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说说陶瓷餐具的选择

陶瓷这东西一定要看过好的,上手过好的实物后再去消费,否则就买便宜,安全的。如果只看价格,名气,特别是名气,基本上就是踩坑了。无非就是价格越贵坑越大。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视频中的景德镇的全手工仿成化宫碗,感受一下型,釉,纹饰,什么叫富贵气,高级感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bC990pCJygQ

关于成化宫碗

成化一朝二十三年,诞生了诸多美丽至极的器物。

我一向觉得在明清瓷器中,成化器物无论是从纹饰气质还是釉色搭配来说, 都是最具有文学美感的,没有之一。

那么若要在成化器物中选一样最具文学意象之美的器物,可能诸如像大名鼎鼎的鸡缸杯、三秋杯都还要先靠边站。

我们得先从「 成化青花宫碗」谈起。

这只「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碗」在香港苏富比2013年10月8日专场上拍出了近1.41亿港币的天价:

近年来,不同纹饰的成化青花宫碗在拍卖场上也屡次能达到千万级别的高价。

比如我们之前写过的这只 瓜瓞绵绵纹 ,就跟秋葵纹同属于成化宫碗系列:

所以我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

如何成就一只「最」典雅的中国碗

何为成化宫碗

首先可能需要先解决两个问题:

什么是宫碗?

什么又是成化宫碗?

从字面来看,宫碗就是宫中用的碗。

宫碗创烧于宣德时期,跟鸡心碗、墩式碗等最大区别就在于:

它的口沿是外撇的,且腹部更加深宽丰圆

而我们狭义上所说的「成化青花宫碗」 就是指:

在成化晚期,也就是成化瓷器烧制最为成熟的阶段,1470-1480前后的十年之间所烧制的宫碗。

纹饰上 以花草纹、瓜果纹为主

明成化青花宫碗 | 大英博物馆藏

一般来说,口径在14-15厘米左右

碗沿里外、足上会各缀 弦线二道

明成化青花葵花纹碗 | 台北故宫藏

另外,在这个阶段多采用国产青料平等青,

青花发色上会更加 柔和细腻

明成化青花宫碗(局部图) | ESKENAZI 藏

但我个人觉得,不管是器型规制、纹饰题材或是青花发色,都并不能算最为重要的「成化青花宫碗」之特征。

最重要的是在于 「留白」

尤其是相对永宣时期繁复缜密的纹饰,成化宫碗的设计比较自由,大部分纹饰绘制于碗外, 碗内则留白。

就算有部分内外都有绘制图案,但不仅能做到纹饰里外呼应,相得益彰;且注重空间上的安排。

明成化青花葵花纹碗 | 台北故宫藏

除却懂得「留白」以外,成化宫碗另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在于其「 富有个性」:

几乎每一只成化宫碗都在细节处有所不同

就算同是秋葵花纹:

我们来比较一下台北故宫、大英博物馆所藏的,还有上文提到的2013年香港苏富比拍出的三只宫碗:

明成化青花葵花纹碗 | 台北故宫藏

左:明成化青花葵花纹碗 | 大英博物馆藏

右: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碗 | 2013年10月8日香港苏富比,成交价:141,240,000 HKD

就会发现它们在卷叶瓣数、线条勾勒、颜色渲染程度等细节上均存在差异。

萱草纹也是如此:

2019年10月在香港苏富比上拍出的萱草纹宫碗与大英博物馆所藏的,就在细节上也存在不同。

左:明成化青花萱草纹宫碗 | 2019年10月8日香港苏富比

成交价:56,738,000HKD

右:明成化青花萱草纹宫碗 | 大英博物馆藏

这极大的有别于其他历朝历代的御窑,往往要求瓷器完美一致,毫厘不差。

成化宫碗的美往往懂得不拘小节、恣肆创作。

2.

成化宫碗上的纹饰

成化青花宫碗的传世数量十分稀少,我们也就根据纹饰上的不同稍作整理。

之前专门写过文章的「瓜瓞绵绵纹」

据传目前已知的传世数量为 12

明成化青花瓜瓞绵绵宫碗 | 大英博物馆藏

萱草纹

据传目前已知的传世数量为3

明成化青花萱草纹宫碗 | 2019年10月8日香港苏富比

成交价:56,738,000HKD

秋葵花纹

据传目前已知的传世数量为 12

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碗 | 2013年10月8日香港苏富比,成交价:141,240,000 HKD

西番莲纹

据传目前已知的传世数量为5

明成化青花西番莲纹宫碗 | 2019年11月27日香港佳士得,成交价:HKD 13,325,000

明成化青花西番莲纹碗 | 大英博物馆藏

玉兰花纹

明成化青花玉兰花纹碗 | 大英博物馆藏

四季花卉纹

明成化青花四季花卉纹碗 | 大英博物馆藏

纹饰上的中国浪漫

我们之前写过: 「瓜瓞绵绵纹」的意象出自《诗经》,在《诗·大雅·绵》中写道: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绵绵瓜瓞」指的是“ 一根连绵不断的藤上结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瓜 ”,以此来祝愿子孙昌盛,兴旺发达。

其实不只是「瓜瓞绵绵」,像 「萱草纹」、「秋葵花」在中国文化中也是非常经典的意象。

萱草又名谖草、忘忧草。

《诗经·卫风·伯兮》中写道: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这是一首写妻子思念丈夫远行出征的诗,女子忧思不绝,因此想得一株萱草,种之北堂, 以解忧愁

清恽寿平王翬花卉山水合册(萱草)| 台北故宫藏

「葵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常客,它的意象涵义较为丰富,不过还是以“高洁出尘、孤傲不俗”为主。

葵在古代就已经是很常见的蔬菜,但跟我们现在所熟悉的秋葵还是有较大的区别, 更像是一种野葵、冬葵等锦葵科种类的叶用蔬菜 。

《诗经·国风》写过:“ 七月亨葵及菽 。”

陆机写过:“ 种葵北园中,葵生郁萋萋 。”

白居易也写过:“ 贫厨何所有,炊稻烹秋葵 。”

更接近于现在的「冬苋菜」

明文征明 秋葵折枝(局部) | 台北故宫藏

写「葵花」的诗句也不少:

曹植写过:“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终向之者,诚也。”

王维写过:“葵藿之心,庶知向日。犬马之意,何足动天。”

司马光也写过:“更无柳絮随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古诗文中的葵花也有向阳而生的特点,但跟我们现代认知中的「向日葵」并没有任何关系。

葵菜开的花长这样

宋李迪 秋葵山石(局部) | 台北故宫藏

最后我们再说回标题:

如何成就一只最典雅的中国碗?

成化帝的品味固然绝妙,成化一朝的烧瓷技术固然高超,但成就此番典雅的力量并不只源于此。

它来自一个更为深厚、更为古老的中国,从先秦的诗经,到唐宋的诗词,再到明代的技术加持。

那么它就不再只是一只局限在成化帝皇宫中的碗。

https://www.sohu.com/a/588155844_121123853

 

所有跟帖: 

说实话,要见过很多真东西之后,才有鉴赏能力。青花瓷真漂亮。 -寂寞的烟花- 给 寂寞的烟花 发送悄悄话 寂寞的烟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31/2025 postreply 17:56:40

萱草纹太美了。 -浅水鱼- 给 浅水鱼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31/2025 postreply 18:05:27

为什么现在的蔬菜里不包括这个’葵‘了呢? -Bailey4321- 给 Bailey432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31/2025 postreply 19:33:52

写得真好 -gzlady- 给 gzlady 发送悄悄话 gzlady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31/2025 postreply 19:59:37

谢谢分享。学习了。 -无言无语无声- 给 无言无语无声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2/2025 postreply 07:42:1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