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当时合同上签的,香港是商业社会,应该理解对商业合同的破坏是违规的

来源: 王伍 2016-11-30 18:39:5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7871 bytes)

按照粤港供水协议,香港每年购买上限为8.2亿立方米的东江水,实际上供应香港的东江水数量按照需求而定,即使当年实际供应水量低于上限,内地也不会退回多收取了的水费。协议大都是三年一签,这种模式一直持续到现在,每一次合同签订都是由广东省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谈判商定供水量、供水方式和价格。当然,向香港供水也有最高上限——11亿立方米。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曾表示,这个上限是按照百年一遇的干旱用水量来算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自2006年实施“统包制”至2012年,除了2011年接近上限外,香港均没用尽东江水上限。而近50多年来,东江累计对香港供水223.48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半洞庭湖的水量,保障香港75%的用水需求。

 

香港购买广东东江水资源采用“统包总额方式”,以确保即使在百年一遇的极端干旱情况下,也会可靠和灵活地获供应东江水,以应付香港实际需要。那么,怎么理解协议中的这种“购买方式”呢?《南方都市报》曾在报道中解释道,现行协议采取的“统包总额方式”,即每年供水量上限及水价固定,若然该年雨量多,便可无须用足东江水供水量上限,但价钱却要付足,没用尽的余额水量不能转卖,也不能在第二年水费扣除。对于为何不采用按量付费的方式,2014年11月12日,发展局局长陈茂波的书面答复是,在与粤方磋商未来3年的新供水协议期间,曾与粤方探讨采用“按量付费”方式的建议。由于这方式不会订明每年供水量,而深圳及广东省部分城市对东江水需求殷切,因此粤方认为难以保证香港可获所需的供水量。特别是在旱年,由于香港与广东省有同样的气候环境(包括降雨量模式、温度等),本地集水量与可供分配的东江水量或会一同缩减,粤方或无法因应本港要求提供足够的东江水量,影响香港的供水安全。此外,如采用“按量付费”方式,需厘定单位水价。由于没有明确订明供水量,在厘定单位水价时,粤方可能会加入实际供水量不确定的因素,以确保有合理收入作运作开支及相关投资回报。因此,在“按量付费”方式下,当香港在旱年需要增加输入东江水量时,所支付的款额可能较按现行“统包总额”方式为高。

所有跟帖: 

香港是遵守协议了啊,但是如果对于内陆是亏本生意的话,香港要求减量岂不是应该顺水推舟,就坡下驴,求之不得? -wolfkiller8- 给 wolfkiller8 发送悄悄话 wolfkiller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6 postreply 18:43:25

这里解释的很清楚,你没仔细看而已 -王伍- 给 王伍 发送悄悄话 (688 bytes) () 11/30/2016 postreply 18:46:16

我看得很清楚,换句话说,就是水可以不用足,钱要付足。好了,不讨论了,不管怎么样,一句话,少摆恩人谱,最恨为富不仁, -wolfkiller8- 给 wolfkiller8 发送悄悄话 wolfkiller8 的博客首页 (104 bytes) () 11/30/2016 postreply 18:50:18

为富不仁的应该是香港才对啊 -王伍- 给 王伍 发送悄悄话 (71 bytes) () 11/30/2016 postreply 18:52:11

哈哈哈,我是个无政府主义者,我对政治团伙一类无感,都是绿林山寨的高大涂金版。 -wolfkiller8- 给 wolfkiller8 发送悄悄话 wolfkiller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6 postreply 18:56:28

嫌贵,就不买好了。卖了水,还挨骂,何必。 -N.- 给 N. 发送悄悄话 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6 postreply 22:17:35

不肯不卖啊,少卖点都不愿意。 -wolfkiller8- 给 wolfkiller8 发送悄悄话 wolfkiller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1/2016 postreply 08:04:1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