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一个上大学名额与我之谜

本帖于 2025-11-12 16:50:56 时间, 由普通用户 加拿大姥姥 编辑

1968年7月21日,国内大学停止招生数年后,老人家发出最高指示:“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虽然听上去有些勉强,但是大学还是继续办下去了。

按照七二一指示,从1970年开始,全国高校陆续恢复招生,但不再通过统一考试,而是采取推荐、选拔、审查、批准的方式,从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中选拔,经所在单位推荐上大学。

我当时正上山下乡在黑龙江东北兵团当知青,在普通的一个日子里,因为天上掉出大馅饼,一个上大学名额与我之谜而变得不普通,没齿铭记。

那一天,我在团部医院的中学老同学,又是两家家长有世交的她,贴近我耳朵,不能让第三人听到的声音兴奋跟我说,团里已经把一个上大学名额给你们连,就是给你的,你赶快回去,不要说出来,不要让别人看出你已经知道。

喜从天降

这个上大学名额的要求是,性别女,年龄22岁,北京知青,录取学校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而我们连队北京知青只有我一个,年龄也只我一个符合这个招生条件,其余都比我大,说白了真是给我的。当然还得经过指导员同意。我同学说你赶快回去,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千万不要说出去。千万不要露出高兴。

我连跑带地儿飞似的往连队跑,平时这段路要走40分钟,那一刻我舞着跑着跳着蹦着不喘气似地跑回连队。看到谁我也憋不住高兴,不会装作不高兴。

不料,一场空。

我的同学惋惜地告诉我,你们连队指导员不同意你上大学,上报团里的上大学名单不是你,是一个男知青,不符合团里和招生办的要求,这个上大学名额作废,换给另外一个团,也没要你们连队上报的那个男青年。

次日,连队休息,是改变命运的机遇吗?现在是,那时不是。

那是一个大晴天,大太阳当空照,管用吗。

我一溜烟跑到团部招待所,一窗之隔近在咫尺,玻璃窗户开着半扇,窗户里说话的声音都能听得见。那是从北京来的招生办成员,是我的家乡来的人。我多想冲进去跟他们说,你们要的就是我,我就是你要的北京知青。那是现在。当时,五十多年前的我就是不敢,一扇窗就像隔着长城,隔着世纪,隔着我的一辈子。

一窗之隔的我

只会傻傻的呆呆的走来走去,走去走来,就是不敢冲进去说真话,告诉他们,我从小品学兼优,全学校都知道我,但是,我不敢说,是因为我心里正能量吗?我家庭出身不是很好,不是根红苗正红五类,我父亲是当时被批判的臭老九,下放干校劳动,改造资产阶级世界观,一个中午休息时间一个人打扫两个厕所。一个人买食堂午饭两份红烧肉事后斗私批修,说自己不应该买两份红烧肉,应该想着别人。

当时,我虽然认识团参谋长家,就住在一眼能看见的,离招待所那么近的那排红色砖房的团部家属房。我还能看到离招待所不远的团部医院,医院后面就是知青宿舍住着我的老同学。还不止。

还有团参谋长太太她是北大医学院毕业,屯垦戍边一块儿和夫婿分到我们这个团部医院,和我的老同学一起工作关系甚欢。这是现在我这么想,可在当时我一点没这样想。是贫穷限制我的想象吗?

我当时一点不敢,不敢多迈出人生一步去敲招生办房门,更不敢多走几步去找他们。怕给他们添麻烦。我甚至至今都没有问过我的老同学,你的消息是从哪来的,一个字都不再提。我的老同学她也有苦衷,我的老同学亲属就在团部担任职务说得上话,但是不能说,他也有苦衷,特别的老实人。

当时的政治背景是反对走后门上大学,是我的连队指导员说了算。也是我们那一代知青一心一意树立扎根边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甘撒热血在边疆的心愿和行动。这是当时写在墙上的大标语,是我们背下来的心里的口号,也是我们的心声和行动。另方面,就觉得好像一想上大学就是思想不对头,就不是扎根边疆,就要斗私批修,要改造自己私字一闪念。当时的政治环境就是那样,不是笑话,必须是自己亲身经历才能知道那么深刻。

指导员

仔细想想我和指导员单独说过一次话,很短。他问我家里几口人,父母干什么,其他人干什么。说他有一个儿子很不错,和我年龄差不多,去他家玩,说完背着手就走了。脸上不是那么严肃,还有一点微笑的痕迹。

指导员太太找过我一次,时隔多年,我还记得这位太太,微微笑着说话,让我去她家玩。但是,我没有去。写到这儿我想起一件好玩的事儿,小学一年级,我和同班的一男一女两个同学来到我家,在一张长方形的大的写字台上写作业。啪,我就挨了家人一巴掌打在我的脑门上,因为我和那个男同学脑袋离的近。

那个时候,连队有要好的老职工请知青去家里是常事儿,我的老同学就经常带我去她的亲属家吃好吃的,炸茄盒,葱包肉,什么好吃的都有,可比连队冬天吃的冻菜,冻萝卜,好吃多了,没法比。真感谢我的老同学,感谢老同学亲属,感谢老职工,让我度过那一段的知青岁月,有他们的功劳,感谢他们。

这位指导员,我是后来才知道,在我返城的时候,他找到团部医院,当着医院院长的面,把我的一份证明信件给撕了。这份证明信件,正是医院院长亲自给我开出来,不需要连队指导员同意,我就可以正大光明办理返城手续。但却被指导员给撕了。而医院院长是医院人尽皆知的老好人。到现在这位院长的容颜都在我脑子里,难为院长为了我,受气,真是不好意思。

太长下次续写。

感谢文学城,感谢文学城博客,感谢大家。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