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去世的诺奖医学奖获得者沃森说,他不喜欢傻瓜 (摘自维基)
远离无聊的人
在2007年出版的回忆录《远离无聊的人:科学生涯的教训》中,沃森将他的学术同事描述为“恐龙”、“游手好闲之徒”、“化石”、“过气人物”、“平庸之辈”和“空洞无物”。史蒂夫·沙平在《哈佛杂志》上指出,沃森写了一本不太寻常的“礼仪之书”,讲述了科学家在职业生涯不同阶段所需的技能;他还写道,沃森以在大学里积极追求自己的目标而闻名。 E·O·威尔逊曾形容沃森是“我见过的最令人讨厌的人”,但在后来的电视采访中,他表示两人是朋友,他们在哈佛的竞争早已是“过去式”(当时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争夺科研经费)。
在回忆录《远离无聊的人》的后记中,沃森对哈佛大学前校长劳伦斯·萨默斯时而抨击时而辩护。萨默斯于2006年辞职,部分原因是他发表了关于女性和科学的言论。沃森在后记中也指出:“任何真心想要了解科学领域男女比例失衡问题的人,都必须至少做好准备,考虑先天因素可能发挥的作用,即便有明确证据表明后天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种族的评论
在2000年的一次会议上,沃森提出了肤色与性欲之间的联系,他假设肤色较深的人性欲更强。 他的演讲指出,研究发现黑色素(赋予皮肤颜色的物质)提取物可以增强受试者的性欲。据参加过演讲的人回忆,他当时说:“这就是为什么会有拉丁裔情人。” “你从未听说过英国情人,只有英国病人。”沃森还表示,与种族和民族群体相关的刻板印象具有遗传基础:犹太人聪明,中国人聪明但缺乏创造力,这是因为顺从的选择,而印度人卑躬屈膝,这是因为种姓制度下的族内通婚选择。关于黑人和白人之间的智力差异,沃森断言:“我们所有的社会政策都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他们的(黑人)智力与我们(白人)相同——然而所有的测试都表明并非如此……那些不得不与黑人员工打交道的人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沃森反复断言,黑人和白人平均智商的差异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2007年10月初,他在冷泉港实验室(CSHL)接受了夏洛特·亨特-格鲁布的采访。沃森在采访中谈到了他认为非洲人的智力不如西方人的观点。沃森表示,他的本意是推广科学,而非种族主义,但英国的一些演出场所取消了他的行程,沃森本人也取消了剩余的巡回演讲。《自然》杂志的一篇社论称他的言论“令人无法接受”,但同时表示希望巡回演讲没有被取消,这样沃森就不得不当面面对批评者,从而促进就此问题展开科学讨论。由于这场争议,冷泉港实验室的理事会暂停了沃森的行政职务。沃森发表了道歉声明,随后在79岁时从冷泉港实验室退休,实验室称他“近40年的杰出服务”。沃森将退休归因于年龄以及他无法预料或希望的境况。
2008年,沃森被任命为冷泉港实验室(CSHL)名誉校长,但他继续为该实验室的项目工作提供咨询和指导。同年,沃森在BBC的一部纪录片中表示,他不认为自己是种族主义者。
2019年1月,在一部前一年制作的电视纪录片播出后,沃森重申了他关于种族和遗传学的观点。随后,冷泉港实验室撤销了授予沃森的所有荣誉头衔,并切断了与他的一切联系。沃森对此事未作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