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15-17世纪的英国:与瘟疫缠绵两百年

来源: originall 2020-03-28 11:03:5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9094 bytes)

 

英国地图

英国孤悬海外, 和欧洲大陆隔海相望?但是, 这三个岛并不寂寞?从罗马人开始, 这些岛屿就同欧洲大陆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战争和贸易?商船和战舰在英吉利海峡往还不断?而在发现了新大陆之后, 伦敦还有它附近的港口变得越来越繁忙?尾随着人员?货物?武器装备而来的, 是让人心惊胆战的瘟疫?

从1485 年到1665 年, 英国灰色的天空下瘟疫不断, 死亡成了挥不去的记忆, 在歌谣中流传?

 

“摇一摇玫瑰花苞

这塞满小花的荷包

阿嚏! 阿嚏!

我们就被放倒”

 

这是一度在英国被人广为传唱的儿歌, 曲调欢快, 灵感却是来自瘟疫?“玫瑰花苞”指的是染上瘟疫的人身上冒出来的斑斑点点, 疾病使得人的呼吸系统出现反应, 阿嚏之声不断?人们相信香草的芬芳能够驱逐带来瘟疫的恶浊空气, 而许多被放倒的人再也没能站起身来?黑死病风卷残云般从欧洲退去之后, 英国平静了一个多世纪?然而从1485 年到1665 年伦敦大瘟疫为止, 英国一直生活在瘟疫的梦魇里?从这首儿歌里, 人们依稀能够感到依然残存的噩梦的记忆?在将近200 年的时间里, 瘟疫主宰着英国人的生活?

 

一?岛中常客: 瘟疫

1485 年, 英国还处于工业化的早期, 城市比以前要庞大, 住的人也增多, 可是还没有胀大得像爆米花似的?从老城身上长出了密密麻麻的居民区?人挤在狭小的空间里过着并不现代的城市生活, 没有上下水, 没有暖气, 没有燃气灶, 也没有医疗保险?当时的幸福生活是吃饱穿暖, 这点小小的愿望也不是轻易就能得到满足的?总有饥荒?瘟疫?战争来打扰小老百姓的安静生活?人总得为生存挣扎的时候, 就顾不上太多别的?

从1485 年到1665 年这段时间中, 哪些年比较好过, 哪些年比较难过,不是很好判断, 平地起波澜的事情经常发生?再说, 诉苦是人的天性, 文人墨客更是格外地喜欢把一腔苦水倾倒于字里行间, 他们的记录实在靠不住?比较可靠的倒是那些肚大耳肥的教区执事, 他们详细地登记洗礼?婚礼和葬礼, 后人翻检档案, 找出那些死亡率出奇高的年头, 就能八九不离十地推测这些年是灾年?从1485 年到1665 年, 大约两个世纪的光景, 英国共暴发了17 次瘟疫, 每10 年一次?英国人至今还繁荣昌盛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 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袭击英国的疾病种类繁多, 病征五花八门?当时医生留下的记录还真不少, 但是人们越读越糊涂, 根本没有办法从中推断疾病的确切情况?例如,同一个年份里, 有人死于天花, 有人死于英格兰汗症, 有人死于拉稀, 有人死于高热?高明点的医生会大而化之地说病人死于瘟疫, 这种说法可靠得很, 但又等于什么都没说?1562 年, 一位聪明的医生对疫情的记录就是一句话:“我们遭受了三重折磨———疫病?贫乏和道德败坏?”

比较容易辨认的疾病是淋巴腺鼠疫, 因为病人的腋下或腹股沟处一般会出现肿块, 身上长出黑色?蓝色或紫色的斑点, 其他一些疾病就不太容易区分, 比如, 天花这“上帝之赐”, 有时就很像斑疹伤寒?区分不了疾病就无法给出有效的治疗手段, 伦敦市政府不停地催促医生们做诊断的时候要准确?准确?再准确, 但是, 进展甚微?

常见的还有肺鼠疫, 这种鼠疫的潜伏期有2~3 天, 然后病人突然发起高烧, 寒颤不止, 常常头痛欲裂?随后的24 小时里, 病人开始咳嗽, 最初只是有些痰, 但是, 病人迅速开始咳血, 甚至吐出红色的泡沫?大多数病人在发病后的48 小时内就送了命?这种疫病是通过病人咳嗽或打喷嚏喷出的飞沫传染的?由于疾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播, 这在当时是为祸最重的一类瘟疫, 总是在欧洲寒冷而潮湿的冬天光临?

 

英格兰汗症也是让人闻风丧胆的一种疫病?据说它是富人的杀手, 也是中年人的克星, 富有的中年人一般难逃罗网, 染病后病人会迅速死亡?“ 他们9 点钟的时候还在庭院里跳舞, 11 点时已经魂归西天?” 据当时人的描述, 病人死得就这么快?亨利三世的医生对病征的记录是: “……滚烫的高热, 全身乏力, 头痛?说胡话?干渴?呼吸急促?脉搏无序, 此后病人开始头晕目眩?冒汗, 并出现肠胃和心脏不适的症状, 但很少呕吐?” 他又补充道:“??症状在发病后的第7 个小时达到高峰, 第9 个小时病人开始说胡话, 这时死神就要降临了?? 但是, 如果病人能挺过第15 个小时, 症状就开始消退, 他们挺过了24 小时的话, 一般就能活下来了?” 大家相信英格兰汗症是1485 年帮助亨利·都铎称王英国的雇佣军带来的?最早的发病记录是军队登陆的密尔福德港, 后来又在1508 年?1517 年和1551 年暴发?

1615 年, 发热症席卷了莱斯特?对这种疾病的记录很少, 有些医书泛泛地说这是一种传染力很强的疾病, 病人高烧不退, 等等?原因不明的发热症在1638 年?1660 年和1661 年异军突起?天花也是这段时间里英国的常客, 还有麻疹?伤寒?流感, 等等?这些疾病反复袭扰着人们, 有时单独行动, 有时三两成群, 对英国人来说, 这两个世纪实在是困顿不堪的一段时光?

瘟疫一般总是从商船云集的港口登陆, 然后沿着交通要道慢慢扩散到偏远的山村?只要有人员与货物的流动, 就免不了疾病的传播?小老鼠躲在马车的阴影里, 跳蚤无孔不入, 而染病的人比老鼠和跳蚤更加危险?工商业带动了经济繁荣, 推动英国成为最早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 但是, 人们为进步付出了代价?

一个繁忙的港口有多脆弱? 1603 年, 布里斯托尔一位教区执事记录了瘟疫来到这个港口的经过:

“汉堡来的一位水手染上疫病, 客死他乡; 他死后, 有人在夜里把他的尸体扔到了大街上; 他在的那条船被叫做‘瘟神号’, 船静悄悄地停泊在港口里?”

这只是一个恐怖片的序幕, 好戏还在后头?可是人们不能切断已经建立起来的商业网络, 商船要靠岸卸货, 手工工场里的货物也需要运往海外, 封锁港口砸掉的不仅是水手的饭碗, 还会波及许多在城市中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人?在近200 多年的时间里, 英国人不得不经常客串这类恐怖片, 直到人们对死亡感到麻木为止?但是, 生而为人又怎能对死亡麻木不仁呢?

1563 年, 都铎王朝的一位音乐家托马斯·怀桑住在伦敦, 而疫病刚好造访此地?他家中的人开始染病, 静谧的生活顿时被打乱, 他仍然强作镇定地作曲?填词?继续写他的自传, 他不断“ 检省” 内心来抵抗对死亡的恐惧,在自传中, 他的语气越来越虔诚, 可能就是因为他发现人是如此卑微的缘故吧?他告诉我们在他的家人相继病倒时他的感受?

“每一个小时中的每一分钟, 我都饱受煎熬?我随时可能像这里其他人一样, 感染疾病, 我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我不停地在《圣经》里翻找舒适的所在, 越多越好, 我总是想到这些地方??这是我灵魂的归宿?”一些人忍受不了这样的折磨?1544 年, 诺丁汉郡的理查德·桑达尔染上疫病,“疾病使他失去了正常人的理智, 魔鬼乘虚而入, 他抓起一把刀刺入自己的胸膛??伤势沉重, 他马上就死掉了?”目睹这一场景的人深受刺激,无法从沮丧的情绪中自拔, 出于无奈, 他们只能偷偷地跑到占星家那里求医问卜?

1608 年, 玛丽·富兰克林25 岁, 瘟疫不期而至?“ 邻家失火, 使她受了惊吓, 而瘟神光顾了她住的房子, 更是雪上加霜?她变得寝食难安, 有人来给她放了血, 此后她就每况愈下了??” 另一位年纪不轻的男子威廉·斯通在1605 年时悲叹他多舛的命运, “厄运接踵而至?我的妻子长期卧病在床,在饱受折磨之后死掉了; 牛群死了大半; 家里有人患病, 两个孩子死了, 我自己也染上疫病, 喉咙肿痛, 手和腿上长出许多红斑, 再也没有康复?”

瘟疫中的幸存者同样不幸?瘟疫过后, 城中的福利院门庭若市, 他们要接待大量等候帮助的人?埃克塞特的约翰·布鲁克和他的两个孩子死在1590年的瘟疫里, 留下一个儿子和一个寡妇, 请人照看一家子病人的开销巨大,把家底都耗尽了, 孤儿寡母不得不到福利院来, 日后的生活实在是没有着落?如此这般的故事一件接一件, 生活里没有什么安全感, 人的生命就像那水面泡沫的短暂光亮, 而本来从家庭?朋友?事业与财产, 或者从政府与国家中获得的保障, 被瘟疫弄得支离破碎, 这种生活状态是难以想象的?

 

 

二?小城春秋: 伊丽莎白时代的拉夫巴勒

 

1564 年, 拉夫巴勒有256 所房子, 莱兰德描写了在16 世纪初这座小城的风貌?“??大多数房屋都是用木头搭建的, 木头上的裂痕泄露了房屋的真实年龄, 而木桩子?纵横交错的木板条上新漆的油漆?光滑的黏土和土中支出来的新木头, 却无声地告诉人们, 房子才刚刚修整过??” 伊丽莎白时代的拉夫巴勒十分潮湿, 一条小河从城南静静流过来, 穿城而过, 流经市集, 又穿城而出?现在叫做天鹅街的地方, 可能就是因为那里原先养过一群天鹅, 而灌木街就是因为从前那里长着丛丛灌木?在小城里这是珍贵的物品, 人们用它铺屋顶, 遮风挡雨?

在这个温馨宁静的小城里, 从1545 年到1631 年, 共有1632 人被瘟疫夺去了生命?1545 年?1558 年?1602 年和1609 年, 瘟疫多次光顾小城,人们必须适应不断被瘟疫袭扰的生活?

在小城里, 瘟疫总是和营养不良联系在一起, 所以, 春末夏初是疾病的高发期, 此时前一年收获的粮食已近告罄, 而新苗还长在地里, 搬不到餐桌上?5 月和6 月最容易发病?谢斯顿教区的记录为此提供了佐证?

“1601 年的麦子在7 月25 日前都已收割完毕, 平铺在谢斯顿的草地上?而1602 年的麦收实在是太迟了, 到9 月21 日, 所有的大麦才收割完毕?1603 年面粉的价格出奇地高?”

另一份记录中写下了1607 年的情况: “1607 年的霜太重了, 下霜的时间持续得特别长, 到2 月14 日之后, 人们才能架犁耕田?1609 年一年, 城中死于瘟疫的就有500 人?”

1609 年8 月, 拉夫巴勒暴发了一场可怕的瘟疫, 瘟疫肆虐了长达18 个月?根据后人的记载:“ ??1611 年2 月19 日, 严重的无序状态才算结束,到这时为止, 城里和附近的教区中共有462 名男人?女人和儿童死于疫病?

在离城不到一英里远的地方有一个今天叫做‘老李木屋’ 的地方, 1609 年瘟疫流行时, 城里的人就跑到这里建起了小木屋, 躲避被感染的厄运?”为了防止疾病蔓延, 在一些时候会切断城市之间的联系?1610 年6 月,拉夫巴勒的官员给附近莱斯特的市长写了一封信:

“大人,我的一位邻居转告我, 您希望我能通知我的邻人们不要在这个非常时期到您管辖的莱斯特去, 那里正流行着疾病?苍天在上, 我的邻人们嘱托我向您转达他们的意愿, 他们希望知道是否有必要采取这么严格的隔离措施, 以至于他们没有正式的批准就不能去您的辖区?如果谁觉得您造访我们的城市是一种冒犯的话, 我只希望能在瘟疫之后他能为自己的意见找到法律上的根据?谢谢您对我的邻人们的关心, 以及您的一片好意?

您最忠实的朋友,

约翰·布朗”

 

1631 年, 瘟疫又流行起来, 虽然不那么严重, 但是拉夫巴勒的教区牧师约翰·布朗(不是那位在上面这封信上署名的人, 而是他同名的继任者)给莱斯特的市长又写了一封信:

“此信是向有关人士澄清一些事实, 拉夫巴勒这个小城里的情况并没有传说中那么严重, 只有3 所房屋受到疫病感染, 这些都是远离市中心的小窝棚, 并非人员聚集之所在?一些穷人住在里面, 已经得到了照管, 这一方面是为他们解除痛苦, 同时, 也为了防止疫病蔓延?在疫情初起的7 个星期中, 患病的男人?女人和小孩中死去的只有11 人?”但是, 莱斯特的市长并不觉得这封信是颗定心丸, 他发布了如下的禁令:

“我们知道拉夫巴勒近期流行的疾病日趋危险?当地居民在近日试图携带物品进入莱斯特城, 这给城中居民带来极大的风险?为防患于未然, 我们已经责成专人每日在城中和城市附近把守?若有人胆敢在上帝赐恩终止疫情之前接近拉夫巴勒, 他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瘟疫切断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 人员和货物的流动被迫终止, 这种情况不单单在城市之间出现, 在城市内部, 为了阻隔疫病的传播, 也会采取一些非常手段?

1518 年, 英国开始在城市里推行隔离病人的措施?受到疫病感染的房屋要做出标记, 一般是由住户在窗口悬挂一束草, 挂40 天?住在房子里的人外出时, 手里要拿着一根白色的木棍, 其余的人看见了, 就可以远远地躲开?隔离病人好像是当时英国政府对付瘟疫的救命稻草, 瘟疫不断, 隔离措施也就越严厉?后来,标示感染疫病的房屋的工作由住户自愿承担变为由政府强制执行?政府责令专人在房屋的大门上打上红叉, 并在旁边写道:“老天慈悲!” 而房子里住的任何人都不许随便外出, 购买生活必需品除外?难保没有几个不自觉的人想到街上透透风, 地方官员早就料到了这一手, 已经指派好专人严格看守?如果有人趁老虎打盹的时候溜了出来, 等待着他的可不是什么好果子?詹姆士一世极为仰慕苏格兰人给瘟疫开出的猛药, 在1604 年下令看守者有权使用“暴力”, 他们有法律撑腰, 而站在法律背后的当然是王国军队明晃晃的刀枪?一个身上长出了“玫瑰花苞” 的人居然还在大街上闲逛, 他必须面对惩罚, 在瘟神夺走他的小命之前, 应该先把他吊死在绞刑架上?没有生病的人未经允许而擅自离开隔离地点, 有必要让他尝尝皮肉之苦, 鞭刑当然最合适不过?而所有这些措施, 据说都是“出于仁慈的目的而使感染疫病的牺牲者得到解脱”?

一些没有被隔离的人也从城市的街道消失, 比如, 乞丐?流浪汉和狗?狗的去向不难猜测, 瘟疫乍起, 就有人为了防止疫病蔓延而妥善处理了它们?人的结局比较复杂?这些没有保障的人或者死于疫病, 或者被赶出城市不知所终, 或者被严格隔离?要知道, 当时的英国政府认为隔离病人是他们的责任, 但是, 给这些病人提供免费治疗和必须的食物就不知道是谁的责任了?所以, 有些穷人在瘟疫期间被活活饿死并不希奇, 而且这种死法有一个巨大的好处, 那就是: 不会传播疾病?

城市慢慢地在瘟疫中进步?1666 年以后, 终于有了一些有钱人愿意掏腰包建立专门在瘟疫时期收治病人的医院, 给那些穷苦无告的人提供一点有限的帮助?虽然这项措施出台得太晚, 而且善意的帮助只是杯水车薪, 但总是个好的开始, 这就是最值得庆幸的吧?

 

 

三?1665: 伦敦的死亡之年

 

伦敦是英国最大的港口, 是瘟神操练枪法的一个大靶子?在这两个世纪里, 1665 年的瘟疫是最触目惊心的一次?《鲁宾孙漂流记》的作者笛福专门写了一本小说记述1665 年的大瘟疫, 小说的名字就叫《瘟疫年纪事》?不过1665 年的时候, 笛福还只有5 岁, 很难相信他能毫厘不爽地记住瘟疫中的悲欢离合, 况且他写作这本小说是在瘟疫之后的50 多年, 小说中的场面当是虚构多于纪实了?当时另一位日记作家塞缪尔·派比斯的日记却给后人提供了很多生动可靠的信息?

塞缪尔·派比斯1633 年生于伦敦舰队街?瘟疫流行时他正在海军里任职, 职位不大不小, 权力不多不少, 他在日记里记下了瘟疫, 今天读起这些日记, 仍然能从字里行间读出当日伦敦城中弥漫的焦虑和恐怖?

“1665 年4 月30日

就在这座城里, 疾病的阴影无处不在, 听说已经有两三所房子被封了?上帝保佑我们!

1665 年6 月7 日

这是我这辈子里遇到过的最热的一天, 别人也都这么说, 在6 月初天气从来没有这么热过?今天, 我在街边看见两所或三所房子, 大门上打上了红叉, 边上写着‘老天慈悲’ 这样的字眼, 我实在不愿意见到这样的场面, 从我记事那天起, 我就从未见过这么让人难过的情景

1665 年6 月20 日

今天我对自己说, 上个星期天威斯敏斯特又有四五个人死于瘟疫,在贝尔街的几座房子里, 贝尔街就是王宫大门对面的那条街

1665 年8 月12 日

死掉的人有这么多, 对仍然活着的人来说, 在白天掩埋死者已经变得力不从心了, 把这事挪到晚上做又不行?我们的市长先生发话了, 晚上9 点钟大家必须回家睡觉, 所有(他们就是这么说的) 的病人可以在这时候出来透透风?

1665 年9 月3 日

上身穿了我那件彩色丝绸外套, 非常精致, 还戴上了我的新假发?这假发我买了很久了, 一直没有用, 因为我买它的时候, 威斯敏斯特正在闹瘟疫?人们做梦也想不到瘟疫也会殃及衣着时尚, 大家害怕传染连假发都不敢戴了, 街头巷尾纷纷传说时下店铺里出售的假发都是用死在瘟疫里的人的头发做成的?

1665 年10 月16 日

上帝啊, 街道空空如也, 静默而忧伤, 道路两旁那些又穷又病的老百姓就那么站着, 浑身上下都是烂疮, 我一边走, 一边听到有人讲着这样那样让人心酸落泪的故事, 每个人都在说这个死了, 那个病了, 这个地方死了多少人, 那个地方死了多少人?他们对我说, 威斯敏斯特这个地方没留下一个医生, 只有一个药剂师苟活了下来, 其余的都死掉了, 但是, 这一周里死亡人数会有所减少: 是上帝来拯救我们了?

1665 年11 月22 日

我听说今天死于瘟疫的人特别地少, 只有600 多人, 大家指望着疫情会进一步缓解, 要知道今天下了一场特别重的霜??

1666 年1 月10 日

又起变化了, 我听说, 唉, 这让我多么沮丧啊, 今天的死亡人数从70涨到了89?

1666 年1 月22 日

在约好的地方, 交易所附近, 格林汉姆医学院在瘟疫之后第一次重新聚到一起?高达德医生反反复复地向我们解释, 为什么他和他的同僚在发瘟疫的时候都跑到乡下去了, 他说是因为他们的那些老主顾也都去了乡下的缘故。

1666 年1 月23 日

起床, 去办公室, 然后去吃中饭?吃完中饭, 又去了办公室, 整个下午都盘桓在那里了, 公事积压如山?好消息,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疫情趋缓,今天只有79 个??

1666 年2 月7 日

这是(瘟疫) 的最后一天, 我在家里泡了一整天, 在我的房间里清理东西, 让一切都恢复原状, 就像瘟疫暴发以前一样??”

 

这位派比斯先生没有在瘟疫中倒下, 并非完全出于运气, 他是位上等人, 有条件采取一切措施来保证自己的安全?每一周他都要仔细地查看死亡通知单, 这样他就能准确地知道疫情发展的情况, 瘟疫是否在从郊区向市中心蔓延, 等等?他和所有的上等人一样, 居住在伦敦市的中心地带?他不停地与朋友交流信息,深知处境之危险?如果他被好奇心驱使, 或因公务而不得不进入疫区的话, 他会在事前周到地安排好一切事务, 以防他突然罹病, 而使家人促不及防?他听说心情忧郁不利于防病, 就尽量保持乐观, 有一天夜里他梦见国王的情妇睡在自己怀里, 这使他精神大振?7 月份, 瘟疫刚刚出现在他住的教区里, 他马上把妻子送到了城外, 他则在家留守, 因为在教区里得病的还只是一些乞丐?游民?仆人和穷人?后来他自己的仆人说有点头疼,他马上想方设法把他扫地出门?8 月份, 当他的医生也染病的时候, 他迅速地跑到城外和妻子团聚去了?

有权有势的人最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伦敦市讨论如何更加有效地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疫病蔓延?上议院的议员们首先站出来陈述他们的意见,包括上议院议员的住宅不应该被隔离; 议员们要是不愿意住到专门隔离感染者的病院里去的话, 也不能对他们动粗; 这些议员和他们的家里人不幸死于瘟疫的话, 应该尊重他们的意见, 爱埋在哪里就埋在哪里, 不要强迫他们非葬在给感染者开设的墓地不可, 等等?平民的代表对这些要求嗤之以鼻, 他们说:“特权不是疫病的万应良药, 因此所有人都必须遵守旨在保护众人安全的措施?死神面前, 众人平等?”伦敦城中穷人们的境遇和小城市里的穷人一样困苦,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社会底层挣扎的人们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不得不充当和疫病短兵相接的急先锋?1665 年的瘟疫中, 托马斯·文森特见到了一副悲凉的图景:

“一位妇人独自走来, 靠在我住的房子门前, 无声地哭泣, 她的腋下夹着一口小小的棺材, 她是在去新墓地的路上?” 另一位中学教师记录下了同样悲惨的场景:“一个穷女人, 她已经埋葬了几个死于瘟疫的孩子?她住在一间小屋子里, 这屋子实在太小了, 除了她睡觉的床铺, 只能再摆下一口棺材, 棺材敞着口, 里面躺着她死于疫病的丈夫, 她坐在床上呆呆地望着他?”17 世纪的英国, 穷人们有一种习俗, 如果一个孩子在瘟疫中死了, 就把他的名字用在新出生的孩子身上?家里的杰克还在, 但是, 此杰克不是彼杰克, 痛苦是活在人的心里的?

而这些人虽然贫穷, 却不应该像垃圾一样, 被瘟疫成堆地清除?威廉·利里是个占星家, 1665 年, 有许多穷人跑到他那里问卜?在他眼里, 这些穷人“是这么彬彬有礼, 他们有意地站在几尺之外, 不肯靠前?”托马斯·文森特在瘟疫期间探望一个穷人的孩子, 那孩子“ 坚持要问死亡的征兆是否出现了, 他说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当下层的百姓在瘟疫里艰辛度日的时候, 本该在伦敦城里与百姓并肩作战的执政者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当时有人写了一本小册子, 在书中发问:

“你们的国王在哪里呢, 你们那伟大的教父在哪里呢?” 他并且自问自答地说: “他被瘟疫吓跑了, 不过我敢打赌, 瘟疫会如影随形地跟着他?”1665年的时候, 查理二世在索尔兹伯里一度出现在一所被疫病感染了的小客栈,问候那里病人的情况, 他的这一英勇举动完全被掩盖在名公巨卿逃离伦敦的滚滚烟尘之下, 有人质询何为瘟疫之薮, 答案是: “国王是疫病的惟一的罪魁祸首, 他激怒了上帝, 给我们强加了如此沉重的赋税和对穷人如此残酷的审判?如果这位国王被绞死了, 他的那些追随者也被砍了头, 我们就不会再缴纳这些赋税了, 而且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自此蒸蒸日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 小绵羊们也要群起反抗?瘟疫伴随着社会动荡?“出现了许多非常危险的混乱局面, 穷人们集结起来, 人数从两个到300 多个, 他们抗拒执行任务的官员, 并威胁着要使用暴力解放自己?这些穷人的总数有4000 多, 他们中的许多人处境极为困顿?”这是当时一位官员写给上级的汇报中的一段话?为了平息社会上的动荡局面, 也因为瘟疫不仅光顾简陋的茅舍,它也会降临在富丽的皇宫, 在两个世纪里英国政府不得不承担更多的公共卫生职能, 更多地照顾到社会下层的利益, 这种进步的确是用鲜血换来的?

 

四?死神的重担: 瘟疫时期的葬礼

 

伦敦城里的混乱还不止于此?瘟疫期间, 城市经受着极为严峻的考验?如何埋葬死者仅仅是众多等待处理的棘手事件中的一项?

 

亲人刚刚过世, 他的音容笑貌还依稀就在眼前, 他的床上可能还残留着一丝温温的热气, 黄昏时分, 家人也许还习惯性地把刀叉摆在他常坐的位置上, 可是, 他永远不会再回来了?然而生老病死, 谁都无法阻挡, 于是一家人还有死者生前的好友, 会聚在一起给他送行?在青草覆盖的墓地上, 给他献上一束鲜花, 眼泪默默地流淌, 仿佛鲜花上的露珠?

然而, 在瘟疫时期, 这人生的最后一点浪漫也被夺走了?人成堆地死去, 也成堆地被埋葬, 没有人有耐心来清点一下数目?人们不仅要殚精竭虑地寻找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法, 而且不得不想方设法处理堆积在城市中小山样的尸体?但由于人数急剧减少, 尸体急剧增多, 寻找墓地和寻找劳力同样困难, 没有人搬运尸体, 没有人挖掘墓坑, 瘟疫时期的丧葬只能因陋就简?人们不得不接受马马虎虎的葬礼, 而执政者也不得不在危机中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

约有69000 人死于1665 年伦敦瘟疫?伦敦每个教区都有自己的墓地,而教区的居民有权葬在这些墓地之中?所以, 教区很自然地接过了埋葬死者的工作?他们要制定收埋死人的收费标准, 负责收费, 安排下葬的位置, 还要四处寻找可能用做墓地的土地, 每天都有大量的尸体等候安葬?每个教区的情况是不同的?瘟疫初起的时候, 并没有波及整个伦敦?在那些受到感染的各个教区中, 受感染的程度不同, 死亡率也不同?瘟疫首先是在郊区开始的, 这些地方往往是下层人民的居住区, 房屋低矮?街道狭窄?没有良好的卫生系统, 但是, 居民密度却很大?在市中心, 教区的规模要小一些, 但是, 居民手中的钱却要多很多, 所以死去的人就要少很多?在贫困的教区里, 虽然尸体数量巨大, 但是, 教区的资源又是那么有限, 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先让我们来看一看伦敦西部郊区一个名叫布莱德弗里特的小街上发生的事情?1665 年5 月, 瘟疫袭击了这条小街, 人们开始患病, 而且有人开始死去?但是, 死人的数目还没有多得让人无法承受?5 月中旬之后, 形势急转直下, 到了6 月上旬, 每天死去的人就有34 人, 已经超出了教区的承受能力, 6 月16 日, 小街中的居民凑在一起, 想商量个办法出来?他们没有多少时间, 死神也容不得人左争右吵的, 很快他们就安排好所有的事项, 包括指派专人四处搜寻尸体, 安排人抬尸体, 确定了这些人的工资, 而且尤其重要的是, 他们在教堂的后院为这些人安顿了住处, 让他们与其他的人隔离开来?教堂的执事负责监管掘墓人挖坑?但是, 墓地已经有“尸满为患”的苗头, 以前总有别的教区的人死后葬在这里, 现在概不接受,除非死者家属愿意出双倍的价钱?后来伦敦市政府发布了一项“瘟疫期间维持秩序的通告” 一类的告示, 对墓坑的深度做了规定, 以免尸体因为离地面太近, 有继续传播病菌的危险?大家又决定给掘墓人涨工资, 好让他们有动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挖出符合要求的墓坑?

7 月初, 小街上的居民发现他们自己的力量已经抗不过病魔了, 就同临近的教区联合起来, 共同埋葬死者?于是他们又多雇了两个抬尸体的人, 付给他们的工资也不得不涨了又涨?一些抬尸体的人因为感染了瘟疫死去了,而这种时候人手缺得是多么厉害呀?后来, 没有地方安葬更多的尸体了, 墓地关门大吉?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死无葬身之地, 教区的主管们决定, 教区里的上等人死后可以在教区墓地“上区” 里?在瘟疫初期的几周里, 教区出钱埋葬了一批丧身于瘟疫的接受救济的人和孩子, 但是, 从教区的记录中找不到给这些人买棺材的支出, 可以推测, 这段时间里由教区掩埋的人, 住不进棺材, 尸体用裹尸布卷了卷, 就下葬了?死亡率从7 月中旬开始一路上扬, 7 月后半段, 这个小教区里共埋了110 个人; 到了8 月, 头两个星期就埋了189 人?8 月12 号, 教区主管牧师挺不住了,所有能埋人的地方都快被死尸填满了?大家众口一词地说, 应该任命专人负责管理“埋人用地”, 顺便监管支付挖墓坑的劳力的工资, 但是, 没有人愿意荣膺这一美差?由于这个原因, 同时也因为死亡率只升不降(瘟疫最猖獗的时候,每天的死亡人数有30 多人), 传统的丧葬礼俗土崩瓦解?笛福所说的体面的葬礼, 也就是一家人悲悲戚戚地看着亲人被埋葬的仪式, 基本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把死人丢进大墓坑?这个教区在8 月下旬挖了第一个大墓坑, 这个墓坑应该是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利用, 不出两三个星期它就被填满了, 教区出钱在9 月初重新挖了一个, 9 月底挖了第三个, 10 月中挖了第四个?

 

8 月底疫情趋缓, 教区主管人员觉得自己又有能力左右局面了, 他们认为某人不够格, 就回绝了他争当掘墓人的申请, 而要等合适的人来担任这一要职, 而另一个想当抬尸工的人也不走运, 主管们认为人手已经足够, 不需要再多一个帮闲的人了?其实, 死亡率直到9 月下旬才开始降低, 9 月18日之后, 每天死的人不超过20 个, 直到10 月11 日死亡率才减至一位数,而11 月11 日是瘟疫暴发以来第一个没有人死亡的日子, 到了12 月死亡率才恢复到正常水平?可是直到1666 年2 月, 埋葬死尸的工作都在继续,“工地” 上一片繁忙景象?

圣·布雷德本来是一个居民众多的大教区, 教区墓地的面积也理应比较大, 而且在1610 年它还得到了一块新墓地, 面积有1/ 4 公顷, 按伦敦当时的标准来说算是大的?这块新墓地离教堂有几百码远, 大家把它叫做教区墓地“下区”?7 月?8 月?9 月这三个月忙忙碌碌的葬礼都是在哪里举行的,教区里的牧师不太愿意说出来, 但在教区主管发布的一道命令里, 可以窥见一丝端倪, 根据这道命令, 死于瘟疫的人不得在教堂举行葬礼, 而且“上区” 也专埋“人上人”, 所以, 大墓坑多半是挖在“下区”之中?圣·布雷德的记录显示了既是基层政府又是社区组织的教区在瘟疫的重压之下疲于应付, 但它并没有给压垮?他们还是应对有序的, 相关记录也基本完整, 一些缺失的内容更像是毁于伦敦大火, 而不是因为当时的记录不完整?伦敦瘟疫时期的葬礼有两个特色?第一是由教区或市政府集中收集尸体; 第二是挖掘掩埋众多尸体的大墓坑?圣·布雷德和它临近的教区自7 月以来就联手雇佣抬尸人, 但是, 记录中没有提到他们还联手雇了运送尸体的马车, 这些教区里的尸体运送都是手抬肩扛的?但是, 笛福曾经提到在伦敦城中咿呀呀碾过的运尸车, 并说这些车辆并不仅仅负责一个教区, 而往往是要在几个教区里巡行?

伦敦似乎只在瘟疫流行的时期挖掘过大墓坑?平时也许有二三个人共享一个墓穴, 也可能出现新墓穴挤占老墓穴的情况, 温馨的个人葬礼总是标准模式?在1603 年和1625 年伦敦就有集体墓葬的记载?根据笛福对1665 年瘟疫的描述,“一些人指责教会里的修士干出这样骇人听闻的事, ?? 但时间证明只有他们才真正了解教区里的情况?” 一个教区的一个墓坑在两周时间里就埋掉了1114 具尸体?伦敦郊区的所有教区最终都不得不在大墓坑中埋葬死尸?这一方面是因为教区要在短时间里处理大批死者, 另一方面也是想省点钱?在瘟疫时期, 教区肩负重担, 支持瘟疫光顾的家庭?照看房屋?寻找死者并报告死者情况, 但在瘟疫盛行的一段时间里, 教区所属大部分家庭不再向教区捐助钱款?大墓坑挖起来很难, 往往要花上几天的时间, 瘟疫时劳力又格外地贵, 但是填满它却又快又便宜?

从上面拉拉杂杂讲的这些情况里我们可以看出来, 掩埋瘟疫中的死者这项又苦又累的活是由教区来承担的?伦敦市政府要管的是一些“ 审批” 工作, 主要是征用“埋人用地”?早在1569 年伦敦市就在贝斯莱姆开辟了一块新墓地?当时伦敦市中心还有一块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墓地, 就在大教堂旁边, 温馨而甜蜜, 住在它周围小教区里的居民死后都愿意埋在那里,清晨墓地上空飘扬的晨钟总是他们听惯了的那种旋律?1563 年瘟疫期间就有一些人葬在那里?但是1569 年伦敦瘟疫带去的死人实在太多了, 市长先生和伦敦市里的议事会不得不另想办法?再来一次这样的瘟疫, 墓地就会尸满为患, 所以还得未雨绸缪, 他们决定在“陷身困境” 之前, 就先动手建一个新墓地?他们找了一块在市政府名下的?面积约一公顷的土地, 就在毛菲尔德的东北?按照最初的计划, 这块地应该被围墙圈起来, 一些名公巨卿慷慨解囊, 为这项工程设立了专项基金?尽管最初的想法是解决瘟疫中人死得又快又多而导致墓地供不应求的局面, 但是, 平常的日子里也还是有人会死去的, 他们也得找个埋身之地, 所以在瘟疫未到之时, 就已经有很多墓地不足的教区忙不迭地把死者送了进去, 这块墓地一直用到18 世纪?

1665 年的时候, 这块墓地接收了太多的瘟疫牺牲者, 竟然成了当地的一个公害?尸体多, 埋得也不够深, 薄薄的土层遮不住尸体腐烂发出的臭气, 空气中的恶臭浓得化不开?此外, 来自伦敦各个角落的瘟疫帮凶———跳蚤也在墓地附近游荡?臭气加跳蚤逼得市政府又开始绞尽脑汁地找空地?建墓地?死人都快把活人给逼疯了?最后, 他们在伦敦城的北面找了个地方,解掉了燃眉之急?政府的手脚如此之快, 瘟疫6 月初起, 10 月墓地的围墙就都砌好了, 大门则拖到了来年?

 

16 世纪和17 世纪, 关于丧葬问题, 人们关心的还主要是数量而不是质量?人们总还是希望一切都按老规矩办, 只有老规矩行不通的时候, 才可能动脑筋想别的办法?伦敦城当时正在不断扩张, 四处都在大兴土木, 况且一般在瘟疫时期死人最多的都是又大又穷的教区, 这都使问题变得更加棘手?这时启蒙运动还没有把科学的亮光撒遍伦敦每个角落, 葬礼仍然是蒙昧的,也不太卫生?人死后两三天入土, 这还不算太慢, 保证速度的惟一动力是:手脚慢了, 死尸就要堆积如山?人们抬运掩埋死尸时也还当心, 有命令禁止在做弥撒或有其他大型活动的时候, 把尸体放在教堂里, 搜寻尸体的人和抬运尸体的人身上都有标记, 时刻提醒别人距离是美?人们也害怕死者的遗物会传播疾病, 但是, 命令里说来说去只是讲到怎么包裹死尸啊, 怎么处理废物啊, 却从来没有提到如何安葬死者?

人们在瘟疫过后稍稍定了心之后, 开始为这些臭气弥漫的墓地而担忧?市政府在瘟疫后期禁止再在市内的一些墓地里挖大坑, 同时, 要在已经下葬的坟头上多培层土,“以根除弥天臭气, 解百姓心头之忧”, 命令如是说?同时市政府还下令收埋日光下的白骨, 焚烧市区角落里的棺材的残片, 这不是因为这些东西有碍观瞻, 而是因为它们不利于公共卫生?瘟疫之后的第一个月, 圣布莱德斯教区就张罗着重新清理墓地?给坟头填土?加固墓地, 等等, 为此他们又花了不少钱?

 

 

五?瘟疫造就的科学家: 牛顿

 

在瘟神大肆发威制造的血腥场面之后, 还存在着片刻的静谧与安宁?当然, 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享受瘟疫时期的安逸生活?瘟疫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节奏, 使得有一些人可以从日常的琐事中脱身出来, 想想宇宙与人生这样奢侈的问题?牛顿就是幸运者之一, 瘟疫送给他宝贵的时间, 让他能坐在家乡的苹果树下, 思索宇宙无穷的奥秘?

在大科学家伽利略去世的1642 年的圣诞节, 一名男婴在英格兰一个名叫伍尔斯托帕的偏僻的小村庄呱呱坠地了?他一出生就面临着不幸的命运———他的父亲已经在两个月前去世了?人们给他取了一个以后注定要震惊世界的名字———艾萨克·牛顿?可他在小时候表现得资质平平?在那低水平的乡村学校里, 他除了对机械设计略微显示出兴趣外, 各门功课的成绩都很一般, 没有什么特别显山露水的地方?

中学毕业, 尽管他的欧几里德几何试卷答得不太好, 牛顿还是勉强考上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在那里, 他继续默默无闻地学习着?由于表现不突出, 他很少得到老师们的表扬?他对自己的学业似乎也有一些信心不足?有一次, 他甚至打算放弃自然科学方向的深造, 而改学法律?不过,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 他还是坚持学下来了?大学毕业, 23 岁的牛顿取得了学士学位,同时, 也获得了在剑桥继续深造的机会?他本来将和以前的研究生们一样,在教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地展开研究?可是1665 年伦敦的大瘟疫改变了一切?剑桥大学放假了, 而且一放就是整整两年?于是, 牛顿不得不回到乡下, 在那里度过了两年安静而平和的时光?正是在这闲适的两年里, 牛顿有足够的时间坐在苹果树下独自思考?终于, 千百年来那个最伟大的苹果不偏不倚地落了下来, 砸在牛顿的脑袋上?于是,万有引力定律被发现了?

在这两年时间里, 牛顿在数学?力学和光学领域都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发现?他找到了解决微积分问题的一般方法, 观察到了太阳光的光谱分解,还提出了力学上的几大重要定律?当年保存下来的一份牛顿的手稿这样写道:“这一切都是在1665 年和1666 年两个瘟疫年份发生的事情?在那些日子里, 我正处于创造力极其旺盛的时期?我对于数学和哲学, 要比以后任何时候都更加用心?”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 当然绝不仅仅只是那个神奇的苹果的功劳?正是瘟疫的流行, 为他提供了两年独立思考的时间?这使得他不必跟着教授亦步亦趋地钻研书本, 而是自由地展开了自己的想象力?在牛顿成长的那个年代, 一场后来称之为科学革命的运动, 正在欧洲如火如荼地展开?开普勒进一步完善了由哥白尼提出的太阳中心说, 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惯性定律, 而笛卡尔则提出了全新的世界观, 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我思故我在”, 一切都是可以怀疑的?然而, 当时欧洲的各个大学, 包括剑桥在内, 对于这一系列的进步都视而不见?大学里的教授们还信奉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坚持地球中心说, 而且, 只是从定性分析而不是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研究自然科学?可以说, 当时的大学教育与研究, 已经大大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前沿?牛顿刚上大学之初, 他也和别的大学生一样, 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顶礼膜拜?后来, 通过课外阅读闲书和道听途说, 他从社会传闻中逐步了解到笛卡尔的新哲学思想, 逐步转而相信物理世界是由运动着的物质粒子构成的?在数学领域, 牛顿通过学习笛卡尔的解析几何, 掌握了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办法?从笛卡尔的书中, 牛顿还进一步受到启发, 得出了二项式定理?在此基础上, 借助于费尔马的画切线的方法, 牛顿成功地发展了微积分?这些知识积累在他在剑桥读大学的几年间已经“ 生根发芽”, 但真正的“开花结果”, 是在乡下的那两年实现的?

1667 年, 瘟疫结束了, 牛顿回到了剑桥大学, 顺利地取得了硕士学位,并被选为三一学院的研究员?而仅仅两年之后, 年近27 岁的牛顿担任了著名的卢卡斯教授席位的教职?牛顿的研究水平已经得到了学校的认可?可那个时候, 他在乡下所得出的大部分发现尚未公之于众?牛顿自幼形成了害怕批评的心理, 从而不敢轻易公开他的重大发现?尤其是他刚刚发表了一篇光学论文之后, 立即遭到了无数的批评与攻击, 让他大吃一惊,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公开发表论文?后来, 在他的朋友?天文学家哈雷一再催促和鼓励下, 牛顿才鼓足勇气发表了有关万有引力定律方面的论文?也是在哈雷的协助编辑和资助下, 牛顿的数学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才得以出版?在剑桥大学担任教职期间, 牛顿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已经大不如前?到了1695 年, 他干脆放弃了学术研究的道路, 而是改行跑到伦敦的不列颠造币厂当起了监察, 后来更是当上了厂长?此后, 他在近30 年的时间里没有进行任何科学研究, 而是一头扎进了神学的故纸堆里?而且, 在这方面他也没有取得任何真正有价值的成就?

完全可以这样说, 牛顿一生最重大的发现, 都是在乡下躲避瘟疫的那两年取得的?我们不妨大胆假设一下, 假如没有瘟疫, 牛顿那两年还会那么专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吗? 如果答案是“ 否” 的话, 我们还真得感谢那场瘟疫———正是它帮助造就了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祸兮, 福之所倚; 福兮, 祸之所伏?中国古语如是说?这里未尝没有几分道理?人和猪狗牛羊的区别就在于他长了一颗大脑袋, 所以, 他要思考?当他被灾难折磨得痛不欲生的时候, 他就要追问生命的意义, 要绞尽脑汁地使生活变得更安全, 更舒适; 而他被无比幸福浸泡得快要蒸发的时候, 他又要去寻找痛苦, 因为这是生存的惟一明证?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在一连串的灾难之后, 人类不得不走向进步, 这就是生而为人的宿命吧?

所有跟帖: 

都好 2个星期没出门了,一段时间不会去超市,听说营业时间缩短,工作人员都是带口罩眼罩甚至面具。中国人都相对注意 -originall- 给 originall 发送悄悄话 originall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8/2020 postreply 11:21:03

大家都保重!找出了两件雨衣,也是打算如果出门穿雨衣雨靴 :) -originall- 给 originall 发送悄悄话 originall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8/2020 postreply 11:30:5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