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诺贝尔奖点评2: 物理学奖

本帖于 2025-10-07 06:05:13 时间, 由普通用户 挖矿 编辑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三位美国科学家——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e)、米歇尔·德沃雷(Michel Devoret)和约翰·马蒂尼斯(John Martinis)。他们让量子——这个本来只在显微镜里蹦跶的小家伙——在一块电路板上跳了出来。

 

一、从电子到电路

人类早知道电子能“穿墙”、光子会“叠加”,可那都是原子里的小把戏,没人看得见。

这三位科学家用一种几乎没有电阻的超导材料,做出一段小电路,让成群的电子像一支合唱团——一起越过障碍,还只吸收固定的能量。他们让量子这门“玄学”,第一次在肉眼世界登台亮相。这不是魔法,是物理。只是物理到了极处,总有几分神气。

 

二、三位筑梦人

克拉克是伯克利的老教授,几十年和低温、磁场、电子纠缠不清。他发明的超导磁力仪能听见地球的呼吸,也能捕捉量子的心跳。

德沃雷是法国人,后任教耶鲁。他把电路当作人造原子,开创了“电路量子光学”,让量子不再高冷,而是能与工程师对话。

马蒂尼斯是克拉克的学生。当年在伯克利,他亲手搭起那套实验;如今在加州圣塔芭芭拉和谷歌,他让量子从理论走进了机器。量子计算的电路——其实源自他们那块冰冷的芯片。

 

三、量子计算的影子

他们的工作成了超导量子比特的雏形。这意味着,未来的计算机不只会算“是”或“否”,还会在“是”和“否”之间同时思考——像一只永远没决定要不要起床的薛定谔猫。

有人说,这是计算的未来;也有人说,这是逻辑的尽头。量子让世界更快,也更暧昧。

 

四、结语:一与零之间

“科学有时像爱情,越精确,越神秘。”量子就是这样的爱情。它让人既相信理性,又怀疑理性。如今,它从方程走到芯片,从实验室走向生活。

而它能获得诺贝尔奖,也不仅因为实验的精巧,更因为“量子”早已超越物理——它成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在量子计算里,它让信息既确定又漂浮;在量子化学里,它解释分子的舞步;在量子生物里,它暗示生命的闪念与纠缠。量子不再只是自然的秘密,而成了文明的隐喻。

在一与零之间,我们正在重写“现实”的定义——既是科学的革命,也是人类思想的又一次隧穿。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结语很有意思,是你自己总结的吗? -片地野花- 给 片地野花 发送悄悄话 片地野花 的博客首页 (369 bytes) () 10/07/2025 postreply 06:03:59

必须的 量子纠缠 哈哈 -挖矿- 给 挖矿 发送悄悄话 挖矿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7/2025 postreply 06:08:12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在怀疑中前行的呢?理性、感性、善、恶、美、丑,每一天都在怀疑,在寻找平衡和合谐 -片地野花- 给 片地野花 发送悄悄话 片地野花 的博客首页 (63 bytes) () 10/07/2025 postreply 06:50:13

没想到物理还能研究玄学真开拓了我对物理的认知格局 -Arrwyn- 给 Arrwyn 发送悄悄话 Arrwy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7/2025 postreply 06:40:29

所谓玄学就是人类还没触及到得科技而已 -CRUSH- 给 CRUSH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7/2025 postreply 06:47:39

物理的尽头就是玄学 -66i6- 给 66i6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7/2025 postreply 06:53:3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