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

每次一听“斯德哥尔摩”这个名字,我脑海里第一反应总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一种人质爱上绑匪的心理疾病,听起来很离谱。但今天的斯德哥尔摩却是另一番模样:阳光明媚,天蓝云淡,水面波光粼粼,满街的游客笑得比谁都自由。一点“综合症”的阴影都找不到,连人质都笑得那么灿烂,恐怕绑匪自己都先爱上这座城了。

早上,我们把车稳稳停在老城区 Gamla Stan的河边,随后就一头扎进了那片迷宫般的街巷。穿过比耶雅尔广场,掠过历史悠久的邦德宫,一路朝着斯德哥尔摩大教堂所在的老城方向前进。老城区的街道说是“街”,其实更像蜿蜒的小巷子,横七竖八,曲里拐弯,像是一张中世纪的藏宝图。小饭店、纪念品商店、咖啡馆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游人们一边排队一边自拍,看上去比找到宝藏还开心。

我们在诺贝尔博物馆前小小朝圣了一下,然后晃到了隔壁的王宫广场,阳光打在鹅卵石上,仿佛地面也在闪闪发奖。午餐是在老城区最热闹的步行街吃的,一家意大利餐厅。我们点了一些披萨和意大利面,咖啡和几杯冰镇饮料,味道不错,服务员很会聊天,还顺手教我们一句瑞典语:“Skal!”干杯!

饭后,我们横跨一座桥,踏上海风微咸的码头,乘上了开往瓦克斯霍尔姆Vaxholm的邮轮。斯德哥尔摩周边据说有三万个岛,Vaxholm 是其中最著名、也最“顺路”的一个。小船晃晃悠悠,像老电影的慢镜头,太阳懒洋洋地照在每个人的鼻尖上。大约一个小时,我们就登陆了这座传说中的“群岛之门”。

岛上干净整齐,典型的北欧小镇风格:彩色木屋,安静的街道,小狗悠闲地散步,连鸽子走路都慢悠悠的。我们在岛上转了一圈,发现除了几家小店,好像没有什么“非看不可”的名胜。大家都觉该回城里去。

于是,我们又返回市中心,前往女儿大力推荐的酒吧——Roda Huset红房子鸡尾酒吧。这家酒吧隐藏在繁华的市中心,却有一种神秘的宁静感。从里面望出去,正好可以俯瞰Sergels Torg 广场的熙攘人流。据说,这家酒吧连续两年入选“全球五十最佳酒吧”,调酒师能把大黄、无花果叶、甚至北极苔藓都调成一杯艺术。我们每人点了一杯,光看那精致的造型就觉得值了。

喝完一杯,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肚子却咕噜叫。于是,在附近找到了一家名字奇特的中餐馆,Wang-By-Wang面馆。我们点了两碗牛肉面,一份米饭加炒菜。牛肉面端上来,看上去色香俱全,面条劲道,牛肉大块……就是味道,咸得像汤里泡了半袋盐。女儿一边嚼一边说“完全不如家里做的好吃。”我说我也是这么想的。

斯德哥尔摩很美,是那种值得一再回味的北欧冷调风景。但归根结底,哪怕走过三万个岛、喝遍五十强酒吧加最好的调味剂,还是不如家里那双温柔的双手烹饪出的味道正好的牛肉面。

看样子,我们是该回家了。

所有跟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