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你的”氛围。当时琢磨的过程中,跳入了一个概念关于“我的”的感受。笛卡尔曾经说过“我思故我在”。这个对于“我”的认识,让我又跳入了一段久远的记忆。那时对于“我”的认识是吓人的感觉。这种感觉一经产生就难以忘怀,因为它是切切实实发生的一个过程,不管过程时间的长短,对个体的冲击是强烈的。经历中个人惊悚的感觉我有过几次,都是对“自我”不确定的冲击。有时想想宇宙,生命的产生,都是感慨个体的渺小。
那年第一次对“我”的疑惑大概发生在初中的最后学期,年纪15岁。一个突发的想法伴随着惊悚的感觉。那时似乎在回想之前吃馒头时候的味觉。突然一个想法出来:“我”感觉到了馒头的味道,那个“我”从何而来?别人也是自己感觉馒头的味道,也有他们的“我”。用成熟后的想法就是个体所有的感受都是从自我体验出发。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感到害怕。可能模糊感觉到了每个个体的单独存在?还有对体验自我认识的恐惧?这事似乎对我的生活没有明显的困恼。因为那种惊悚随着想法结束也消失了。
这事过了几十年,回忆中只有偶然几次想到它。每一次念头过,似乎想起当时惊悚的感觉,但很淡随之就过了。这次是写了下来。我现在几乎没有对独孤,孤单有负面的感受。我几乎接受了这种状态的存在,并理解,也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丰富并感恩。
喔,玫瑰花
我没有特意看你
但,每一次
看到就喜欢
还有清香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非常深刻的哲学内涵。几乎所有个体对世界的认识都是以自我感知为主。所以世界在每个人眼里是不同的。
昨晚看了一片视频关于平行宇宙的科学探讨。由于存在不同纬度,也就是说用地球的空间方向概念,另一维度的生物同时出现了一个方位,但彼此毫无关系,看不到彼此。当然平行宇宙另一个概念也是每一个宇宙都同时存在着相同的角色,但时间是错开的,彼此不搭界的上演着同个角色的人生不同时期的体验。所以这一切的世界的模样都是那个单一个体的体验,看到的,听到的,感知到的,都是个人化的。
讲一个笛卡尔的一小段趣事。笛卡尔曾经在他的房间里天才地想到了几何与代数合并。那时他称他的房间为“烤箱”。我想可能是他怕冷,体温低,呆在舒适温度的房间里所以亲切称“烤箱”。当时他悠然地躺在了床上,发发呆,接着目光在移动,突然看到了角落里一只可爱的小虫。于是线条,图形产生了。
前几年,我有了一个习惯-醒前灵感的记录。有个科学家谈过他的灵感来源于清晨醒来的瞬间。那往往是长时间的对于问题的探究与思考之后。于是他启发了我,并且有了不仅是醒来时的记录还有随时几下的诗歌片句。
现在这种习惯停了。
这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是认识事件的一个漫长过程。谁会想到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会知道笛卡尔的“comfort -loving “的爱好。对年轻的我而言,喜欢赖床,做做白日梦。中年前期慢慢过度到了相对于挣扎起床的不适到自然愉悦的早起。
古希腊哲学家有对于闲适生活的要求,就是适度的金钱供应于生活的适度要求,然后开展愉悦的思考与精神上的满足。我想这是对生活最好的安排,也避免了对于欲望不当的追求贪婪及世事纷杂的困扰。
我还是有白日梦,梦想是对日渐衰老的身体的一个对冲;就是有计划地适当的学习。这是一种动力,也是生命的活水。顺其自然是态度。
我阅读,我写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