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觉得在国内城市开店不是那么难的事。城市具备很好的人流量,这是开店成功的最主要因素。那么这里关键是人流量愿意贡献给你吗?如果用价格战恶性竞争,那么大家都会很难过,也失去了开店的意义。博客店主小v的帖子分析了很好:目前作为普通人要比过去有很大的机会出圈。她是17年就想通了这个原理。那么经过这几年的实际经验反复磨练她又印证了自己当初的想法确凿。我呢,是今年刚刚想通了这一件事:这个时代是属于平民机会的时代。我与她不同,我是看书还有观察一点社会现象一点一点确认的。
开个店是我心里很想做的事。我想开花店,开书店咖啡店,想做几个房间的民宿。这是我感兴趣的事。我是想做一些与文化有关的事,但我预算是有限制。做事需要动力,人跟着会跑起来。
市场下沉时期不见得是坏事,比如租金便宜了,可以拿到好的地点,没人与你竞争。但关键是你要怎么经营。市场调查很重要,要多跑,多见识,多请教。我预约了小V的直播。其实她的课程我都想听听。与年轻有活力的人交往会让自己也变得很年轻。就算我不开店,我也会学到很多东西。
家附近有几家星巴克咖啡店。我经常去的大约10分钟的开车距离的有四家,其中三家是可以开车经过点并拿取,一家是需要下车进去拿。他们都可以网上预点。他们的生意看上去都不错。他们也卖几种简单的烘烤点心。一杯5,6块钱的饮料加上糕点大约10块钱。星巴克在这边似乎是生意不错。我以前常去的店我是喜欢店内的氛围,有很强的咖啡文化的氛围。我觉得有时你饮用的不仅仅是饮料本身而是它的一些文化气息。或许有人会说这样很假之类的的话,也会有人说文明很假之类的话。但是人类就是有这样那样的艺术文化与生活的点缀才觉得生活有味道。
连锁店的性质就是方便管理,同类产品成品其实是单一的。富有个性的是一些小店才能办到的特色,会比较灵活。星巴克在中国的定价是跟在美国的价钱是一样的,管理的模式也是一样包括产品。后来国内咖啡产品的多样化是星巴克是很难做到的。
咖啡店如果只是卖饮料其他饮料也是,那门槛就比较低。不管怎么折腾产品,都会轻易起价格战。要有内容,有人文的东西在里面,就不是单纯的卖饮料了。小店其实会很灵活,当然店主也是要很灵活的开店。有一点很重要,你开的店不是单纯的赚钱为目标而是你有兴趣的主题你才会孜孜不倦地钻研下去。以上用分钟来计算距离不够严谨。我会用哩数来计算。弄好了再纠正。
我用6公里距离来计量,从我居住地大约10分钟开车距离。在6公里距离之内的星巴克大约有13家,8公里距离之内大约21家(这个是包括13家的)。这只是星巴克,还有一家连锁咖啡店,但它占的市场份额很小。这家我也是喜欢的,还是因为店面的风格喜欢。还有一些单独小咖啡店散落在一些商场里的店面内。不会很多。这些小的咖啡店我想咖啡会很特别,但我一次也没有尝试过。一些快餐店加油站还有餐厅也有卖咖啡。但总的来讲星巴克是咖啡店的大咖,它是很显眼的存在。
今天在地里干活,捡到了一枚羽毛。非常漂亮。我一眼就认出了它是我家鸟儿的羽毛。这里颜色拍不出来真实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它会掉落在地。它们是长期居住在我家后院的灌木丛中。每天傍晚我给花浇水时都会与它们互动一下。非常可爱的它们。
苹果树上摘下一颗苹果。这颗完好无损。其它的果实大多被鸟儿们大口小口地琢食着。我很高兴它们食用苹果们。
我没有好好地写文。这就流水账的感觉。或许改天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