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台湾75岁女作家到南京航空烈士陵园,看到一名字失声痛哭

来源:今日头条

 

1999年5月,75岁的女作家齐邦媛来到南京,拜谒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

 

车子在山路绕行时,她好像梦游一般。

 

最终到达了目的地——

 

一排排黑色大理石碑上,刻着3000多位中国空军烈士的名字。

 

齐邦媛不让人搀扶,静静地说:

 

“我要自己去找那块编号M的碑。”

 

M号碑上刻有20个名字,她一个一个地寻找过去。

 

突然间,她怔住了,死死盯着这一栏:

 

张大飞 上尉 辽宁营口人

 

一九一八年生 一九四五年殉职

 

一个立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男子,以血肉之躯殉国,26岁的生命就浓缩到碑上这一行字里了!

 

在这一排排巨大的、没有个人生死特征的墓碑之间,齐邦媛想起了1936年的冬天,那个18岁的少年——

张大飞

01

 

时光倒流到1936年的南京。

 

每逢周六,齐邦媛的哥哥都会带回七八个同学吃饭留宿。

 

那是一群没家的东北孩子,其中包括18岁的张大飞。

 

他总是静静地坐着,很少跟人说话,也不参加游戏,只偶尔露出忧郁温和的笑容。

 

齐邦媛的妈妈非常慈爱,她觉得每个没有家的孩子,都是她的孩子。

 

她特别关心性格内敛的张大飞,总是把他叫到身边,不断地给他夹菜。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大家围坐在炉火前,齐妈妈轻声问张大飞:

 

“你为什么离开家乡?”

 

张大飞悲恸地说:

 

“我的父亲张凤岐因接济东北抗日同志,被日本人活活烧死!我们全家四散逃亡……

 

一天,我看到中山中学在招收东北流亡学生,提供食宿,我就考取了初三。过了两年,中山中学被迫南迁,我也就到了南京。”

张凤岐

原来,张大飞是东北抗日英雄张凤岐之子!

 

听完这段身世,12岁的齐邦媛红了眼眶,对这个沉默寡言的少年平添了几分敬重。

 

“我永远记得那个寒冷的晚上,我看到他用一个十八岁男子汉的一切自尊忍住号啕,在我家温暖的火炉前,叙述家破人亡的故事。 ”

右一为齐邦媛

02

 

不久后的一个周末,哥哥齐振一提议大家去爬山,齐邦媛跟上:

 

“我也去!”

 

黄昏时分,大家下山。

 

齐邦媛走得慢,掉队了。

 

听着耳边尖锐的山风,她抱着一块小岩顶进退两难,害怕地哭了起来。

 

这时,张大飞在山的隘口回头看她。

 

天已经渐渐暗了,他竟然走回头,往山上攀登,然后把她牵下山。

 

到了隘口,他脱掉自己的棉大衣,披在她身上,安慰道:

 

“别哭,别哭,到了大路就好了。”

 

齐邦媛在泪眼朦胧中,看到他眼中真诚的关怀。

 

“他眼中的同情与关怀,是我这个经常转学的12岁边缘人很少看到的。”

 

这份关怀让齐邦媛感动至深,永生难忘。

 

“数十年间,我在世界各地旅行,每看到那些平易近人的小山,总记得他在山风里由隘口回头看我。”

张大飞

03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

 

日寇进入南京大屠杀前二十天,齐家随中山中学的师生们撤离南京,经芜湖到汉口。

 

在颠沛流离中,齐邦媛的妹妹不幸夭折;

 

而齐妈妈则因产后失调,得了血崩之症,生命危在旦夕。

 

齐邦媛一个人站在母亲病房门口,感到寒冷、孤单、惊恐。

 

“你们准备一下吧。我们会继续救,但希望不大。”

 

就在医生宣布希望渺茫时,稍晚撤离的张大飞赶来探视。

 

齐邦媛一看到他,眼泪夺眶而出,大哭道:

 

“妹妹死了,我妈也要死了!”

 

张大飞立马走进病房,在床前跪下,为齐妈妈祈祷。

 

出来时,他对齐邦媛说:

 

“我已经报名军校,11点要去码头集合,临走前一定要看看妈妈。你告诉你哥哥,我能写信时会立刻写信给你们。”

 

齐邦媛懵了,原来张大飞是来道别的。

 

接着,张大飞拿出一个小包,放在齐邦媛手里:

 

“你好好保存吧,这是我要对你说的话。”

 

说完,他疾步走出医院大门,一路跑步到码头。

 

齐邦媛哭着打开小包,发现是一本《圣经》。

 

扉页写着几行字:

 

邦媛妹妹:

 

祝福你那可爱的前途光明,使你永远活在快乐的园里。

 

04

 

1938年,张大飞如愿考上笕桥中央航空学校。

 

因为他跟家人一直联络不上,便给齐家写信报平安。

 

他已经把善待自己的齐家,当成自己的亲人了。

 

在信上,张大飞第一句话就是问齐妈妈身体如何?

 

万幸,齐妈妈为母则刚,她割舍不下几个年幼的孩子,硬是闯过死门关,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

 

张大飞在信里,说明了自己从军的理由:

 

“日本人把我们逼成这样,我也没有心情念书或等待一个没把握的未来。我如今如愿考进空军官校,可以真正报效国家,为我父亲复仇!生命中,从此没有眼泪,只有战斗,只有保卫国家!

 

他还安慰齐家人:

 

“你们不用担心我,虽然训练很苦,但我每天吃得很饱。自从离开东北,除了在南京你们家之外,很少吃这么好的伙食。”

 

因为哥哥齐振一在学校很忙,齐邦媛便代替哥哥给张大飞回信。

 

就这样,两人开始了书信往来。

 

一晃多年过去,齐邦媛跟着父亲去了重庆,在南开中学读书;

 

张大飞也已经身经百战,成为一名杰出的飞行员——

 

1941年,张大飞被选入中国第一批赴美受训飞行员;

 

1942年,张大飞学成归国,加入大名鼎鼎的“飞虎队”;

 

“当我们在地上奔跑躲避敌人的炸弹时,他们挺身而出,到天空去歼灭敌机。

 

当我们在弦歌不辍的政策下受正规教育时,他们在骨岳血海中,有今天不知明天。”

 

齐邦媛对空军飞行员张大飞,越来越敬重、仰慕!

 

05

 

一天,高三的齐邦媛,给张大飞写信说:

 

“很羡慕你在天空,觉得离上帝比较近,因为在蓝天白云间,没有‘死亡的幽谷’……你说那天夜里回航,从云堆中出来,蓦地看到月亮又大又亮就在眼前,飞机似乎要撞上去了,如果你真的撞上了月亮,李白都要妒忌你了。

 

张大飞的回信,写在浅蓝的航空信纸上,装在浅蓝的信封里。

 

他写自己作战的情况:

 

“前天升空作战搜索敌迹,正前方云缝中,突然出现一架漆了红太阳的飞机!我清清楚楚地看到驾驶舱里那人的脸,一脸的惊恐。我来不及多想,只知若不先开枪,自己就死定了!回防至今,我忘不了那坠下飞机中飞行员的脸。”

 

也写自己的日常生活,他不喝酒,不跳舞,跟周围的人显得格格不入。

 

“在朝不保夕的人眼中,我不肯一起去及时行乐,实在古怪。在我心中,能在地上平安地看看书,给慧解人意的小友写家书,比‘行乐’快乐多了。”

 

齐邦媛读了信,嘴角便弯起来。

 

这慧解人意的小友,自然指的是她了。

 

此时,齐邦媛19岁。

 

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当然崇拜英雄,当然憧憬爱情。

 

但是,她理智地提醒自己:

 

“在这样的年代,表达感情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不论张大飞是如何倾诉他的矛盾、苦恼和思家之情,在战火撩烧、命如蜉蝣的大时代里,他是所有少女憧憬的那种英雄,是一个远超过普通男子、保卫家国的英雄形象,齐邦媛说:

 

“是我那样的小女生不敢用私情去‘亵渎’的巨大形象。”

 

只是,少女怀春总是诗。

 

她还是不知不觉地陷入令其一生刻骨铭心的爱情。

 

06

 

1943年,齐邦媛高中快毕业时,张大飞匆匆赶来学校,见她一面。

 

他穿着一件很大的军雨衣,向她走来,走了一半,突然站住了,说:

 

“邦媛,你怎么一年就长这么大,这么好看了呢?”

 

齐邦媛心中一动。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赞美我,那种心情是忘不了的。”

 

突然,骤雨落下。

 

他便拉着她跑到门口范孙楼,在一块屋檐下站住,然后把她拢进自己的雨衣里。

 

隔着军装和皮带,她听见他心跳如鼓声。

 

仅仅只有片刻,张大飞便松开手说:

 

“你快回宿舍,我必须走了。”

 

他一边往外跑,一边解释道:

 

“部队调防在重庆换机,七点半以前要赶回白市驿机场,只想赶来看你一眼,队友的车在校门口不熄火地等我……”

 

齐邦媛看着他,在雨中跑向那辆吉普车,疾驰而去。

 

“今生,我未再见他一面。”

 

07

 

高中毕业后,齐邦媛考取武汉大学,远离家人,前往四川乐山求学。

 

开学第一天,她刚踏入女生宿舍,门房老姚看了她的名字,便笑道:

 

“人还没来,信就先到。”

 

说着,递给她一封浅蓝的信。

 

齐邦媛立马拆开,只见张大飞写道:

 

“你做了大学生是什么样子呢?寄上我的新地址,等你到了乐山来信,每天升空、落地,等你的信。

 

从那以后,每个星期一下午,门房老姚都笑吟吟地,递给齐邦媛一封寄自云南的信。

 

其实,张大飞每次升空作战,风从耳边吹过,云在四周翻腾,全神凝聚,处处是敌机的声息,他心中别无他想,誓跟日寇决一死战。

 

但是,一切拼过,作战平安归来,一切的牵挂也立刻回来。

 

而他最深的牵挂,便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会认真给他回信的齐邦媛。

 

张大飞在信里,大多是鼓励齐邦媛,好好学习不要想家:

 

“不要哭哭啼啼的,在今日烽火连天的中国,能读大学,是光明前途的开始。”

 

随着通信越来越频繁,两人的感情也慢慢升温。

 

一天,张大飞吐露心声:

 

“我无法飞到大佛脚下三江交汇的山城看你,但是,我多么爱你,多么想你!”

 

这简洁深沉的爱情表白,一生只此一回。

 

信一寄出,他就后悔了。

 

之后,他又有分寸地退回当年保护者、兄长的角色。

 

因为,张大飞自知必死,深恐多情累美人。

 

08

 

1945年5月,齐邦媛收到了哥哥齐振一的信。

 

这封信,她收到已经两天了。信纸上的内容,她背得滚瓜烂熟。

 

但是,她还是一读再读,难以置信。

 

哥哥信上说:

 

“张大飞在5月18日豫南会战时掩护友机,殉国于河南信阳上空。”

 

随信附上的,还有一封张大飞提前写好的诀别信——

 

一个26岁的年轻人,与他有限的往事告别的信。

 

信是写给齐振一的,信里却诉尽对齐邦媛的情意:

 

“振一:

 

你收到此信时,我已经死了。八年前和我一起考上航校的七个人都走了。三天前,最后的好友晚上没有回航,我知道下一个就轮到我了。我祷告,我沉思,内心觉得平静。感谢你这些年来给我的友谊。感谢妈妈这些年对我的慈爱关怀,使我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全然的漂泊中有一个可以思念的家。

 

也请你原谅我对邦媛的感情,既拿不起也未早日放下。我请地勤的周先生在我死后,把邦媛这些年写的信妥当地寄回给她。请你们原谅我用这种方式使她悲伤。

 

自从我找到你们的地址,她代妈妈回我的信,这八年来,我写的信是唯一可以寄的家书,她的信是我最大的安慰。

 

我似乎看得见她由瘦小女孩长成少女,那天看到她由南开的操场走来,我竟然在惊讶中脱口而出说出心意,我怎么会终于说我爱她呢?这些年中,我一直告诉自己,只能是兄妹之情,否则,我死了会害她,我活着也是害她。

 

这些年来我们走着多么不同的道路,我这些年只会升空作战,全神贯注天上地下的生死存亡;而她每日在诗书之间,正朝向我祝福的光明之路走去。以我这必死之身,怎能对她说‘我爱你’呢?

 

去年暑假前,她说要转学到昆明来靠我近些,我才知道事情严重。爸爸妈妈怎会答应?像我这样朝不保夕、移防不定的人怎能照顾她?我写信力劝她留在四川,好好读书。我现在休假也去喝酒、去跳舞了,我活了二十六岁,这些人生滋味以前全未尝过。从军以来保持身心洁净,一心想在战后去当随军牧师。秋天驻防桂林时,在礼拜堂认识一位和我同年的中学老师,她到云南来找我,圣诞节和我在驻地结婚,我死之后抚恤金一半给我弟弟,请他在胜利后回家乡奉养母亲。

 

请你委婉劝邦媛忘了我吧,我生前死后只盼望她一生幸福。”

 

09

 

齐邦媛对张大飞的悲悼之情,沉重又难言。

 

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到暑假的。

 

我心中不知如何恰当地称呼他的名字,他不是我的兄长也不是我的情人,多年钟情却从未倾诉。

 

我心中还有无法言说的复杂沉痛与亏欠,谈到他的任何轻佻语言都是一种亵渎。

 

一结束考试,齐邦媛马不停蹄地往家赶。

 

当她见到书桌上那个深绿色的军邮袋时,连她母亲都难以分辨她脸上流的究竟是泪还是汗。

 

过了两天,齐邦媛才敢打开那个邮包。

 

里面是一百多封信,是齐邦媛多年来写给张大飞的。

 

张大飞仔细地按年份排好,悉数寄回。

 

其中有一封信,被折了多次、汗渍斑斑。

 

那是齐邦媛高三那年写给他的:

 

“很羡慕你在天空,觉得离上帝比较近,因为在蓝天白云间,没有死亡的幽谷……”

 

原来,张大飞把这封信一直装在上衣口袋里,随身携带。

 

而这件上衣,在张大飞牺牲那天,被留在待命室。

 

10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

 

那天晚上,重庆举城狂欢,愁苦的大地灌满了欢乐,人们在街头互相拥抱、又跳又笑,盛大的火炬游行燃亮了所有的街道!

 

齐邦媛跟着哥哥和表哥们,也拿着火把往大街上跑去。

 

经过南开中学的校门口时,她看到范孙楼的灯全开着。

 

一瞬间,齐邦媛想到当年张大飞自操场上向自己走来,她突然感到万声俱灭,再也不能忍受推挤的人群!

 

张大飞屡立战功,出师虽捷,身仍先死,他在河南信阳上空殉职,未能亲见抗战胜利。

 

无数场血战,他奋勇向前,但终究令人憾恨地没能分享到胜利的喜悦。

 

齐邦媛一个人穿过校园,找到回家的小路,沿着平日不敢去的漫山坟茔疯狂地奔跑,一面跑,一面哭,火把早已烧尽熄了……

 

进了家,看到满脸惊讶的妈妈,她说:

 

“我受不了这样的狂欢!”

 

在昏天黑地的恸哭中,我度过了胜利夜。从此之后,我不再提他的名字。

 

11

 

大学毕业的时候,齐邦媛提着箱子,到门房跟老姚郑重地告别。

 

老姚看着她,和蔼地说:

 

你刚来的时候,成天就等那空军的信,对不对?唉,他死了已经有一年多了吧。后来那个黄先生白跑了两趟,没有缘分。这三年你倒是很本分的。”

 

听了老姚的话,齐邦媛心里一酸。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我那三年的生活。”

 

老姚口中的黄先生,是齐邦媛的追求者。

 

黄先生最终知难而退,他说:

 

“我无法与一个死去的英雄人物竞争。”

 

后来,齐邦媛辗转赴台,嫁给武大校友罗裕昌,生了3个孩子。

 

只是,她说:

 

“我从此对人生不再有幻想。 ”

 

往后的日子里,她专注于教书和学术,成了国际知名的学者。

 

然而,那个不再提的名字,时常萦绕在她的心头。

右数第10个名字为张大飞

12

 

到了中年,她写下这样的话:

 

“自幼崇拜的英雄已天人永隔,留下永久却单纯的怀念。这乘着歌声的翅膀来临的人,在现实中我们找不到美好的共驻之处。我常在歌声中想念他,当年歌声渐渐随着岁月远去,接下来的现实生活中已无歌声。中年后我认真听古典音乐,只有在心灵遥远的一隅,有时会想起那林中空地的鸟鸣。

 

1999年,75岁的齐邦媛拜谒南京航空烈士纪念陵园,在千百牺牲者中找到张大飞的名字,她抚摸着刻着张大飞名字的石碑,失声痛哭!

 

后来,她写道:

 

“张大飞的一生,在我心中,如同一朵昙花,在最黑暗的夜里绽放,迅速阖上,落地。那般灿烂洁净,那般无以言说的高贵。”

 

2009年,85岁的齐邦媛出版记忆文学《巨流河》

 

“献给——所有为国家献身的人。”

 

她写英挺有大志的父亲齐世英,写牧草中哭泣的母亲裴毓贞,写含泪吟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先生,写性情率真宁可杀头也不说假话的吴宓先生,写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子弟,写家破人亡后投身抗日战争以身殉国的飞行员张大飞烈士……她写一个个中国人,他们的血泪情仇,他们的家痛国恨,他们的死里逃生。

 

其中,齐邦媛与张大飞美丽而短暂的这段情缘,是贯穿“巨流河”的一条温馨而又凄美的支流。

 

张大飞英姿飒爽、光明磊落,当他宿命式地迎向死亡,他为生者留下永远的遗憾。

 

他的遭遇是具有代表性的,是那个时代每一个渴望为国捐躯的热血青年的典范。

 

八年抗日战争中,数百万人殉国,数千万人流离失所!

 

生者不言,死者默默。

 

勿忘为国捐躯的烈士与英雄,铭记历史,铭记先烈!

 

参考书籍:《巨流河》——齐邦媛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泪目 -铜锣烧- 给 铜锣烧 发送悄悄话 铜锣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20/2023 postreply 16:28:01

向为国捐躯的烈士致敬! -逍遥白鹤- 给 逍遥白鹤 发送悄悄话 逍遥白鹤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20/2023 postreply 17:02:20

Youtube有她的自传体小说《巨流河》,书好,朗诵的也好。 -cwc- 给 cwc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20/2023 postreply 18:07:59

凄美短暂的情缘,含泪读完 -一粒樱桃- 给 一粒樱桃 发送悄悄话 一粒樱桃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20/2023 postreply 18:32:25

+100 -青柏- 给 青柏 发送悄悄话 青柏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20/2023 postreply 18:53:26

谢谢你把这文章提出来。这是文学城有史以来第一号值得读的文章。我是流着泪读下来的。 -borisg-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20/2023 postreply 18:49:30

难过,读到一个26岁的年轻人,与他有限的过去告别,已泪目。 -小箬- 给 小箬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20/2023 postreply 18:59:45

那一代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含蓄内敛的情感,千秋风骨须铭记 -十月紫楹- 给 十月紫楹 发送悄悄话 十月紫楹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20/2023 postreply 19:05:36

太可惜了,只差了三个月日本就投降了 -canto2010- 给 canto2010 发送悄悄话 canto201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20/2023 postreply 21:01:30

难过,泪目。。。 -hongshankou- 给 hongshankou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20/2023 postreply 21:27:05

张大飞结过婚的 -zhuc- 给 zhuc 发送悄悄话 zhuc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20/2023 postreply 21:42:19

活下来后半生可能更惨;死了的尸骨无存,几十年后重修的墓碑生卒年月都不是民国纪年 -大荣确- 给 大荣确 发送悄悄话 大荣确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21/2023 postreply 08:10:57

没看到国军空军的战场视频,倒是去年看到了乌克兰飞行员驾机撞向敌人的现场录像。 -拾麦客- 给 拾麦客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21/2023 postreply 10:46:3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