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见闻】一个农村家庭的剧变:50年代我家乡一个农村家庭故事,这个家庭三代同堂八口人,解放前三十多岁家庭主力离开母亲妻儿一早到了香港谋生,听说在香港时头脑受到刺激神经有问题,这种神经有问题的人找工作非常难,此人早期住在香港荔枝角九華徑村木屋,由于生活困难自离开家后从來沒有回过乡,六十多岁老母亲和三十出头老婆和五个子女在老家过日子。
50年代初村中驻有一支林彪军队,那时村民房子大都住有军人,有住一两个的、三五个都有,有楼房的住得更多,由于他家房子大又宽敞住上了一位连长,出入一个门儿媳和连长早晚相见产生出感情,时间长了三十多岁儿媳和连长搞上了男女关系而且还怀上孕,50年代军人是很讲纪律的,军人乱搞男女关系那是何等大罪,同时还是个有夫之妇,出事后听说连长受到军队内部严厉处分,那时我年龄六、七岁,军队是怎样对连长严厉处分外人是无法知晓的,那个年代农村女人贞节也看得很重,那年代妇人不守贞节是很难过村民这一关的,别人在背后说闲话就够受了,最后在农民闲言闲语下,儿媳觉得无面见人选择上吊自杀,儿媳死后留下五个儿女由六十多岁老母亲带着。
五七年最大的儿子偷渡到了香港,到了香港后和父亲住在荔枝角九華徑村木屋里。家庭主力死的死走的走田地活农民帮着干,没几年老母亲也去世,跟着第二个儿子也偷渡到了香港,听说第二个儿子到了香港后也是和父兄住在木屋里,家庭发生巨变后只剩下两男一女在老家,三人之中大的是儿子,当时只有十六、七岁(和我同年),中间是个妹妹十一、二岁,最小的是弟弟当时六、七岁,三兄妹继续留在农村老家生活,
由于三个小孩没有劳动力,没有生产队肯要他们,那时正值困难时期,没有生产队要那就只能单干了,困难时期三个孩子全靠政府補助过日子,公社年代渔民待遇比较好,那时漁民还能经常出入香港,漁民比岸上人生活好多了,三个小孩在农村生活非常困难,在这种环境下经人介绍把妹妹送给渔民做童养媳,和渔民结上亲后生活略有改善,我在家时初一、十一渔船回港,妹妹渔民家都有拿些东西帮助。妹妹送人后余下两兄弟靠捉鱼钓蟹为生。70代初最小弟弟也偷渡到了香港,到了香港在工厂工作时被机器弄断手指,后来移居美国最近听说人也死了。
改革开放初期,唯一留在老家的是排第三的孩子。92年我回国听我弟弟说,唯一留在村里老家的老三,在一次搭车途中和一位旁坐老人闲聊,闲聊间老人说起过去之事,还提起了一个人,他说他和这个人一同共过事,问他认不认识此人。原来这位老人说的那个人朋正是他父亲,这位老人听说以前共事是他父亲,同时问了一下他的家庭情况后可能是可怜他吧,听说朋友儿子目前无所事事想帮助他,老人临下车写了张纸条,叫他到某某处找某某人。
那几年正逢大亚湾到处开山填海,朝上有人好办事,原来老人是某某人上级,一下批了个大工程,几年下來赚了几百万,我92年第一次回乡还到他家坐,92年他很风光有吉普车还有新房,看他的装扮确实是个有钱人。97年第二次回去时见他变了另一个人,听我弟弟说,他不会巴结人还天天去歌厅舞场,几年风光只出没进打回原,今年我回乡听说几年前己过世了,这是我知道的同祠堂八口人家庭经剧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