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缩 还是 通胀


昨天陪领导买菜, 一路上想通缩和通胀话题, 上次和家兄通话时, 还谈到北京菜市场的话题, 继而谈到生存和和生活费用问题, 如果有房和工作,  北京生活费用很低。 但房价一直下跌, 对低收入者仍然困难。 
相比, 美国通胀, 日常生活用品上涨,房价上涨, 低收入者也很困难。


家兄已经退休, 通话时他讲他在菜市场买菜, 这是我和家兄共同的爱好之一, 谈起来不会吵架, 已经几十年没见面了,  以前因各种理念不同造成的冲突慢慢淡化, 距离要保持刚刚好 也就是过家门而不入, 更多的话题慢慢转向下一代。

 
家兄谈起菜市场的价格超低, 他实验的结果是每月3千多就能活下去, 几乎同时我也在美国做了一点实验, 4千多刀也能活下去。  

下一代小侄女30不到退休, 住着几千万的独立房还有几环内高层出租, 家兄感谢我对她一路引导。


小侄子也出色, 专业上出色, 家庭和睦, 家兄说没有我的帮助就没有他的今天。 小侄子是家兄收养的战友的儿子, 战友光荣了, 战友年轻的军医妻子改嫁, 儿子留给了战友乡下的年迈多病的父母。 
那年春节时, 家兄给我一张到他战友家的车票和礼物,春节期间他战友家的饺子只能吃3天, 在北方是件耻辱的事, 战友父母只好卖家里的大葱, 一车卖不到20元。


北京中日医院门前的顺义菜农以1元一个西瓜的价格出售, 被保安人员撵走。
红色之旅路过山西大同五台山, 不远处的菜农一篮子莴笋只卖了3元。
到上海出差, 南京到上海乘船, 扬州到南京卖活鸡和鸭子的农民嫌弃价格太低, 又带回家了, 甲板上叹气。 同条船, 到南通时, 上船的菜农挑着菜担子上船到上海卖菜。
郑州出差, 下大雨, 看到城里卖茄子的老菜农 以1元一麻袋茄子的价格出售。 
上海中西部合作收购未来首都驻马店芝麻油和芝麻叶, 又收购东京开封兰考打瓜, 农民好过了几天, 政策取消。那打瓜就是小西瓜, 用手轻轻一捏就咧嘴, 特甜。 你吃过吗?


一个远亲开橡胶种植园, 投资巨大, 价格上不去, 赔钱完事。 又去著名旅游点开各种租赁业务, 游客大大减少, 房产大跌, 又赔一笔。 他会躺平吗?

前段BYD在欧洲参展, 高管讲中国129 车企 赚钱的只有3家, 能生存下去的大概10多家吧。

到通胀的时候了吧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