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登高望远观【九龙】点点滴滴忆当年:我在香港居住了十一年,感情永远挥之不去,每次回国自然而然必到香港一游,回忆一下过去的一些点点滴滴,在香港十一年间除了在港岛住了三四个月外,其它日子都在九龙度过。
当年香港的“中环”连交通灯都没有,九龙就更别说了,车辆來往与行人路过全靠“白手套”。“白手套”是当年“交通差”的代名词,当年由于没有交通灯车辆和行人路过街道都要看“白手套”手势而行,“白手套”就站在马路中间指挥,比较繁忙的的街道路中央才放有一个移动指挥亭,“白手套”就站在亭上指挥路过的车辆与行人。当年考“车牌”驾驶证要考三个阶段、“笔试”“中期试”和“路试”,笔试这一阶段要考“白手套”各种类型的手势。
当年香港乱象那都有,交通也不例外,“差佬”行列中除了“正规军”的黑肩章还有“红膊头”与”A”字头,“红膊头”就是会英语的差佬。如果差佬肩膊上号码有个“A”的就是辅警,当年警察无论是那一类都不是好东西,“A”字头最坏,专门找“白牌佬”麻烦,总括一句话“要钱”。当年香港公交车除了两间“中华巴士”与“九龙巴士”公司外,还有“黑牌”“红牌”和“白牌”三种车,
香港人口头禅“好女不当鸡、好男不当差”。当年香港差佬坏透了到处“搲爛腳”。“正规军”除了在赌马赌狗赌字花收数外,连攻打“四方城”也不放过,一台麻将也要交两蚊鸡。我在“大馆”洗衣房工作我最清楚,他们口袋里不是马狗字花票就是档票。我堂叔也是差佬,说好听点就是最老实,说不好听就是窝囊一辈子,从廿多岁开始做差佬,到退休还是散仔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