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小文写于2014.5.15,参加中坛活动“那些年,我们读过的书”。翻出来改动一下。不太符合目前家坛“第一本书”的主题,就聊聊我自己印象比较深的闲书,看看自己走过的路。)
从小住在大学校园,倒是不缺书看。即使有些“毒草”,也可以按“内部交流供批判”而借到。妈妈和年长我十岁的哥哥都特别爱看书(那时也没别的消遣),他们读的都是大部头的苏联作品,像《静静的顿河》之类。我太小,偶尔翻一小段当识字课本。
我自己读过的第一本书大概是高玉宝的《我要读书》连环画。记不清了。
记得很清楚的倒是我妈有一次搂着我,给我念一段苏联小说,一个集体农庄的小姑娘满脸雀斑,但大家都认为她特别漂亮。这事对我意义深远:我从小就长一脸密密的小雀斑,依照国内的审美观绝对是缺点;我那时混沌初开,我妈给我念了这段书,消除了我对“芝麻烧饼”的自卑。感谢妈妈。
后来有一段时间我哥读海明威,那时我大一点了,也跟着读。从此成了老海的粉丝。现在家里有英文版的全集,偶尔还会重温一下。
从来没有喜欢过琼瑶阿姨。16岁就恋爱了,不需要用她的书来编织白马王子的梦想。“你怎么可以怎么美?”“你怎么可以对我这么好?”,太做作,简直烦死我了!可是女伴们读,我也跟着读了一些。
三毛、金庸、古龙、席慕容都是大学在宿舍传着看的,每人夹上自己的小纸条。有时几本同时看,昏天黑地全串了。后来听说有孩子看武侠看晕了,从楼上掉下去,我特别理解。
那会儿假模假式的,喜欢看俗的,但买书却要买雅的。新思潮啊、文学美学历史啊,书展转圈排队也去凑热闹。
唐诗宋词红楼三国倒是买了也读了,还把全套都搬美国来了。
研一时,教授说《资本论》是好东西,既可打人又可防身。于是啃得一头汗。写文章时断章取义为我所用,确实很唬人,管用!后来华丽转身投靠西方经济学了,更八千里路来到真正的西方了,打人防身的武功全废了。
工作后,有次在单位图书馆借到一本张爱玲的《流言》,古雅的竖版小开本。冬天,揣羽绒大衣口袋里,上下班乘地铁,时不时翻一段。那时我正在奶瓶尿布间忙碌,读这本小书时又穿越成为文青了,印象很深。
爱不释手,甚至想要不谎称丢了,买一本新版的赔上?想来想去不能说谎,还是完璧归赵。还之前还把磨旧的封面里面衬了一层牛皮纸,细细贴好。转身去店里买来一套全集,可惜缺了那种古意。
来美国时,只带了两套书:张的全集,还有一套《世界漫画精选》。我更喜欢张的散文:她姑姑的小故事、她的印度朋友炎樱,都栩栩如生,耐人寻味,比看她那些阴暗得让人头皮发麻的小说让我舒服快意。
出国之初,每次回国探亲还搬点书回来,或是现成的,或是新买的。我是波粉,买了王小波的全集带来。一些书读了英文版,就把家里中文版也拿回来做个纪念,比如《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某年回国买来四大本三联周刊的短文集,死沉,回来只拆封一本。就是那次,突然有了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的感觉,从此不再搬书回来。中文书也读得很少了,偶尔翻翻现有的。
第一本认真读的英文小说是《The Rainmaker》。95年,做着一份小工作,中午宁可不吃饭也捧着读,看到好的用词还写下来。通俗小说而已,但我挺怀念当时那个认真学习的我。John Grisham 的作品文字流畅,很容易读,20多本我基本都读过,还增长不少法律知识。
偶然看到Jack Kerouac的《On the Road》,喜欢。进而读了他其他的书,并曾去旧金山朝拜了“城市之光”书店。
早在“断背山”电影名声大噪之前,我就买过Annie Proulx 的书,比如Shipping News,比如包括”断背山”在内的短篇集。“断背山”的结尾让我感动得泪水涟涟,书上至今留有痕迹。这么说好像和李大导演套近乎显摆自己的慧眼似的,不好意思。
近年基本就是读点短篇和杂文。喜欢纠结、挣扎、黑暗同时又不露声色的故事,比如卡佛的《大教堂》;或者像《Heart at the New Yorker》这种八卦杂文集,没有爱恨情愁,看着省心。
揣着“怀书仗剑走天涯”的梦,国外作家的书也必须看啊,比如奈保尔的《India, A Wounded Civilization》,比如诺贝尔获奖作者Jose Saramago的《Journey to Portugal》。
狗熊掰棒子一样看的都是闲书。近年来比较有感触也很想写读后感但写不好的是《Disgrace》,南非作家J.M.Coetzee的大作。这老兄实在太牛了,南非开普敦大学的文学和数学双学士,然后去英国的IBM工作;再拿了福布莱恩奖学金来美国读了电脑博士;博士毕业得去搞开发赚大钱了吧?不,人家去SUNY教文学了;再然后呢,在美国呆烦了,人家回南非母校做文学教授顺便写书去了;再然后,就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了!
这样的大牛人,却出奇低调:不出镜、不接受采访,几次得布克奖根本不参加颁奖仪式(诺奖他有没有出席我没考证),静静地活着、静静地写书。太佩服了!
《Disgrace》看了心里会堵着,但堵着堵着又会觉得生活本质就是这样吧?
谢谢看帖。Happy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