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 唐。
背井离乡,在海外求学的学子, 读了这首“过汉水”, 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感触。 特别是近乡情怯这四字, 总能联想到“少小离家老大回”, 产生共鸣。
。。。
但宋之问写这首诗, 和远地求书, 一点关系都没有。
宋是唐代造诣不浅的诗人, 但历史上, 都说他人品不好。
这首诗, 是他被贬岭南( 广姐别生气。 那时后, 只有充军的人, 才去广深圳, 哈哈)。
宋之问这小子, 没等朝庭招他回来, 就自己偷着往回跑。 那可真是欺君之罪的。
汉江吗, 南北中国之分界。 北渡汉江之后, 就不能天高皇帝远了。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这两句起码真实。 比白居易扯啥“在天愿做比翼鸟”, 真实不下百倍!
这小子很有才, 据扯武则天看了宋的诗后, 把赏出去的袍子再从大臣手里要回给宋!
后人说宋是武后的男宠, 这个无考。 文人哪点事儿, 都懂的。
但说宋为了一首诗, 杀了自己的外甥。 俺是不信。
宋, 没李白的桀骜不驯, 也没白乐天的溜须拍马。应界于二者之间。
唐很乱, 高宗暗杀太子串味; 明皇娶儿熄当贵妃。。。 但魏征这小子都架在扬广身上了。
和不相信宋之问杀外甥, 俺也不相信扬广杀老爹, 为了陈后主陈叔保他妹。
随军杀入南京诗, 扬广是总指挥, 刚25岁, 血气方刚。
喜欢息夫人, 为啥那时不动手啊?
不过话说回来, 宋是不咋地。 人家李白是被从夜朗国招回的, 不是偷着跑回来的。 这才有了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之乐。
这两句, 用于华为, 更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