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离乡】经过艰辛跋涉终于到达农村人梦里的“天堂”

【第三次离乡】经过艰辛跋涉终于到达农村人梦里的“天堂”:【接上】…“老板娘”第一天接不到人最主要原因是时间不够,当年从警察总部走“石板街”到“皇后码头”也要半小时左右,由“皇后码头”搭“油麻地小轮”过海到“佐敦道码头”又要半小时,从“佐敦道码头”走到“新填地街”搭“白牌”再加等客最快又要半小时。当年进出“九龙”与“新界”之间一进一出两条路,“上海街”进“新填地街”出,白牌佬全在新填地街等客。从“九龙”出“上水”最快一条是“大埔道”,经“石梨贝水塘”→大围→沙田→马料水→元洲仔→大埔→,粉岭再到“上水”,这一条唯一的通道当年巴士也要走两个小时左右,白牌也快不多少,这一又窄又弯又斜的公路,当年汽车失事频频。

从“九龙”出到“上水”最快也要过了中午,再从“上水”等客开车到“沙头角”前下车起码三、四点,再走路进“鹿頸”公路找人,四点多五点必须回程,不然只有在睡路边过夜,所以“老板娘”第一日找人满打满算最多一小时左右。第二天一早我们走出坑渠还是坐在公路边等,再也不敢乱走乱动了,“老板娘”自中环中央警署到统一码头坐船过海,再坐巴士到上水转乡村小巴,到沙头角下车后再步行沿鹿頸小公路找人,最快也己是下午了。

“老板娘”和第一天一样沿公路一边走一边叫名,终于在公路边找到了我们,“老板娘”带我们走出鹿頸小公路坐上沙头角到上水乡村小巴再转车到九龙,坐渡海小轮到香港中环,再由统一码头走路回荷李活道中央警署,这才正式到达目的地警察洗衣房,见到父亲时己是当天晚上了这一次离开家乡也是第三次,经过八日八夜艰辛跋涉行程终于到达当年农村人梦寐以求的所谓“天堂”。加一句,香港是富人的天堂,穷人不会有天堂。

怪不得当初“老板娘”提议叫警车去接。起码不用转车又转车和走路找人。在警车坐着沿路找多方便,也不必走第二天了,还是“老板娘”想得周到。我父亲听说用警车去接怕惹上麻烦才不同意,如果“老板娘”一定要用警车去接,那我父亲只好自己去接了,我父亲当时工作走不开又不同意用警车接,才迫使“老板娘”坐巴士去接。

我俩翻越铁丝网进入香港沙头角禁区后在“村长”家“草间兼厕所”里只吃了一次饭和几条红薯,从家开始一共走了八天八夜,全靠三斤干粮维持。后来听说“老板娘”觉得每人80元有点多,当时工人工资在洗衣房洗衣的师父,按日计早九晚五才10元一日,我父亲按月计七八十元(包食宿),警察每月工资才一百多,同时按约定接人地点有误,第一天接不到人第二天再去才接到,听说“老板娘”接到人后尾数没给,后来“村长”再到香港找我父亲要钱,我父亲觉得这些钱还是要给人家,最终尾数我父亲也给齐了。

“老板娘”,洗衣房的老板是女的,所以我们加个“娘”字在后面,并非老板的老婆,“老板娘”是我们村里人,也是和我一同到港兄第的堂姑姑,老公也是我们邻村人,夫妇两在解放前己移居香港。“老板娘”的老公后来找了个年轻漂亮“细婆”,“老板娘”后來和她老公离了婚,“老板娘””生有两男一女,三个儿女选择和母亲一齐住,全在政府部门工作。前老公和“细婆”也生有多个儿女,前老公在电车公司工作是电车司机。

听说有一次电车出意外撞死人,离了婚老公亲人找到“老板娘”叫她帮忙摆平,初时“老板娘”不愿意帮忙,后来经朋友亲戚多次劝说“救救他吧”,一夜夫妻百夜恩又是邻乡人“老板娘”才免強出面把案件压下來。洗衣房“老板娘”有点人事背景,整个香港警界和小贩管理队的衣服洗烫几乎全归她管。我在洗衣房帮忙工作时,雷老虎(雷诺夫)那件衣服,“老板娘”亲自洗烫别人无法插手。总部(大馆)警察从上到下都怕她,警察都烂赌,洗衣服钱都输光,欠债又欠债何有不怕之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