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家坛的活动,还是一如既往贴与江河湖海相关的内容。历来喜欢杜甫大爷的那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世上人事终将灰飞烟灭隐入尘间,然而江河依旧在尽度夕阳红。
北京,是元大都为其奠定了发展基础,这是我还记得的初中历史课知识点,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第4个儿子的儿子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了元朝定都北京,不过这贴与之关系不密,写的是元朝之前和之后的事,而且主要角色是元前的呼伦湖和元后的贝尔湖,元朝历史只是背景。
气势磅礴蛟龙蜿蜒的东北大川黑龙江,一共两条主源其中之一名为额尔古纳河,这条蒙古族的母亲河古早是中国内河,在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之后至今是中俄的界河。额尔古纳河水系庞大水域宽广,其中涟纳着两个相距不远的淡水湖呼伦和贝尔,现如今的呼伦贝尔市就是两湖名字凑合而成: 呼伦湖,元前的蒙古帝国诞生的核心地区;贝尔湖,则是明军灭元1368年明朝建立之后,最后残存一些元朝势力逃离北京退居呼伦贝尔地区号称北元继续战斗,但最后在贝尔湖被北上的明军歼灭分崩离析。“明太祖第六次北伐(另称捕鱼儿海之战)发生于1388年的贝尔湖(明朝称捕鱼儿海),为导致北元最终覆灭的一场战役。”
先贴一张极简示意图,额尔古纳河水系的扼要介绍:1-黑龙江;2-黑龙江两大主源之一的额尔古纳河;3-连接额尔古纳河与呼伦湖的扎兰河;4-呼伦湖; 5-贝尔湖;6-呼伦贝尔市; 7-海拉尔河;8-海拉尔河的支流伊敏河(呼伦贝尔市区河);9-海拉尔河的另一支流著名风景区莫日格勒河。
从图可见超级简单,额尔古纳河由海拉尔河和来自呼伦湖的扎兰河两条河流合并而成,其中海拉尔河自己也有两条支流(伊敏河、莫日格勒河);扎兰河从呼伦湖流出与海拉尔河双向奔赴合二为一更名额尔古纳河; 呼伦湖、贝尔湖都有其它河流流入(此处略去),而且两湖之间有季节性河流互通有无(虚线所指)。
声誉卓著的历史学家翦伯赞曾评论过呼伦贝尔,是“中国游牧民族的摇篮,游牧文明的源头”,它更是蒙古帝国从无到有兴旺发达的地方,当然也是公元300多年建立北魏的鲜卑拓跋族等等民族生活区域。图中的水域,价值意义不言而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