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却最宝贵的成长养分,就是爱,这里面包涵了尊重,理解,鼓励,情绪上的接纳,等等。看了藤儿的帖子,忍不住又要啰嗦两句。
回想我小时候,也属于比较有钱的家庭,但是大彩电,土豆片,巧克力和美国时装给我带来了快乐吗?有,不过很短。爸妈把我交给了爷爷奶奶,我在语言暴力的枪林弹雨下;爸妈回来后,我又处在学习成绩高于一切的无形压力中。我从小对大的感觉就是孤单,一个人无力地面对冷酷无情的世界。
的确我爸妈给了我很好的条件,我上的是私立初中,受到很严格的教育,90年代中期就有电脑,家里摆的电视永远是最大的,音响是最好的(都是摆设,很少用)。但是正因为如此,他们对我永远是一付“怎么什么条件都有了,你怎么还是这么不努力,苯?对得起我们吗?”的居高临下的态度。我厌恶他们的虚荣,我想有的,只是一个正常的家庭,不冷言冷语动辄高声嘲讽的环境。我记得好几次,我都已经年高中了,他们在节日把我反锁家中念书,时不时潜进我房间监督;生病了,我妈都不愿意帮我换衣服,还是做客的舅妈换的,因为她早已警告我不要生病,我这是自找的;我的生日他们忘了,还是偷看我手机时,发现同学给我的祝福短信才想起来,然后给我5块钱自己去买最小的蛋糕,我买了妈妈爱吃的口味,她不等我就吃了一半。我从小到大没有过过像样的生日,都是和节日合并,或者就像这样他们忘了,或者奶奶叫我让着表妹先吃,蜡烛她先吹(就是这样也只有一次,10岁),所以根本不是我的生日。本来以为爸妈回国后就能给我过生日,哦,我太天真了。
一次被关在家里后,我对房间里的大花瓶说,我还不如你,你还有被炫耀的价值。生活在这样一个一无所缺却空空荡荡的“家”里,我意识到我的价值在他们眼中就是养老的保票。对不起,是你们要生我的,不是我要来的。这些家具,食物,衣服,是你们要给的,不是我要的我选的。
有网友问我是怎么进行心理治疗的,这说来话长,第一步,就是勇气,说我要改变,我不要被过去的自卑或者仇恨捆绑。我进行治疗时,有几个陌生人(为了将来的隐私)组成的小组,彻底敞开谈,在facilitator的引导下,我们回忆,痛哭,疏导愤怒。这小组真是让我见识了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也让我体会到一种别样的温暖,因为,你看,这么多人都是家暴出来的,我不是孤独的;罪恶放在光的下面罪恶感就消失了好多。情感一定要疏导,不能积压,所以我们被鼓励打沙袋(我们组有个人回家后徒手砸扁了冰箱),当然这都是心里治疗师的引导下进行的,要不然把情绪勾起来去伤害自己和他人就不好了。我后来买了一个大熊专门用来打,放在家里,后来打烂了,神奇的是,我打完哭完以后,心里真的是从未有过的解脱。。。Very empowering也感觉再没有必要去向那伤害我的人诉说,报复,因为他们不会有这个意识,总之,我前面的是自己的美好人生。Not them, but the evil inside them that hurt us. They did not know what they did. 还有一个小本子,用对话的形式引导自我回忆,自我解劝,自我保护,一个是现在长大的自己,一个是小时候的自己,让小时候的自己重新得到爱,让长大的自己面对现在的人生(具体这种方法叫什么我忘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给我悄悄话)。我知道我会把这个小小的自己,现在生活在这个日记本中的自己,好好的爱护,直到我离开世界。
很多年我都不敢想自己当妈妈,我真的怕自己做不好。后来我越来越明白,我只要给孩子爱,让他跟着我们多吃一点苦,少一点享受又有什么关系呢。我知道很多70后,还有我爸妈本身50后,小时候很贫穷,但很开心。就算我不是完美的,只要我的爱不是拿他来炫耀,来勒索尊严和独立,来换取老年的保障,我就应该是合格的吧,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