。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cook it and store in Freezer! -Tianyazi- 给 Tianyazi 发送悄悄话 Tianyazi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4/2016 postreply 18:56:37

变成小鸡。。一代一代地,永远新鲜。 -borisg-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4/2016 postreply 19:01:32

超市买的鸡蛋大多不能变小鸡。 -waterclover- 给 waterclover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04/2016 postreply 19:18:52

哈哈累不累啊。这些不好的蛋不会进超市的。买回一盒蛋放冰箱就行了。不需要这些专业知识 -greenoasis- 给 greenoasis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04/2016 postreply 19:12:06

腌咸鸡蛋。 -waterclover- 给 waterclover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04/2016 postreply 19:22:00

这是中国的转帖吧 这边也没有臭鸡蛋 死胎蛋。。。。 -hhhh- 给 hhhh 发送悄悄话 hhhh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4/2016 postreply 19:27:48

放冰箱,一周之内就吃完了。 -聊聊看- 给 聊聊看 发送悄悄话 (212 bytes) () 05/04/2016 postreply 20:23:3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