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写的那篇“中元节”说了要去看看河,吃了午饭我就去了。
1. 闷热,憋雨。在河边坐了一会儿。
2. 逛逛Nyack小镇
这种小资的镇子总是不乏古玩店、古着店/二手店;当然也不缺餐馆和咖啡馆。我在一家每次必逛的古着店淘了一个全新的Rebecca Minkoff“大妈包”。
一方面说断舍离,一方面不断“剁手”。我安慰自己说“这包是刚需”。上次回国回来,两样东西找不到了,一是儿子送我、我用了好几年的牛仔大妈包(低调的牌子,很别致的);二是我新买的一条露露家的直筒裤。原本很有条理的我,居然有找不到东西的时候,很沮丧。或许是家事太多头脑乱了,或许就是老了而没有借口。估计东西落在国内亲人家里了,以后再说。
3. 总而言之,我需要一个“大妈包”~她家的包本来就不贵,原价也就$248。我这个全新,价签、防尘袋、护垫什么都在,显然是某个“败家娘们”瞎买了然后就大手笔捐了。我接盘吧,半价,挺满意。
4. 我这“刚需”说的挺心虚的:家里有“大妈包”,还不止一个。比如这个LV的"Delightful",是时尚的家里女眷搁置不用给我的。我也没怎么用,因为太松垮,我背不出那种“飒”的感觉;而且大敞口,在不安全的地方背就是贼的福音了。已经停产了,却据说在二手市场挺火,喜欢的人说“它有特别的松弛感”。好吧,我也多多用起来。这包很适合飞机上用,里面放各种杂物、大包套小包都不违和。
5. 我对这个小鸭子的大包曾经一见钟情,觉得又酷又帅,拉链严严实实很适合旅行用。可是,我也基本没用过。浪费,该批评。顺便晒下UGG的拖鞋,有朋友惦记我长周末路过outlet买了什么。就买了这一样,表扬自己一下:这个真的是刚需!旧的已经让我穿变形了。
赤脚穿UGG,空心穿“开司米”,是我们寒带人最舒服的保暖方式。不知道别人,反正我是离不开这两样。大家说不穿内衣和袜子,多容易脏啊,怎么办?脏了就扔了呀,有钱任性!开玩笑啦,脏了就送干洗啊,太旧了当然就淘汰了。必须让皮肤直接体会那种毛茸茸、软呵呵的感觉,不然人家不是白设计了?咱也白穿了。
这不,UGG拖鞋我早晚已经开始穿了(今天暴热,穿不了了)。开司米毛衣呢,我一入秋就穿短袖或者无袖的,冬天还有N件长袖的在排队等着“宠幸”。我侄女曾笑我说“啊,短袖开司米毛衣?太变态了吧?”大蓝鲸的晚春初夏湿漉漉的,秋天也是天天秋老虎,确实不可能穿。我们美东完全可以啊。
6. 看看,这几件短袖/无袖毛衣,就是我最近上班的“扛把子”衣服,配个长裙,胳膊和腿露着,凉飕飕很舒服,但心口却被护得暖暖的,不惧办公室呼呼的冷气。那件紫红高领是阿曼尼的,目前穿还太热,秀一下,致敬刚走的老爷子。
7. 嗯,再推荐一下TJ这款提拉米苏蛋糕。和烘培坊现做的当然没法比,但味道也还不错。就是底下的坯子一解冻就化得软塌塌的,可以略过不吃。
做晚饭去了。祝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