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支持你的观点的还有,我先帮你引了

先秦两汉 -> 医学 -> 黄帝内经 -> 素问 -> 离合真邪,

经言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馀不足,补写于荣输,余知之矣。此皆荣卫之倾移,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余愿闻邪气之在经也,其病人何如,取之奈何。

比如我引的后文就跟你的观点一样。再比如,

先秦两汉 -> 医学 -> 黄帝内经 -> 灵枢经 -> 百病始生

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故痛之时息,大经乃代,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飱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糜。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或著经脉,或著输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膂筋,或著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泆,不可胜论。

先秦两汉 -> 医学 -> 黄帝内经 -> 素问 -> 皮部论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府,廪于肠胃。邪之始入于皮也,泝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破,毛直而败。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歧伯曰: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帝曰:善。

皮部论是从经络论里拆出来的,但是对灵枢经 百病始生 的归纳性描述。

即便如此,我依然秉持我的观点,至少内经里也有符合我的观点的内容。
这个不是不能解析,但是首先要说明,经络到底是什么。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