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年代】:回忆儿时吃杂粮年代,番薯饭、“糜子”小米饭:我老家的杂粮主要几种,番薯、芋头、树番薯,山薯、小米,还有小量高梁等,我们村里人一日吃三餐,早餐七,八点,中午十二点、晚上七、八点,通常两粥一饭,饭里加番薯叫“番薯饭”,或加芋头叫“芋头饭”。过去我们农村人有两粥一“饭”算是好生活了,大部分家庭只有一日三餐”稀粥“。那时家里穷,小孩觉得有“杂粮饭”吃己经很高兴了,“番薯饭”是最常见的一种,番薯还能生吃。番薯有几种,一种是红皮白内的番薯,这种番薯放得越久越甜,西方超市卖的全是这一种,在超市买番薯可贵了,红皮白肉的番薯刚锄出的不好吃。另一种是黄皮黄肉的,我们叫“黄鸡姆”,这种“黄鸡姆”番薯农村人比较喜欢,煮熟后很松散能耐饱带有“香”味。
我们老家人除了番薯、芋头、小米、高梁这些可种的杂粮外,还有一些要自己找,例如“山薯”我们称它为“大薯”。记得小时候拿把锄头满山跑找“大薯”,“大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山上很少也很难找到,如运气好能找到一棵就非常高兴了。我们老家一年种一次的“树番薯”,“树番薯”长的比人还要高,我们老家通常把它切片晒干磨粉。听说“树番薯”有毒,吃“树番薯”先切片然后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才煮,听说还不能和鸡蛋糖水一齐吃,我那里就有人就因为树番薯煲鸡蛋糖水吃了中毒的。“树番薯”很像怀山,“树番薯”究竟是不是怀山?
这些杂粮之中我最欢喜吃低子粟(糜子)小米饭。“小米”在我老家算杂粮。小米有三种:狗尾粟(黄小米)、低子粟(糜子)、鸭脚粟。狗尾粟米小色泽是黄色的,低子粟米粒比较大色泽是“白”色的、鸭脚粟色泽是古铜色的,鸭脚粟很少人种。老人说:三种小米之中鸭脚粟最正气。听说“狗尾粟”有些患有疾病的人不能食用。我们老家多数人都是吃低子粟的,据说“低子粟”也比“狗尾粟”正气。记得小时候在家时,母亲煮低子饭(糜子饭)很香很好吃,我们食“小米饭”要加一小塊黄片糖(竹蔗糖),煮小米饭要一边煮一边搅,不能停一停就粘锅。
书本上说,黄小米(狗尾粟)原名“粟米”,是真正的小米。糯小米原名叫做“糜子”,由于两种都是黄色的,导致大家以为是同一种类。其实不是,糯小米(糜子)比小米的颗粒要大一些,而且营养功效是不同的。小米去壳后粒小因此而得名。按米粒的性质可分为糯性小米和粳性小米两类,在食用方法上,糯小米和小米也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很多时候小米都是被用来直接被当成一种食材,而糯小米则是时常被当成是是面料,被研磨做成糕点,所以在食用的方法上,这两者也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
我小时候很喜欢吃“糜子”“低子粟饭”和“狗尾粟饭”煮好后放一小片竹蔗糖“黄糖”非常可口,那时也可能是穷的缘故吧,任何东西都觉得好食,在那个年代有东西吃就不错了,那像现在东挑西拣的。现在超市卖的小米,煮出来的是,水、米、两分开,完全没有一点粘性。初时我还以为几十年过去了不会煮,当年都是母亲做的自己也没亲自做过,有时只帮忙搅动搅动一下。时间隔得太久也没有亲自做过,所以煮不出过去母亲做出的样子來,超市买回来的小米煮好后完全没一点粘性,也无过去那种香味,口感一点也没有,不好吃。我前前后后买过好几次,次次煮出来还是一样,水是水、米是米。初时以为国外卖的小米是“老米”,老米沒粘性,所以煮不出粘性來。有次回国专门托人买了一大包,带回英国准备慢慢吃,回家一煮,还是一样水米两分开,到底怎回事问题出在那里全然不知。
世界变了、杂粮当宝,有机“糯小米”奇货,想当年小儿时家家户户少不了这些东西,煮好加小块黄片糖“蔗糖”,味道一流香滑可口食之不厌。出外时间长了经常怀念过往日了,也可能就是人老怀旧吧。多年来一直寻找当年美食“糯小米”,找翻中外超市买回来全是一样货,煮熟米水各分开,就算把水烧干还是像沙子一样一粒粒,完全不像老家的样子,不香、不滑没口感。经过多方打探,问人上网全出齐,皇天不负有心人,最后得出结论,原来小米有两种“糯小米”与“粳小米”,枉我也算农民出身,如假包换井底之蛙一个。在我老家从没听说小米有粳糯之分,所以说起来连老乡也一头露水。走遍多处,找呀找,最近上网找到了我想要的那种“糯小米”,从网上看也没太留意那里产的,只知道是美元定价,初时还以为是美国货呢。
“民以食为天”由于想吃与好奇,上网买了一小包有机“糯小米”,一斤不到“454克”,这种奇货比参还贵,好傢伙,454克“有机糯小米”36美元。心想,尝尝美国货看看和我老家的有何不同,曾经有人说,美国空气是鲜甜的,想必种出来的东西也会与人不同,如果真如此贵点也值了。
买这奇货还不是即买即送,奇货真是奇货最快一个月才有,等了一个月打开一看,受骗了?原来还是中国产。36美元买一斤不到家乡小米?看看和老家有何分别,美国空气是鲜甜的染了洋气,希望这奇货味道格外香甜吧!不然又做了一次蠢事。这就是奇货454克“有机糯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