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豆类
豆类含有一种能致甲状腺肿的因子,可促使甲状腺素排除体外,结果体内甲状腺素缺乏,机体为适应这一需要使甲状腺体积增大。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日期更易受害,故儿童不宜常吃多吃豆类食物。
[杜编] 这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的确有少数学者认为黄豆中含有某种致甲状腺肿大的物质,在这些学者中,又有一部分人为只会对甲状腺不正常的人才有影响。而大部分学者认为黄豆是比较健康的食品。还有人认为只是转基因大豆才有问题。黄豆之外的其他豆类基本没有研究过。把还在争论的东西当作定论并扩大范围,不妥。中国等东亚国家黄豆及制品吃了几千年了,这至少说明吃黄豆没有太大的问题。
10、人参
目前,市场上有不少人参食品,如人参糖果、人参麦乳精、人参奶粉、人参饼干以及人参蜂王浆等等。
人参有促进性激素分泌的作用,儿童食用人参会导致性早熟,严重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
[杜编] 当然没有必要让孩子吃人参,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家长呢?太少了,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一些本来很罕见的问题上,忽略了市场上大量的所谓的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补品含有激素的问题。
11、罐头
罐头食品在制作过程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剂,添加剂有微量毒性,对成人影响不大,对正在发育时期铁儿童却有很大影响,不仅估损害身体健康,而且容易造成慢性中毒,故儿童不宜多吃罐头。
[杜编]
这是一个重大误解。实际上罐头食品的添加剂在加工食品中是最少的。大部分罐头因为可以高温消毒,所以根本没有必要添加防腐剂,不信你可以仔细对比阅读糕点饼干类食品和罐头食品的标签,不难发现罐头食品的添加剂要少得多。近年来发现的罐头食品的真正隐患是铁罐中加上的塑料保护膜,和添加剂没有关系。
再说深一些,国内的一些人夸大了食品添加剂的有害作用,把添加剂和地沟油看成差不多的东西,这是完全错误的。不使用添加剂可能是有害的,食品霉变造成的伤害远远高过防腐剂的可能的害处。
12、爆米花
爆米花含铅量很高,铅进入人体拊损害神经、消化系统和造血功能。
儿童对铅解毒功能弱,常吃多吃爆米花极易发生慢性铅中毒,造成食欲下降、腹泻、烦燥、牙龈发紫以及生长发育改组等现象。
[杜编] 太过时了。如果是60年前街上的那种像放炮一样的爆米花,的确存在铅的问题,因为那种土机器的材料中含铅。而现代的微波炉爆米花和这个一点关系都没有。
13、方便面
方便面含有对人体不利的食用色素和防腐剂等,常吃或多吃容易造成儿童营养失调、影响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杜编] 这个和对罐头的误解类似,方便面是一种干燥食品,添加剂用得不多,或者没有添加剂。
14、葵花籽
葵花籽中含有不饱合脂肪酸,儿童吃多了会消耗内大量的胆碱,影响肝细胞的功能,还能造成因”津亏”而引起的儿童干燥症。
[杜编] 这是一个大笑话。不饱和脂肪酸也变成了有害的东西。的确有些人认为葵花油不是健康油,因为葵花油的不饱和脂肪酸是多不饱和脂肪酸,没有橄榄油富含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健康。下面是一段关于脂肪和胆碱的关系的科普文章:
保持身体健康所需的胆碱的量与饮食中固体或饱和脂肪的摄食量成正比:这些脂肪吃得越多,所需的胆碱也越多。虽然实际的需求量不清楚,但估计是每天3 000~5 000毫克。一份动物肝脏(100克)可提供500~700毫克胆碱,1/2杯麦芽是400毫克,满满一大汤匙粒状卵磷脂是500毫克,一个鸡蛋是280 毫克,一大汤匙酵母是40~180毫克。而其他食物中所含的胆碱则不是很丰富。一份蔬菜或肉可能只能提供10~50毫克的胆碱。
由于缺乏胆 碱,导致无法有效合成卵磷脂,从而使得胆固醇阻塞了全身的动脉,因此,让饮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胆碱非常重要。避免摄食固体或饱和脂肪(椰子油、牛肉脂肪、 猪肉、羊肉和各种氢化脂肪),从而减少对胆碱的需求量;或者增加饮食中的胆碱含量和增加其他形成卵磷脂所需的各种营养素,通过这些方法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 醇。幸运的是,现在已经有了粒状卵磷脂和含有1 000毫克胆碱的维生素补充剂。
按照这篇文章,有害的是饱和脂肪酸或者氢化脂肪,而不是不饱和脂肪。如果担心不饱和脂肪酸有问题,那所有的果仁都别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