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篇女子举重冠军周璐璐父母的采访,很朴实的老两口啊

来源: woth 2012-08-05 19:06:4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181 bytes)

周璐璐父母:果园还得继续种 坐飞机看比赛是遭罪

2012年08月06日 07:43
来源:济南时报 作者:董宏磊 王兴步

字号:T|T
1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北京时间8月6日凌晨,山东姑娘周璐璐在女子举重75公斤以上级的比赛中上演惊天大逆转,最终以总成绩333公斤、破世界纪录的优异表现,为中国军团也为山东又拿到一枚宝贵的金牌。

待人和善的老两口

虽然自己的女儿周璐璐现在已经成为体育界的一位明星,但是在周璐璐父母周维俭和李华的身上,却依然表现着农村人的淳朴。;

驻扎在罗姆福德小镇的中国奥运冠军的家属很多,凭着山东人的豪爽和憨厚,周维俭和李华来到这里后,就很快跟大家打成一片,不管是以前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乐意跟老周两口子唠上几句嗑,同在一家酒店住的小辈们,也都是一口一个“叔叔”、“阿姨”地喊着。

8月2日晚上,中国军团的成绩不错,这里的家长们也都心情愉悦,大家相约喝点酒庆祝,滴酒不沾的周维俭笑眯眯地看着大家谈天说地,论儿论女,饭后本 来两口子想早点回房间休息,但还是被谈兴高涨的陈一冰的父亲拉到了房间里继续侃大山,“他们怎么着也不让走,我们也不能扫了大家的兴。”第二天一早,周维 俭虽然有些疲惫,但还是乐呵呵的。

为了女儿保持低调

老周两口子有着山东人典型的不爱张扬的性格特点。周璐璐的家乡在烟台市牟平区大窑镇西吕格庄村,这是一个靠海的小村子,周维俭的长相很符合山东大汉 的形象,高高大大的,穿着周璐璐穿剩下的运动服,不认识的人看起来,像是一个教练。“我读书时在学校练过跳高,跑步,也打篮球,但出了学校成绩就比不上人 家了。”老周说着就自己乐了。

1999年,命运的转折点突然降临在老周家。当年,周璐璐代表小学参加了牟平区中小学生运动会。牟平区体校教练看正在参加铅球比赛的周璐璐个子高 高,身体也很壮实,就萌生了将她纳入举重队的想法。那一年,周璐璐11岁。老周夫妇找到教练说:“我们什么也不懂,璐璐就交给您了,您当自己孩子就行,该 管管,该骂骂,不用惯着。”现在回想起来,李华说,“当时闺女学习成绩一般,咱就琢磨着,搞体育也行,对于农村孩子也是一条出路。既然闺女最终选择了这条 路,咱就要全力支持。”

第一次在现场看女儿比赛

对老周两口子来说,能把女儿璐璐供出去是很不容易的。在和记者的交谈中,周维俭的脸上挂满了笑容,他一直都为女儿的出息感到高兴。说起女儿能走到这 一步,周维俭夫妇感慨说“没有想到”,“我们都是农民,没有什么文化,谁能想到把她培养成举重运动员,还能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

在周维俭夫妇眼中,女儿训练非常刻苦,自从2009年全运会比赛结束后回了一次家,再没回来过,就连过年过节也不例外。“还好,现在电话和网络都方 便了,我们经常在网上视频聊天。”李华告诉记者,女儿比赛取得好成绩都会跟家里说说,家里的情况她也经常问问。虽然女儿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周维俭夫妇此 前从没在比赛现场和女儿一起分享得奖的喜悦,这次他们终于可以亲眼看到女儿的表现了。但是,这次看比赛却让老周夫妇遭了罪。“去成都办签证是我们第一次坐 飞机,到伦敦只是第二次,她妈妈晕机晕得厉害,吐得不行了。我也难受得浑身冒冷汗。”老周心有余悸地说,“听说回去要飞更长的时间,这可咋办。”

身体遭罪只是一方面,心理上的牵挂更熬人。虽然李华对记者说“顺其自然”,但母亲对女儿的担心还是随着周璐璐比赛时间的日益临近而越来越严重。昨天 吃早饭时,李华悄悄地打听陆永在男子举重85公斤级的成绩,当她听说陆永因为挺举三次试举失败而没有成绩时,一下子就沉默了下来,眼里也开始闪动泪光 ——— 陆永的成绩让这位母亲更加忧心自己的女儿了,在本报记者的劝解下,李华才稍微平复了心情。

“这次璐璐知道我们来,但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到,比赛时我们坐在哪看比赛她也不会知道。其实,我们是不想让她知道我们来的事情,就是怕影响她的发挥。”老周告诉记者。

女儿给的钱都存着

周维俭和李华两口子在家里种了近10亩地,其中有5亩苹果,还有3亩樱桃,剩下的两亩地杂七杂八都种上点作物,“种什么吃什么呗,我们在吃上的花销很小。”李华对记者说。

10亩地就靠老两口平日里照顾着,只是到了6月份才会雇上几个人帮忙,因为那个时候,樱桃下来了,而苹果也到了套袋的时候,“每次都要套10万个袋 子,只凭我们两个人是忙不过来的。”老周说,不过,他们也就是集中忙上两个星期左右,等这些农活都做完,老两口就可以相对清闲一些了。“就是因为有了空 闲,这次才能到伦敦看奥运会。但是,家里的果园没人照看,还是有些不放心。”李华说。

老周夫妇都有着平淡、简朴的生活习惯,根本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所以,这次来英国让他们头疼的事情就是花费,“前天去大英博物馆,导游买水给我们 喝,一瓶水合着人民币16块钱,这太吓人了。”而英国超高的消费也让他们为回去给乡亲们捎点什么礼物而发愁,“我们家经济条件一般,这里的东西动不动就成 百上千的,咱哪有那么多钱啊。”

其实,周璐璐很孝顺,经常会给家里寄钱或者捎些礼物,但她每次给家里寄钱,老周夫妇都不会动一分钱,李华告诉记者,“把这些钱给闺女存着,等她以后 结婚时,当嫁妆再给她。”说到女儿的感情问题,李华还是用了“顺其自然”这个说法,1988年出生的周璐璐今年已经24岁了,在农村像她这个年纪的女孩早 就到了结婚的年龄,但李华很清楚,练举重尤其是大级别项目的女孩子找对象确实不太容易,“她练的这个项目不比其他人,恋爱、结婚的事情早不了。再说了,就 算我们想帮她介绍,但现在的女孩子哪个还看父母的态度啊,就算她有了朋友,我们也顶多是提供个建议和参考。”

不会因闺女夺冠而改变

周璐璐其实早就成了全村人的骄傲,当周璐璐在举重世锦赛上夺冠后,在老周家所在村子,村里的领导专门在村口树了一块宣传牌,宣传牌上写着“举重世锦 赛我村周璐璐摘金,总成绩328公斤破纪录”,还有周璐璐2011年在法国巴黎世锦赛获得两块金牌的照片。在该村的信息宣传栏上,村委也专门设置板块展示 牟平首位世界冠军周璐璐的事迹。

这次周璐璐参加奥运会,更是让村书记和村长骄傲得不得了,逢人就说“代表咱们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周璐璐就是俺们村”的。老周还告诉记者,这次来英国之 前,村里的领导专门找他商量,璐璐夺冠了,村里要大肆庆祝,而且村里的妇女表演队已经开始着手排练节目了,就等着周璐璐衣锦还乡了。老周一听,赶紧叫停, “咱不是那种张扬的人,千万别这么干。”但让老周无奈的是,村里领导才不管呢,还是乐呵呵地安排节目排练去了。

村里有人在老周来英国之前问了一个问题,“如果你们家璐璐拿了奥运会冠军,会让你们发生什么改变?”老周想都没想,张口就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什么 改变也不会,我们还是普通的农民。”这次跟记者聊天,老周同样说,“咱们山东人就是这种性格,咱也不会因为闺女拿了冠军就怎么着怎么着,家里的果园还得继 续种着,咱的根子还是这里。咱不会心高气傲,鸡犬升天。平时该咋样,现在就咋样。”

特派记者董宏磊王兴步(时报伦敦8月5日电)

所有跟帖: 

现在城市孩子都不愿吃苦,所以搞体育的很多都是农村的,一小就被带走了。 -201008- 给 201008 发送悄悄话 201008 的博客首页 (93 bytes) () 08/05/2012 postreply 19:42:0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