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新展!紫禁城“神奇动物”在这里
4月30日,“万物和生——故宫博物院藏动物题材绘画特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书画馆开展,此次展览为期两个月,将持续至6月29号。
本次展览,仅国家一级文物就有34件。这也是故宫首次以动物为主题举办的特展,集中展示动物题材绘画领域的丰富收藏。展览精心遴选63套、共计117件自五代至清代的珍贵作品,涵盖了禽鸟、走兽、草虫、鳞介等多个门类,名家汇聚、流派众多、技法多样。
历代画家们借描绘动物,来抒发情感、表达心境、体现民族特性、象征时代精神。
走进展厅,领先的既是有 “黄家富贵”之称的五代时期黄筌的《写生珍禽图》,当教科书上的古代真迹跃然眼前,给人带来的震撼可想而知。此画描绘了24只禽鸟、昆虫及龟类,是古代工笔花鸟画的经典之作,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五代 黄筌 写生珍禽图卷(局部)
宋代崔白的《寒雀图卷》意境生动、笔墨精湛,描绘了冬日栖息在枯枝上的九只麻雀,它们或栖或飞,顾盼相和,营造出萧瑟寒冬中生命的坚韧与活力。
宋 崔白 寒雀图卷(局部)
此次,本次展览还有宫廷画师、意大利人郎世宁的《十骏图万吉骦轴》,画家以和真马相近的尺寸来创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马的神态、皮毛的质感,辅以光影透视法,使得马的肌肉分毫毕现,形象逼肖,充满力量感。
清 郎世宁 十骏图·万吉骦轴
元代任仁发的《二马图卷》将花马的矫健、棕马的疲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但此画主旨却是画家以肥马比喻搜刮民脂民膏、不受约束的贪官污吏,以瘦马比喻勤政清廉而不受重用的士大夫,对元代吏治腐败进行了批判,是古代艺术史上极具思想深度的作品。
元 任仁发 二马图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馆员鲁颖表示:动物画兼具艺术性、人文性和科学性三大特点。展览特别精选清宫旧藏的《鸟谱》《兽谱》与《海错图》等珍贵图谱集中呈现,充分展现了古代博物画的独特魅力。这类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非常适合家长带小朋友进行学习参观”。
来源:北京新闻 BRTV新闻
作者: 邓耀明 蔡晶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https://yangbo.cctv.com/2025/04/30/ARTIMOF4lqsHT88SvQdnIM4U250429.shtml
“万物和生——故宫博物院藏动物题材绘画特展”在故宫文华殿展出
4月30日,“万物和生——故宫博物院藏动物题材绘画特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书画馆开展。展览以“百鸟鸣春”“百兽率舞”“百态生灵”三个单元展开,精心遴选63套、共计117件自五代至清代的珍贵作品,跨越千年时光,涵盖了禽鸟、畜兽、草虫、鳞介等多个门类。
“万物和生”这一主题,源自战国思想家荀况的《荀子·天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此句意指为天下万物借助各自的和气生长,凭借各自的滋养而成型,蕴含着追求和谐、尊重规律、包容并蓄的价值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构建生态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动物作为生态体系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更是其中的核心要素。
本次展览,是故宫博物院首次集中展示动物题材绘画领域的丰富收藏。其中,既有“黄家富贵”风格代表作品五代黄筌的《写生珍禽图》,亦有难得一见的清宫旧藏《鸟谱》《兽谱》。从宋代崔白、赵佶、李迪、林椿,元代赵孟頫、任仁发、王渊、盛昌年,明代边景昭、沈周、吕纪、徐渭,到清代蒋廷锡、华嵒、郎世宁、虚谷等历代善于描绘动物的名家,其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流派众多。绘画技法上,有工笔重彩的细腻,有没骨轻灵的飘逸,更有水墨淋漓的豪放,笔底之间意趣盎然。画家们借描绘动物来抒发情感、表达心境、体现民族特性、象征时代精神,这些经典的动物题材绘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禽之翱翔,兽之奔走,鱼之悠游,虫之鸣唱,这些画作中呈现的中国传统经典审美,彰显出自然之道。“万物和生”展览不仅是对历代画家“观天地万物而生意”艺术追求的回应,更是对当下构建生态文明的深刻启示。期待广大观众朋友能够走进文华殿书画馆展厅,欣赏历代名家笔墨下的万物生灵,感受跨越时空的生命对话,体悟人与动物之间和谐共生之美。
展览开幕之际,故宫博物院特推出《万物和生——故宫博物院藏动物题材绘画特展》随展图录!书中收录63套、共计142件绘画作品,另有专家论文3篇,既适合作为普及读本阅读欣赏,又为专业人士研究学习提供了参考资料。
本次展览不仅是对历代画家“观天地万物而生意”艺术追求的回应,更是对当下构建生态文明的深刻启示。
据悉,此次展览持续至6月29日。(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